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5位中歐班列的職工和大家見面,和大家聊一聊他們的故事。我先介紹一下他們,他們是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包養一個月價錢責任公司工程師張偉先生、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檢車員李超杰先生、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車間副主任郭三先生、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調車長胡俊先生、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列車司機江彤先生。
大家可以看到他們來自我們祖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故事,先請他們每人和大家說兩句,然后我們再進行互動交流。先請張偉先生。
2018-07-09 10:00:39
張偉:
很榮幸今天能參加國新辦記者見面會,很榮幸能第一個自我介紹,我叫張偉,是中鐵集裝箱公司成都分公司的一名工程師,我1991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鐵道運輸專業,一直從事鐵路運輸工作。2004年中鐵集裝箱公司成立,我調任成都分公司重慶營運部工作至今。從2011年重慶地區開行首列中歐試驗班列到目前覆蓋俄羅斯、波蘭、德國的常態化開行,我有幸參與并見證了重慶地區中歐班列開行和發展全過程。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鐵路集裝箱運輸工作和相關物流服務工作的一線工作人員,我深深感受到中歐班列的開行對我們企業貨主帶來的便利和業務的增長,同時也感受到通過中歐班列運回的豐富貨品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更多實惠、更多選擇。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重慶營運部先后多次獲得總公司各種先進稱號,2017年我們還榮獲了鐵路總公司的“火車頭獎杯”的榮譽表彰。
謝謝大家。
2018-07-09 10:05:40
襲艷春:
請李超杰先生說兩句。
2018-07-09 10:06:13
李超杰: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我叫李超杰,今年26歲,2014年畢業于包養網西南交通大學。現在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江岸車輛段的一名檢車員。說到鐵路工種,大家可能對乘務員、售票員或者車長相對熟悉一些,對于我們檢車員可能比較陌生,因為平時接觸不多。但是如果說大家坐過普客列車,到站之后大家可能看到這么幾個人,首先他們有一個對講機,有一個小手電,再有一個小錘子,總會看到有這么幾個人。他們就圍著這輛車東瞧瞧、西看看,其實這就是我們檢車員,不過大家看到的是客車檢車員,我是一名貨車檢車員。我們檢車員的職責主要是針對鐵路車輛的技術狀態進行技術檢查,我們每天幾乎彎腰5000多次,鉆進鉆出,對這個車輛的各個部件進行仔細的檢查。中歐班列開行以后,我們又成為了中歐班列車輛專業的體檢醫生,承擔起中歐班列車輛的技檢和維修工作。我上班四年以來,共技檢鐵路貨車2萬6000余輛,發現了80多件車輛較大故障,而且保證了技檢車輛運行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毛病。我先后獲得全路技術能手、全路青年崗位能手和火車頭獎章。通過今天的交流,希望更多人對檢車員崗位有更多了解。謝謝大家。
2018-07-09 10:10:47
襲艷春:
剛才在休息室聊天的時候關于要不要把錘子帶到臺上大家還討論了一番,因為超杰反復強調,我們現在雖然也用錘子,但是更重要的是用非常先進的設備進行列車的檢測。
2018-07-09 10:11:10
李超杰:
現在技檢作業主要以科技設備為主,剛才我展示的錘子是作為輔助性工具在用。
2018-07-09 10:12:40
襲艷春:
下面有請郭三先生作介紹。
2018-07-09 10:13:00
