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貧 巴中強化動態監測與幫扶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甜心寶貝S包養網門戶

作者:

分類:

到8月下旬,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巴中市已完成搬遷脫貧村剩余零星農戶30戶及以下排查摸底和鎖定,確定了711戶符合搬遷條件的農戶,全面啟動各項工作。按照計劃,2022年1月底前,脫貧村剩余零星農戶將全面完成搬遷。

持續包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防止返貧是關鍵。巴中扎實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與幫扶,目前,全市累計認定監測對象5626戶16747人,通過幫扶,已有3580戶10410人穩定消除返致貧風險,剩余2046戶6337人,正在抓緊推進落實幫扶措施。

防返貧 密織動態監測網

包養網

9月2日包養網,一筆600元的災包養網后補助款如期劃到恩陽包養網區群樂鎮新河社區居民謝玉群的銀行賬戶,這是社區兩委專門為她申請的農作物受災補助。原來,7月10日巴中境內普降大暴雨,多地房屋包養、道路、農作物被淹,謝玉群家的玉米地被淹,受災嚴重。

“謝玉群主要靠在家搞點種植養殖,收入沒有保障,現在她的孫子念初中需要花錢,村里強化兜底政策,落實低保、特殊困境兒童補助和教育補助,還幫包養她代繳了醫保。”據新河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明武介紹,為了更好地幫扶謝玉包養群一家,群樂鎮副鎮長陳忠武成為她家的幫扶人,社區文書張海是“一對一”防返貧監測包養網員,“我們安排了定期走訪,隨時掌握她家‘兩不愁包養三保障’的情況。”

在平昌縣元山鎮長崗村,1社村民崔能于2019年12月突發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花費上百萬元。如今,坐在輪椅上的崔能仍在恢復期,家人為照顧他,幾乎耗盡所有積蓄,家中還有兩名在讀學生。了解到他家特殊情況后,平昌包養縣鄉村振興局將其認定為邊緣易致貧戶,“目前,已為他家申請了最高標準的低保兜底,每個月可以領1600多元,去年底還爭取到了一筆5萬元的醫療補貼。包養網”據元山鎮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包養網辦公室主任王明靖介紹,鎮上也安排了人員隨時監包養網測他家動態。

為健全防包養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巴包養包養市已建立起由1845名專(兼)職監測人員組成的橫向覆蓋市、縣級農業農村、醫保、教育、衛健等相關部門,縱向覆蓋所有行政村的監測網絡,對剩余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進一步落實幫扶措施。

設基金 專項救助御風險

9包養網月3日下午,久云牧業良種牛待養場里,飼養員包養老劉正在給小牛犢喂養草料。這是平昌縣得勝鎮的一家肉牛企業,自2019年起注入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政府每年按一定比例提取收益。“脫貧攻堅期間,這些收益分給了貧困戶;脫貧后,收益用于‘防返貧’監測戶的補貼救助。”得勝鎮副鎮長魏俊華介紹,前兩年僅久云包養牧業的收益就達18.8萬元,今年預計也有13.2萬元,“這些所得收益40%用于項目所在村,60%統籌給所有輻射村莊。”

除了肉牛產業,平昌縣的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還投入到了茶葉、花椒、水果等產業。2020年,該縣探索建立“平昌縣東西部扶貧協作資產收益專項基金”,專戶專賬用于醫療補貼、生活包養補助和臨時救助。

在通江縣,政府部門通過向定點幫扶的中國工商銀行爭取到資金250萬元,為全縣農業戶籍人口購買保險,對突發重大疾病、意外事故或重大自然災害影響“兩不愁三保障”的農戶進行保險理賠。自“防貧保”實施以來,通包養江縣已為184戶符包養網合救助條件的農戶申請到理賠。

通江縣諾江鎮亮埡村1組村民趙凱,其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是村里的邊緣易致貧戶。通過“防貧保”,通江縣政府部門為其申請了3萬元的救助金。

“目前,針對重大疾病、重大事故、重大災害等主要返致貧風險,巴中各區縣均已建立防返貧基金。”巴中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茍雄介紹。

興產業 示范引領聚動能

今年以來,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巴中市劃定了15個“三農”工作綜合示范片,覆蓋48個鄉鎮、556個村(社區)、34包養個現代農業園區,涉及28.9萬農戶、90.1萬人,其中,脫貧戶3.6萬戶、11.8萬人。

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公示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南包養網江縣包養網現代農業產業園上榜。這是一個以南江黃羊和金銀花為主導的產業園,覆蓋了南江縣的公山鎮、關門鎮、大河鎮、石灘鎮、高橋鎮、仁和鎮、興馬鎮等7個鎮的74個村。

包養在興馬鎮廟坪村,金銀花種植面積已達3500畝,“僅依靠出售金銀花,全村人均增收已上萬元。”在該村黨支部書記何厚明看來,小小金銀花是廟坪村的“致富花”,不僅帶動村民脫了貧,還將繼續助力該村鄉村振興。

包養網巴州區,創新探索“國有企業+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模式,新增土地流轉0.4萬畝,示范片內集體經濟組織收入較鄉鎮行包養網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前增長20%以上。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連片、三產融合”發展思路,巴中以國、省現代農業園區為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示范片內34個現代農業園區產業提質增效。目前,示范片內已建成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萬畝示范片9萬畝、優質糧油基地44.6萬畝,新(改)建畜禽規模養殖場25個,新建茶葉基地2600畝、金銀花基地1.26萬畝、道地藥材基地680包養0畝、加工廠3家,鞏固提升茶葉、花椒基地6萬畝,建成“茶+大豆”“茶+林木”等糧經套作基地8000畝,產業動能加速集聚。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