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8月11日文章,原題:晚餐長期包養吃罐頭西紅柿,幾乎付包養網不起房租,包養app卻因為通脹被責備——Z世代著實可憐 包養網 22歲時,我記得當時自己壓力巨大,身無分文包養甜心網,因包養合約此開始迅速減肥。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好好吃飯,每天只能吃一罐50便士的焗豆,這樣我就能在昏倒之包養網站前迅速完成3篇報道。現在回包養想起來,甜心花園我意識到:我應該拿至少兩倍包養網的工資。如果當時是2023年,英包養意思國的平均月租金是1243英鎊,我一開始就不會干這個工作。
當我知道如今的年輕人在職場變得更加自信時,我感到非常欣慰。這不是有沒有本錢的問題包養,而是純粹的需要:大約一半的英國Z世代(1995年—包養價格2009年出生的人)和千禧一代擔心他們的月收入無法支付所有的開支。這種擔心絕對不是沒有根據的,領英的數據顯示,18歲甜心寶貝包養網至24歲的年輕人中,約有80%的人正在考慮找一份薪水更高的新工作。與此同時,德勤表示,許多Z世代在選擇雇主時,將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為首要考慮因素。
話雖如此,現包養網在很多人都說要求更高薪水的Z世代是助長通包養網貨膨脹的原因。英國《每日電訊報》最近一篇文章稱,年輕人正在“充分利用一場永無止境的爭奪頂包養尖人才戰爭,以獲得多次加薪和稀奇古怪的待遇”,比如帶狗上班或按摩服包養甜心網務。但很明顯,包養感情超市里一袋蔫了的菠菜現在要賣到2英鎊的原因,與一些勇敢的年輕人想多要點薪水,以幫助支付他們每月上漲的房屋租金有關包養。上個月,英國央行行長和財政大臣在一年一度的官邸晚宴上包養條件告訴與會代表,需要限制工資以抑制高通脹。
隨意指包養責年輕人無法承擔基本生活開銷并非新鮮事。就在幾年前,千禧一代還被指責買不起房子,是因為他包養網心得們吃牛油果吐司吃到停不下來,或者看網飛劇懶散過日子。回到20世紀90年代,二十多歲包養app的X世代包養網(1965年-1980年出生的人)也曾被認為是心懷不滿的懶蟲,我相信嬰兒潮一代也有一些被稱為一無是處的懶蟲故事。不同之處在于,目前英國正面臨有記錄以來最大幅度的包養網生活水平包養下降。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必須包養網站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
期望每個人都生活在悲慘、嚴苛的環境中是包養合約不健康的。英國有一種傾向認為,要求“必需品”以外的短期包養任何東西都是肆意享受特權的表現包養金額,但這難道不是一種對待生活和他人生活的悲觀方式嗎?(作者黛西·瓊斯,任重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