郭三: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我叫郭三,來自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阿拉山口火車站。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中歐班列在口岸的運輸和換裝工作。從2011年中歐班列開行以來,班列開行數量和范圍不斷地擴大,現在已經成為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一個重要載體。在阿拉山口,中歐班列在通過中哈之間都要進行換裝作業,這是中歐班列跨國之旅的關鍵。為什么要進行換裝作業,今天給大家簡單普及一下。我國使用的是國際標準軌距,兩條軌道的距離是1435毫米,而哈薩克斯坦以及歐洲一些國家使用臺灣包養網的是國際寬軌標準,兩條軌道距離1520毫米,相差85毫米,所以進出中哈之間的中歐班列都要進行集裝箱換裝作業,保證中歐班列運輸的高效和暢通。希望通過今天和大家的溝通交流,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中歐班列在口岸的換裝工作。謝謝。
2018-07-09 10:15:22
襲艷春:
下面有請胡俊先生。
2018-07-09 10:16:48
胡俊:
各位記者朋友,主持人,大家好。我叫胡俊,我是一名來自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金華車務段義烏西站的一名調車長,可能大家對調車包養站長行業比較陌生,調車就是將一列不同去向的車列進行分甜心寶貝包養網解,然后根據相同的目的地進行重組,再組成一列新車列。我們調車作業是義烏中歐班列的頭道工序。所以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確保中歐班列在解體、編組后,按規定時間安全送到指定位置,從而為中歐班列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開好頭、起好步。我是土生土長的義烏人,在參與中歐班列的調車過程中,我親眼見證了義烏當地經濟的發展,目睹了義烏小商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全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國包養網VIP義烏,為此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驕傲。希望這次通過和大家共同交流,大家多了解我們調車員這一職業。謝謝大家。
2018-07-09 10:20:12
襲艷春:
最后有請江彤先生作介紹。
2018-07-09 10:21:43
江彤: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我叫江彤,是中國鐵路局成都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機務段的一名火車司機,我很榮幸的擔任了中歐班列的首發任務,中歐班列牽引運輸要靠沿線各個鐵路部門通力協作。我的任務就是將中歐班列平穩、正點、安全地從重慶牽引至達州,中歐班列開行以來,我安全值乘中歐班列300多趟。作為中歐班列的首發司機我感到榮幸和自豪,又感到責任重大。我把自己當成中歐班列的一顆螺絲釘,雖然小但很重要。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鐵路機型不斷升級換代,但我們確保安全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謝謝大家。
2018-07-09 10:25:02
襲艷春:
我剛才在休息室里請教我們5位先生,各自的職業彼此到底是什么關系?我談談我的理解,你們來糾正我。貨物集結了之后由張偉先生和客戶對接,然后和鐵路方面對接。
2018-07-09 10:26:32
張偉:
我們是起到這樣的作用。一個中歐班列能夠開出去必須要經過貨物的集結,然后貨物由鐵路場外進入到鐵路管轄區域內,這中間所有程序手續都由我們完成。
2018-07-09 10:27:56
襲艷春:
哪些企業想把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運出去,和鐵路部門怎么溝通,怎么把貨物交給鐵路部門是通過張偉先生實現。貨物交到鐵路部門之后,由超杰先把車輛準備好,檢修好,確保車輛沒有問題,但這些車輛可能分配在不同的鐵軌上,需要胡俊車長負責把不同鐵軌上的車廂調在一起。
2018-07-09 10:28:17
胡俊:
我們通過張偉先生他們貨源的組織以后,和我們班組同志進行車輛的檢查,然后我們再將車列進行重新的分解編組,送到指定位置,從而為中歐班列安全、正點到達目的地要開好頭、起好步。
2018-07-09 10:29:35
襲艷春:
