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一包養網站比較國決定更新“三叉戟”核武器系統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資料圖:英國“前衛”級核潛艇。

中國網新聞7月29日訊據《半島電視臺新聞》網站2016年7月19日報道,英國國會日前投票通過了更新“三叉戟”核武器系統的決議,包養網“三叉戟”計劃在未來20年內替換4艘運載核武器的潛艇,總費用為540億美元。

從起初受助于美國到最終依附于美國的英國包養核威懾

盡管英國是較早開展核武器研究的國家之一,并且是當今世界核國家俱樂部的重要成員,但英國自擁有核武器之日起,就一直難以擺脫受美國控制的陰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英國即在美國的幫助下開始了核武器研制。1952年夏,英國在制定全球戰略時就提出了核戰略基本構想,指出:原子彈的襲擊是無法防御的,要懾止原子彈的襲擊或其他各種侵略,主要的辦法就是讓敵人知道,他們如果這樣做就會立即招致毀滅性的報復。1952年,英國在美國的援助下爆炸了自己研制的原子彈,1957年爆炸了氫彈。到70年代,英國已建立了一支由海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構成的具有中等規模的核力量。

英國認為:英國作為一個中等核國家,在兩大集團冷戰對峙的背景下,核武器包養網是對付華沙條約組織進攻的唯一有效工具;由于國力有限,英國不可能建立一支能與美國、蘇聯相匹敵的威懾核力量,但只要具有最低限度的核威懾,任何國家都會因害怕而永遠不敢進攻英國。由此,英國包養提出最低限度威懾核戰略。其基本點是保持和提高英國在歐洲乃至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地位,發展自己的核力量,要具有最低限度的核威懾能力,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對核軍控和核裁包養網軍持贊包養合約成和擁護的立場,但不包括英國的有限核力量。

1976年5月,撒切爾夫人執政后繼續奉行以“核——北約為主”的政策,強調核威懾的作用,依靠美國和本國的核力量以及北約的集體防御,遏制蘇聯對西歐的進攻。1985年英國政府頒布的《國防白皮書》,把保持一支獨立的戰略核力量列為國防政策四大支柱之首,作為英國不可動搖的建軍原則之一。東歐劇變后,英國于1990年7月提出了新包養的軍事戰略——應變選擇戰略,核心是以集體防務為支柱,以核威懾為后盾,認為核威懾仍然是防止大規模戰爭、保持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包養情婦包養意思戰結束,世界戰略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不久,美國和俄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羅斯在美、蘇限制和削包養減戰略武器談判的同時,對各自的核戰略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英國根據新的國際戰略形勢,也對核戰略進行了調整,提出了有限靈活打擊核戰略。其基本點是:隨時準備應對核威脅,適時部署戰略核力量以顯示決心,在世界范圍內遏制對英國及包養北大包養留言板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的核威懾;威懾對象由原來直接針對蘇聯轉變為在全歐范圍內實施核威懾,遏制對英國或北約的任何威脅;加強北約的核威懾效果和核打擊效果;保留啟動英國核力量的支配使用權和危機狀態下的率先使用權,以打擊敵方城市的工業設施為主要目標,并以此作包養為遏制敵方向英國本土進攻的最后手段。

包養留言板得注意的是,美英兩國的潛射彈道導彈共同保存在美國佐治亞州的金灣潛艇基地。從此可以看出,盡管英國名義上擁有的潛射彈道導彈,但在技術上它們屬于美國。不僅如此,英國的導彈訓練甚至都被安排在美國境內進行。據英國《衛報》透露,英國自購買“三叉戟”導彈之時起就與美國達成了如下協議:沒有美政府的同意,英國皇家海軍不得擅自使用核導彈。1998年3月,英國皇家空軍正式結束了長達40年包養網比較的核戰備值班使命,這也意味著英國徹底失去獨甜心寶貝包養網立核打擊能力。

脫歐后的英國“深諳”危機:更新核力量、保持核威懾

英國唯一的核武器投送系統是美國造“三叉戟”D5導彈。英國“三叉戟”彈頭含有美國和英國制造的元素。彈頭中的高能炸藥是英國產,而美國提供了三種關鍵部件。這些部件是美國“三叉戟”D5導彈所載W76彈頭的組成部分。英國分別在1978年和1979年進行了核試驗,以發展一種包養高當量小型彈頭設計。

英國共有四艘“前衛”級潛艇。通常有三艘裝備了“三叉戟”導彈,第四艘在改裝中。每一艘潛艇攜帶40枚W76核彈頭。這些核彈頭部署在八枚導彈上。美國戰略系統計劃(SSP)正在延長“三叉戟”D5武器系統的服役壽命。他們正在升級改造所有的“三叉戟”武器分系統,包括發射器、導航、火力控制、制導、導彈和彈頭。所有這些現代化措施均適用于部署在英國潛艇上的系統。

但是,英國政府對彈頭改良計劃是否存在一直保持沉默,對國會議員們說,無法確定這個計劃需要多少費用。不過,一些官方文件多次提到了這個項目。《2006至200包養8年國防核環境和安全委員會年度報告》中提到“彈頭改良”計劃。2007年的國防部項目清單中也包括了“Mk4A翻修計劃”,后來重新命名“核武器Mk4A”。2007年6月29日,負責國防采辦的高級官員戴維德·古爾德在一次產業日會議上說,他們的計劃是“替換掉整個‘前衛’級潛艇系統,包括彈頭和導彈”。在致國會的2014年未來核威懾最新報告中指出“在下屆國會前將不需要就是否替換現有彈頭作出決定”。

