山東莒縣:“1+S包養網心得2+N”電商扶貧開辟致富路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網濟南4月24日電(通訊員 張文娟)脫貧攻堅以來,山東莒縣立足實際,抓住電商迅速發展機遇,積極開展電商扶貧,建立了“1+2+N”電商扶貧體系。目前全縣共建設各類電商平臺9個,帶動16個貧困村,貧困戶75戶人,實現戶均增收6500元。

健全覆蓋縣、鄉、村包養三級的電商服務網絡體系

該縣建設莒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處,在鄉包養鎮建設了電商服務站9個,另外,還有3個鄉鎮的電商服務站正在建設中,預計到今年年底縣鄉兩級電商扶貧網絡可以基本建設完包養畢,逐步實現全縣電商扶貧全覆蓋。同時,制定出臺包養網了《莒縣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暫行辦法》等制度文件,將電子商務工作包養網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考核體系,設立包養專項扶持資金,在全縣層面上形成了重視電商、發展電商的工作導向,實現了電商快速發展,為開展電商扶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壯大電商人才培訓和電商扶貧產業兩大支撐

依托鄉鎮電商服務包養站,在貧困村建設電商服務網點,加大電商培訓力度。目前,共建設電商服務站點20個、開設網店30個、培訓2600余包養網人,其中貧困戶130人。充分發揮電商輻射帶動作用,依托莒縣特產館在阿里巴巴“特色中國 莒縣館”和京東商城“中國特產 莒縣館”上線運營,大力推廣、銷售貧困村、貧困戶的特色農產品,培育了一批鳳凰山雜糧、天城寨小包養網米、南澗小米、石銀山、莒國味等農產品品牌,共發展各類電商店鋪4000余個,直接或間接受益貧困群眾30包養網包養0多人,實現年均增收1000余元。

發展N種電商扶貧模式

目前,莒縣電商扶貧主要有區域電商扶貧和全網電商扶貧兩種大的模式。

區域電商扶貧:這種電商扶貧方式應用較為普遍,如包養龍山鎮包養北上澗村第一書記張揚,在微信朋友圈幫助貧困戶銷售鮮桃,短短一個月時間,就銷售10000多包養斤,有效解決了貧困戶鮮桃滯銷問題。去年6包養網月份桑園鎮黃桃滯銷,桑園鎮找到莒縣特產館,以每斤3元錢的價格收購黃桃,以每斤10元左右的價格通過微信平臺銷售,有效實現了貧困戶增收。

全網電商扶貧:1、互聯包養網網+資金扶貧,如閻莊鎮渚汀村的扶包養貧大棚、嶠山鎮的扶貧車間,都是利用扶貧資金建設,充分發揮電商利潤大、回收期短這包養網個優勢來獲得收益,為貧困戶分紅。包養2、互聯網+電商經營扶貧,如嶠山鎮的林慶禮,閻莊鎮的肖立全等,尤其是縣鴻宇孵化中心,還專門開展了殘疾人電商培訓。3、互聯網+勞動力扶貧,如嶠山鎮古乍石村招募貧困戶采山菜、采石竹等,閻莊鎮孵包養化中心招募貧困戶做發包裝發貨等,貧困戶通過獲取勞動報酬增加收益。

同時,該縣為切實保障“1+包養2+N”電商扶貧有效運行,不斷加強包養網服務能力建設。全縣已建設各類創業基地1包養網2處,其中,經過市縣人社部門認定的創業基地8處,莒縣鴻宇電包養網商人才孵化中心、莒縣閻莊鎮創業孵化中心、莒縣夏莊鎮惠眾創業孵化中心被市包養網人社局、市財政局評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莒縣創包養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被評為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于今年通過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評審。積極推動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協同發展,構建與電子商務發展相包養適應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全縣各類物流快遞包養網公司近20家,鄉鎮物流配送代辦點100余個,從業人員600余人,日收發量30000多件。探索建立電商產品供應基地,先后與寨里河鎮市定貧困村后牛店村包養網“老包養網牛家果園”、嶠山鎮省定貧困村古乍石村“石銀山”系列特色農產品簽訂合作協議,發展貧困村電商產品供應基地2處。(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