車輛集包養網車馬費結好之后由司機江彤先生開走了。
2018-07-09 10:30:55
江彤:
我負責平穩、正點、安全把中歐班列從重慶牽引到達州。
2018-07-09 10:31:12
襲艷春:
然后車運行到阿拉山包養網口,由郭三來送出國門。
2018-07-09 1包養網站0:32:31
郭三:
對,我個人介紹也說到了,中歐班列到達阿拉山口后,我負責中歐班列換裝和運輸組織工作,保證中歐班列按時、正點運往國外。
2018-07-09 10:33:50
襲艷春:包養
剛才我們開玩笑說,雖然大家來自祖國不同的地方,之前也互不相識,但是我們臺上坐的就是中歐班列的縮影,中歐班列上各個最重要的環節的鐵路職工代表,應該說他們還是對我們整個中歐班列的開行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下面請他們和大家交流交流,看看大家有沒有關心的問題,提問前還是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8-07-09 10:34:08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剛才聽了幾位代表的講述,又一次把我拉回到了中歐班列開行的現場。我記得去年4月我是跟隨一趟從成都開行的X8086次中歐班列,通過郭三同志工作的阿拉山口把這一趟中歐班列送出了國門,可以說那一趟的跟車感受也非常多。剛剛聽了5位介紹,我想請問大家,誰能給我講述中歐班列在你們心中到底是什么樣子?從2011年開行以來,給您、您的單位、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怎樣的變化?謝謝。
2018-07-09 10:35:10
張偉:
我先回答您的提問。我長期從事班列運輸組織工作,并很榮幸參與了重慶地區2011年1月28日開行的中歐試驗班列,2011年3月19號才是正式中歐班列開行。中歐班列在我心里面、在我眼里面它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我看到它一步一個腳印的茁壯成長。有時候看電視看到中歐班列的開行信息,畫面上出現一列很漂亮的打著中歐班列的火車開行,我都感到很自豪。我兒子說,爸爸這個班列是你開的。我說這個班列不是我開的,是我們司機同志開的,我只是一個組織者。如果說中國高鐵是中國的一張名片,它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旅行生活,那么作為“一帶一路”名片的中歐班列改變的是一種物流方式,特別是國際貨物的物流方式。它把中國的很多貨物方便運往歐洲,又把歐洲很多好的商品比如汽車、紅酒,源源不斷的通過這條大通道運回中國,豐富了我們老百姓生活的方式,滿足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謝謝。
2018-07-09 10:40:48
郭三:
我作為一名在口岸站工作12年的鐵路工作人員,中歐班列在我眼里就是架起中國和歐洲及世界各國的橋梁,古代有絲綢之路,現代有新亞洲大陸橋,中歐班列往返馳騁于中國與歐洲國家大陸之間,把各個國家的商品運到國內。現在中歐班列的開行更像是我們新時代的惠民之車,剛才張偉先生也說到中歐班列把國外的一些商品源源不斷的運到國內,我們出口的一些商品也一樣,對于歐亞國家的老百姓來說也得到了非常多的實惠。對于我個人的變化,我休息的時候逛超市,經常能看到貨架上擺了很多來自歐亞國家,琳瑯滿目的商品,我跟我愛人說,這些商品都是經阿拉山口運進來的,這里面也有我一份功勞。謝謝。
2018-07-09 10:45:10
胡俊:
義烏開行首趟中歐班列是2014年11月18號。中歐班列在我們班組,就是我們精心打造的一個作品,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將一輛一輛的車編組成一列一列的車,平安駛出國門,這是我們的杰作,所以我們跟它有一種親密感。同樣中歐班列的開行,使我們的義烏小商品能夠運出國,國外的好東西也能進得來,使老百姓的餐桌豐富一點,生活上也豐富一點。
2018-07-09 10:50:28
李超杰:
剛才說到餐桌豐富的問題,對于這一點我想再說一下。因為中歐班列開行以來,在國外帶回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法國紅酒、奶酪,德國啤酒、牛肉,白俄羅斯的牛奶,俄羅斯的食用油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在超市可以輕易買得到的東西,而且物美價廉,我以前看到過一箱6瓶裝的正宗法國紅酒不到200塊,另一方面有很多地方特色的食品運出國外,比如宜昌的蜜桔、還有河南的三全水餃,而且前不久湖北還用中歐班列運了10萬只小龍蝦到俄羅斯,這些變化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很容易體會到的變化。謝謝。