直到近期,事情總算有了結論。盡管支持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SNP)和一些工黨人士反對更新“三叉戟”系統,議會還是以472張贊同票對117張反對票的投票結果批準通過了更新“三叉戟”系統的決議。英國國會議員認為“三叉戟”系統是英國在“脫歐”之后繼續維持世界大國地位的關鍵,因此堅持投票更新該老齡化的核武器系統。

2016年7月18日,英國新任首相特雷莎·梅在議會陳述稱:“英國需要保持核威懾能力,這一政策為國家安全服務了近50年。現在,英國需要做的是要認識到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并確保我們有處理這些威脅的必要的和適當的能力。”特雷莎·梅補充說:“核威脅并沒有消失,相反,它在不斷增加,例如新近咄咄逼人的俄羅斯,以及朝鮮藐視國際社會謀取核武器。雖然英國已經投票離開歐盟,但我們不會背棄我們的北約和歐洲盟友。放棄‘三叉戟’潛射武器系統將是一場魯莽的賭博,那會削弱我們和盟國面對威脅時的勇氣。”

包養網根據半島電視包養網dcard臺報道,對特雷莎·梅而言,在英國“脫歐”公投以后,更新“三叉戟”包養管道系統是最為重要的事情。該決議的通過表明,雖然距離冷戰結束已超過25年,但相互確保摧毀的冷戰邏輯仍然存包養在。

英國接替型核潛艇的設計已經“延宕”十年之久

2007包養網年,英國批準了新的核裝備潛艇的初期工作,進一步開展項目和簽訂主要建造合同的首要決定預計將在2016年初期做出。在還未作出首要決定之前,41.8包養網dcard1億英鎊經費正用于新潛艇。這個初期經費用于頭兩艘潛艇的設計工作、新反應堆研發和采購“及時包養情婦的”物資。

接替潛艇將用新反應堆PWR3提供動力。它是在“機敏”級和“前衛”級核潛艇所用的PWR2型反應堆的基礎上研制的。新裝置的設計嚴重依賴于“美國的高水平技術轉讓”。PWR3設計審查已于2014年末到期。預計這將標志著反應堆裝置的設計最終定型。第一座PWR3反應堆預計將由勞斯萊斯公司在2023年完成建造。該設計有一個被動式冷卻系統。這是國防部有史以來對反應堆設計做出的最重要改變。國防部沒有預料到招募足夠數量的從事新反應堆設計和生產的工程師的難度。結果,2014年新反應堆研發費用概算增加了1.51億英鎊。設計和生產第一艘接替潛艇反應堆的新燃料堆芯CoreJ的合同已經簽訂。

從2010財年到2014財年,美國海軍與皇家海軍合作開展一個聯合研究計劃,以降低英國接替潛艇和美國“俄亥俄”級替換潛艇的電磁特征信號。這項工作加上PWR3反應堆聲音特征信號降低,意味著新潛艇將比現有潛艇更難以被探測到,這將加強潛艇的能力。

2014年10月,通用動力電船公司拿到了價值5900萬美元的合同,為第一艘接替包養價格ptt潛艇建造12個導彈發射管。在此之前英國政府一直強調其目的是將每艘潛艇攜帶的作戰導彈數量減少到8枚。英國政府不總是能明確指出新潛艇可能會有四個額外的空導彈發射管。例如,2010年10月19日英國多邊軍備控制和裁軍大使約翰·鄧肯在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說,英國“將配置僅有八個作戰導彈發射管的新一代潛艇”。

通過建造有四個額外導彈發射管的潛艇,英國具備了這個可能性:未來的政府能將核艦隊火力提高50%。現在采取的方法可能與上世紀八十年代采用的方法如出一轍,政府那時決定“三叉戟”潛艇開始服役時僅需要攜帶12枚導彈,但卻命令“前衛”級潛艇應當建造16個發射管,以防未來的政府希望以后添加更多的導彈。導彈發射管是公用導彈隔艙(CMC)的一部分,美國正在為包養網VIP美英兩國潛艇研發公用導彈隔艙。美國的一些公用導彈隔艙的研究工作是專為英國接替潛艇開展的。

2016年英國將決定建造三艘還是四艘潛艇,政府的規劃暫定為建造四艘潛艇。這一點體現在導彈發射管訂單上。美國海軍發布的新聞稿表明通用動力公司預期為四艘英國潛艇建造總計48個導彈發射管。后期潛艇的導彈發射管可能作為備選方案包含在合同中。第一艘接替潛艇預定在2028年開始服役。審包養計局報告指出預期新潛艇壽命為2包養5年,并且有一個至少延長五包養管道年的備選方案。然而,這很可能低估了新潛艇的預計壽命。PWR3反應堆的優點是它能使接替潛艇的服役時間長于當前的“前衛”級潛艇。柏布考克海事集團的一份演示文件指出新潛艇將服役到2067年。(謝武)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