2018-07-09 10:51:48
江彤:
我的感覺就是,對我們司機來說,就是一場接力賽跑,需要沿線各個國家的共同協力,才能完成這項賽跑。我的任務就是跑好中歐班列的第一棒。中歐班列對我們司機來說,主要變化就是開行數量增加了,最開始的時候,重慶一個星期一列左右,現在一個星期十列甚至更多,我們司機人員配置從開始20多人到現在50多人。中歐班列的貨物增加,對我們來說運輸量增加了,我們也感到中歐班列越來越受到沿線各國歡迎。謝謝。
2018-07-09 10:56:13
新華社記者:
我們都知道從2011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發展非常迅速,7年來惠及了沿線很多國家和地區,我們也知道這個過程中因為中歐班列綿延數千公里,它所經過不同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平,甚至鐵路的標準不一樣,國際貨運遵循的準則和公約也不一樣。不知道各位在這當中有沒有什么困難或者有什么難題的克服,和我們進行經驗分享。我特別想把這個問題提給郭主任,因為您正好是在口岸站,我們知道換裝的效率決定了集裝箱能否很快通關,所以這方面你們有沒有什么難題、挑戰和我們分享一下。
2018-07-09 11:00:36
郭三: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話題也是和中歐班列口岸通關有關的。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行以來,當時一個月只有一趟班列,而且沒有一套統一完整的管理體系,我們在口岸通關方面和貨代企業以及在中哈鐵路部門的協調上也不是很順暢,所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初哈方鐵路部門換裝的時候,會把中歐班列由整列打散成兩到編組換裝,影響了中歐班列全程運輸時間。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一直加強與哈薩克斯坦鐵路部門的跨境協作,定期進行會晤協商,隨著中歐班列這幾年越開越多,哈方鐵路部門對中歐班列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高,而且他們能夠通過數量感受到中歐班列給他們帶來的實惠,現在對涉及中歐班列開行的相關工作也是非常支持和配合,明確了中歐班列在口岸之間必須要優先組織換裝,開辟了中歐班列綠色通道。
中歐班列開行這7、8年來,我們阿拉山口站按照鐵路總公司、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的要求對中歐班列加強了組織,通過對口岸的海關和邊檢的協商,我們將中歐班列在口岸的通關時間由之前的12小時壓縮到現在的6小時,運輸時間由原來的25天左右,壓縮到12天-14天,從運輸效率上提高了一倍。我相信將來通過我們鐵路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通過我們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鐵路與世界各國的密切協商和會晤,中歐班列將來會越開越好、越開越多。謝謝。
2018-07-09 11:05:14
張偉:
的確,從2011年中歐班列開行之初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當時,對于我們中鐵集裝公司乃至整個鐵路而言它都是首次,沒有經驗可談,中間大量的運輸細節必須和國際聯運的操作流程相配合,比如從貨物的集結、到集卡的合理安排乃至集卡在途中的運行時間,到達鐵路貨場以后,它的裝卸時間、裝火車時間都有一套國際聯運的流程,包括最終形成國際聯運的運單都要按照相關流程來走,我當時給全程代理商一起研討方案,但就這樣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來。我印象很清楚2013年4月13號那次開中歐班列,它是第一次使用了鐵路集裝箱,我們中鐵集裝箱公司為了滿足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專門打造了一批鐵路集裝箱,但是箱子到工廠以后,全權代理商要求必須要加裝他們自己的Sma包養rtbox電子數據盒,便于他們全程跟蹤,比如箱門一打開這個數據盒就出現報警,這趟班列和國外收貨人已經簽訂了運輸保證協議,不能違約,那么怎么辦?經過和全代理商一起協商,最終決定切割集裝箱箱門門柱,在征求了箱管部門的意見后,得知門柱是為了加固箱門、防止變形才另外加裝的一個加固筋,做了一個切割,最終我們比照數據盒做了切割。當時時間很緊張,我們規定的物流時間,裝箱時間只有4小時,當時已經過了一大半,我們立馬集結重慶中心站附近所有在途的海關監管集卡車,把41鐵路箱全部拉到國外代理商的工廠門口進行切割,切割完以后和車站聯系,保證火車車輛的安排,最終圓滿解決了這一次中歐班列正點開行,因為這一次事情得到了全權代理商和重慶市政府的表揚。
2018-包養管道07-09 11:10:49
襲艷春:
應該說我們在對外合作中為了履行承諾還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的。我們繼續提問,大家有沒有其他問題。
2018-07-09 11:15:18
光明日報記者: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取得了一些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鐵路人,你們這些年里生活、工作上都發生什么變化沒有。
2018-07-09 11:20:45
李超杰:
我結合我崗位上談談工作上的變化。剛才大家看到了,之前我們作業工具主要是這把錘子,那時候我們主要是人工作業,靠眼睛看、靠手摸、靠錘子敲,那時候勞動強度非常大也非常累。現在隨著鐵路行業的蓬勃發展,有很多高科技設備都運用到列檢工作當中,舉個例子,TFDS系統的運用,它通過高速攝像機對列車運行中各個部位的圖像進行采集然后回傳,現在可以做到在室內通過顯示器上的回傳圖片對車輛故障進行判別,很大程度上提包養高車輛安全保障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勞動強度。
2018-07-09 11:21:18
襲艷春:
超杰是西南交大的高材生,是位機械師,將來還要成為高級機械師。從我們檢車員的素質變化,大家也能夠看到整個鐵路的變化,高鐵建設的變化。其他幾位先生還想聊兩句嗎。
2018-07-09 11:23:46
胡俊:
這些年變化最大的是我們調車數量上的加大。從前一個班的工作12小時,從200輛左右,增加到現在500輛左右,作業量翻了一番,這充分體現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第二個,我們調車作業效率大幅度提高。我們鐵路加大了科技投入,設備上從落后走向了科技化,以前調車作業是用手信號調車,現在用無線電指揮調車,這樣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第三個,調車作業安全上更有保障,以前安全控制是人盯人的方法,現在轉變為“人防+物防+技防”保安全的新模式。謝謝。
2018-07-09 11:24:10
郭三:
我老家是河北邯鄲的,2006年大學畢業后來到了阿拉山口國門口岸,剛開始來到阿拉山口的時候非常不適應,沒有去過阿拉山口的人可能不太了解,阿拉山口是我國四大風口之一,一年當中8級大風就有160多天,但是集裝箱作業一般是室外作業,鐵路作業規定在室外6級以上大風不允許進行高空吊裝作業,因為考慮到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問題。阿拉山口當地有一句非常有名的順口溜“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石頭跑鳥都飛不了”,都是人包養網推薦扶人走,或者人扶墻走,或者彎著腰走,非常困難。剛開始過來的時候我覺得這里太艱苦了。我大哥也是一名鐵路職工,他說過你現在身處在國門口岸站,代表的是我們鐵路人的形象,當時因為大哥這句話堅定了我留下的信念,在這里一干就是12年。阿拉山口現在已經成為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大通道,我們在保證中歐班列高效運輸上,從設備上也有很大變化。以前我們室外的橋式吊車只有一臺,現在增加到4臺,換裝線從原來的33條增加到現在38條,2011年的時候,阿拉山口站建成并投用了長823米、寬24米的亞洲最大的室內集裝箱換裝庫,現在中歐班列全在這個換裝庫進行換裝作業,也保證了中歐班列真正按時正點開行。在阿拉山口每天看到我們換裝完的一列列滿載歐亞商品的班列駛向內地各大包養價格ptt城市的時候,心里面也是非包養甜心網常的驕傲和自豪的。謝謝。
2018-07-09 11:25:46
張偉:
剛才郭三先生說從阿拉山口接卸和發出的很多中歐班列,改革開放40多年來鐵路上的確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國際集裝箱發運數據就能夠看出變化,很早以前重慶地區的國內鐵路集裝箱的發送量遠遠大于國際國際鐵路集裝箱發送量,現在數據顛倒過來了,國際集裝箱發送量占到主導地位,占到整個重慶地區鐵路80%以上的運量。僅中歐班列由2011年單向開行17列到2017年我們已經來回開行了629列,2018年預計要開到1000到1500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增長,這里也可以說是深化改革開放的一個成果。
2018-07-09 11:26:22
江彤:
我們感包養網ppt覺到鐵路最包養網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機型的換代升級。我經歷了蒸汽機車時代、和諧機車重載時代,以及現在的高鐵、“復興號”動車組等,這是跨越式發展,也反映出中國鐵路走上了一條自強自力的發展道路,也是每一個鐵路工人的驕傲。蒸汽機車時代,靠燒煤來提供動力,那時候又臟又累,現在的和諧重載機車環境干凈整潔,蒸汽機車速度低只有40到50公里,載重量少,大約2000噸左右。現在和諧重載機車時速可以達到120公里,載重量頁能夠達到5000噸。對我們來說,上下班的心情更加愉悅,工作環境好了,心情好了,我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都更強了。
2018-07-09 11:27:43
襲艷春:
請繼續提問,今天來了很多港澳臺記者,大家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2018-07-09 11:28:04
鳳凰記者:
請教各位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各位都說2011年開行的時候10天一列,現在一周就發10列,什么時候實現加速度最快提升,大概是某個時間段,有什么樣的契機使得中歐班列一下子爆發式增長。第二個問題,我們看到一些評論,現在中歐班列30%、50%靠政府補貼,目前你們怎么理解中歐班列的經濟效益問題。如果按照現在的開行狀況,預計什么時候能夠真正實現市場盈利擺脫政府補貼?
2018-07-09 11:30:28
張偉:
我先回答一下,的確中歐班列從2011年開行到現在在運量上發生了很突出的改觀,重慶地區從2011年到2017年,從單向開行17列到629列的突飛猛進,再到2018年我們計劃會實現1000至1500列,如果說最明顯的話應該是從2017年開始有明顯的增長。這得益于什么?你剛才說的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我們鐵路針對中歐班包養列的發展實現了運價下浮,它現在比2011年開試驗班車到2015年,運費比當初下降30%,僅為空運運費的五分之一。同時我們提高了中歐班列的時效性,根據鐵路總公司科學的調度組織,包括線路改造升級的發展,由原來的日行500公里從重慶到阿拉山口需要100-140小時,現在日行1300公里,從重慶到阿拉山口只需要58小時,這放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現在開行中歐班列的等級已經高于客車等級。從重慶到德國杜伊斯堡全程僅需要12天,所以它所有的時間是海運的三分之一,價格是空運的五分之一。作為一個高附加值的產品來講,它的時間成本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我理解為什么我們中歐班列運量這么迅猛的發展。
還有取決于一個問題,鐵路總公司現在開中歐班列,原來是單向從阿拉山口這一個出境站出去,目前為止鐵路總公司已經形成了從東、中、西三個方向由客戶選擇運輸線路,全路已經形成65條圖定列車運行圖,專門針對中歐班列的。從東邊從滿洲里到俄羅斯,從中部經蒙古到達德國、歐洲,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六個國家,最終到達德國杜伊斯堡,這么多的運輸網形成了強大優勢,也保證了中歐班列快速增長的必要條件。我只是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謝謝。
2018-07-09 11:52:59
中新社記者:
提問李超杰先生,作為一名火車檢車員,您的工作對于保證班列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剛才聽到你談了一個數據,您四年多來檢修車輛大概26000余輛,沒有任何毛病和任何不良質量的反饋,請問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做列車檢修工作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018-07-09 12:00:31
李超杰:
感謝你的提問,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我本身所學的專業是鐵道車輛,我在學校里面對車輛的各個車型的配件、作業方式都有基礎的了解。我進入單位工作之后,又連續兩年參加了總公司的技術比武,有兩次時間相對比較長的集訓,對我的基礎工作水平有進一步的提升,也讓我把理論和實踐有時間融合、沉淀和梳理,對于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師傅的要求非常嚴格。我的師傅那時候也是我的工長,也是今年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羅明銘。那時候,他帶我們比武的時候每天早上準時叫我起床,什么起來他什么時候走,他就一直站在門口,他嚴厲的作風逼著我自己去學習。另一方面,他工作中對我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我記得中歐班列剛剛開行的時候,有一次我挑選了12輛中歐班列車輛,因為那時候他是工長,他在對12輛車復查的時候,發現里面有一塊閘瓦稍微薄了一點點。他復查時候發現這個問題,讓我把這個車重新檢查一遍,然后問我這個車有什么問題,當時我說這個閘瓦可能薄了一二毫米應該不要緊。我師傅聽了這句話之后非常生氣,他說鐵路火車的閘瓦包養app就相當與汽車的剎車,閘瓦磨合包養過限就相當于汽車的剎車失靈,你開著一輛剎車失靈的車子出去會出現什么問題,你心里沒有點數嗎?而且中歐班列開的那么快、那么遠,如果這個車在途中出了什么問題,你是不是能夠擔得起責任?可以說那次對我的刺激很大,也真正讓我真正認識到了我身上責任多大、任務多重。
再回到你的第二個問題,說收獲。我感覺在這個過程里面比較有意義的是我收獲了自己的愛情。我那時候和我女朋友是高中同學,我到武漢工作的時候女朋友在重慶大學上研究生,最開始她反對我到武漢上班,我們兩個都是重慶人。尤其,她對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有一定了解之后更是不理解。她不理解為什么有一個行業長期四班倒,沒有節假日,他更不理解一個職業為什么常態包養化上夜班,而且他最不理解的是,我辛辛苦苦上了四年大學結果當成了一個“修車匠”,她覺得我在這兒工作沒有意義、沒有包養管道價值。那一段時間,我們經歷了一次很嚴重的情感危機,其實這次危機的轉機出現還真的和中歐班列有關,有一次我和她在武漢逛商場,她那時候看上了一支口紅,然后我正好看到口紅的柜臺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東歐風情“一帶一路”境外直采。我就指那塊牌子對她說:你之前認為我的工作沒有意義、沒有價值,你看現在這一片商品包括你手上的包養一個月價錢口紅都是我們中歐班列拖過來的,我們的工作不僅有意義,而且我們的中歐班列拉回來的這些變化都是我們生活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的。從那時候開始,我女朋友的思想態度就發生了變化。然后,她去年也來到了武漢,并且在武漢找到了一份穩定工作,現在對我的工作也非常贊同、非常支持。謝謝。
2018-07-09 12:10:55
襲艷春:
超杰講的很生動,讓我們覺得收獲很大。我們繼續提問,現場的外國記者還有沒有感興趣的問題,港澳臺記者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嗎?
2018-07-09 12:11包養一個月價錢:26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
我提問張偉先生,您作為一線服務人員長期接觸當地的客戶和企業,您覺得他們對中歐班列發展在態度上有什么變化?你有什么樣的經歷可以跟我們分享。謝謝。
2018-07-09 12:12:41
張偉: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通過兩個事情來回答。第一個,開行之初我們中歐班列第一趟用了96小時,以后的正式開行平均用100到140個小時,這個時效性對于客戶來講相對于其他運輸方式來講,鐵路最大的優勢是不受氣候限制,對一個高附加值產品來說,一個集裝箱晚到一天產生的時間成本他們是有數可算的。所以說他們就對我們中歐班列起初是產生了疑問?能不能再快點!能不能再快點!經過這幾年的鐵路快速發展,現在從重慶到阿拉山口8013次的中歐班列僅需要58小時,從重慶到歐洲10天-12天就能到達,原來是16天-20天,壓縮了這么多天,得到了客戶的認同,所以很多客戶把高附加值產品全部拉上中歐班列。
第二個例子,當初惠普、華碩、富士康他們所有的運輸方式原來都是通過海運,像一個人一樣,如果讓他改變一個習慣,特別是運輸習慣,肯定是有一個適應過程。再加上對鐵路不認知、不了解,就產生了不信任感,所以我們和國際代理商一起到廠家了解他們的具體要求,我們給他承諾只要你能提出來,我們就能滿足。我們有條件一定改,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改。我們拿到他們運輸需求以后,就和我們重慶中心站一起協商,專門為中歐班列開辟了一個綠色專用通道。什么叫綠色專用通道?只要掛了中歐班列包養甜心網的集卡車進入重慶中心站是無條件放行的,不需要鐵路中間的環節和手續,影響周轉時間。他們只要開有中歐班列標志的集卡車駕駛員全都很驕傲自豪,他們通過綠色通道,到達海關作業區立馬通知正面吊進行裝卸作業。我們測算過從他們一進入車站大門到進入海關區裝卸落地這個運輸過程只需要5分鐘,卸下包養管道來以后集卡車返回工廠進行第二批貨物周轉。在前期做了這么多準備工作得到了國際代理商和客戶的一致好評和點贊,現在他們把大部分高附加值產品全部拉入中歐班列,實現了中歐班列的運量保證。這條綠色專用通道和無縫連接方式的形成,不僅適包養故事用于高附加值產品,也同樣吸引了很多低附加值和大眾貨物上我們的集裝箱中歐班列。
2018-07-09 12:21:05
襲艷春:
時間關系最后一個提問。
2018-07-09 12:23:29
中國外文局今日中國雜志社法文版記者:
張主任就剛才你講的我問一些問題,有外媒批評中歐班列有利于中國向國外傾銷產品。我想問從國外進入到中國的產品你有沒有具體數據或者案例來具體講一講,你剛才講過對于國外的一些代理商、經銷商他們跟咱們中歐班列這邊合作的時候有沒有具體案例,尤其是你剛才說的高附加值的代理商。
2018-07-09 12:30:48
張偉:
隨著2011年到現在中歐班列的確在運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單向開行形成了雙向開行。我理解中歐班列實現了物暢其流,中國的貨物走出去、歐洲的貨物走進來,形成雙向,這也是鐵路總公司大力推行回程班列形成對流的方式,便于壓縮整個中歐班列運輸包養網VIP成本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我們在歐洲能夠看到中國的商品、中國制造也走出去包養妹了,同時也惠及了中國老百姓,像紅酒、汽車,我個人喜歡攝影,閑暇之余我隨處拍拍,現在流行微信運動,我每天都走那兒去,正好一萬步回來,那里面有一個歐洲購物中心,我每次進去以后看到很多琳瑯滿目的商品,很多人在選購,說老實話,我內心感到很自豪。作為一個平包養妹凡的參與中歐班列的一個現場操作人員,我在想這些貨物都是經過中歐班列實現了去和回,有去有回形成良性循環才能加速中歐班列的發展,惠及沿途人民。所以對我個人作為一個現場操作員工來講這是我最大的體會。
2018-07-09 12:35:28
襲艷春:
時間過的很快,馬上就到一個小時了,雖然時間不長,大家也能從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中了解到中歐班列。中歐班列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縮影,萬事開頭難,中歐班列從一開始走到今天,一步一步并不容易,這里面離不開廣大鐵路職工的奉獻,大家能夠看到,包括剛才超杰說到的,是四班倒,無節假日;郭三先生說到阿拉山口全年有160多天是大風天氣;還有胡俊先生被封為“神行太保”,也是因為要日行10多公里,還要爬上爬下,非常辛苦;我們的列車司機也是非常辛苦的,要把車很安全開行到很遠的地方再回來,日復一日的重復著;張偉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切實的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帶給周邊人生活的改變。我們也特別希望其他國家的老百姓們也能夠像我們一樣,付出了努力之后也能夠看到帶來的變化,我想這恰恰是“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一個變化,就是我們包養app大家能夠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時間關系,今天的見面會就到這里,再次感謝5位鐵路職工,謝謝大家!見面會到此結束!
2018-07-09 12:40:47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