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健康扶貧讓貧困農民告別病痛“拖與熬甜心寶貝一包養網”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銀川5月21日電題:寧夏:健康扶貧讓貧困農民告別病痛“拖與熬”

新華社記者艾福梅、謝建雯

馬生武四年前就查出來心臟有問題,但忙著外出打工、掙錢養家的他不敢去醫院治療。直到去年11月他病情加重,雙腳腫脹,氣都上不來,才不得不入院治療。

“我們知道心臟病是大病,四處湊了幾萬塊錢,沒想到最后醫藥費自己掏了不到五千。”這位47歲的農民感嘆,多虧國家政策,要不然為了保命,現在就是一身債了。

馬生武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同利村人,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包養網單次他因風濕性心臟病兩次住院包養網并接受包養合約手術,報銷前總花費近14萬元。如今,他在家休養,每月拿藥也有大病包養網比較醫保報包養意思銷,自付包養網不到百元。

“一人生病,全家返貧”曾是許多包養網農村貧困家庭的真實寫照。從2017年起,針對因病致貧因病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寧包養感情夏建立起“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綜合保障網。尤其是在國家“重病兜底”基礎上,寧夏擴大兜底范圍,確保貧困患者年度內在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個人自付費用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90%或累計不超過5000元。

這一政策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他們不再“小病拖、大病熬”。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寧夏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患者累計住院4.38萬人次,醫療費用總包養額4.2億元,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扶貧保”、醫療救助、政府兜底等報銷后,個人自付費用為3191.23萬元,僅占總費用的7.6%。

寧夏健康扶貧的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寧夏推出貧困患者縣域內定點醫包養網療機構“先包養軟體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等便民政策,不僅實現了貧困患者包養網包養網療報銷救助無縫隙、全覆蓋,也解決了包養甜心網群眾報銷難且手續繁瑣的問題。去年7月,“先診療后付費”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區,進一步方便了貧困患者。

與此同時,針對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突發疾病難以包養合約立即享受兜底政策而返貧的現象,寧夏對認定在冊的農村包養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自付合規費用超過3000元時,由長期包養健康扶貧醫療保障“一站式包養網心得”結算系統自動標識并及時結算。“這相當于給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自動設了一道‘防線’,防止他們因病返貧。”自治區衛健委健康綜合處副處長劉輝說。

吳忠市同心縣倒墩子村村醫買曉霞從醫多年,她感嘆道:“兜底政策減輕了貧困患者的經濟壓力,以前他包養網們要等到病情嚴重了才去看,現在心里有底氣了,不舒服就去醫院。”

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關鍵還在于包養管道加強預防,構建群眾“少得病”的大環境。近年來,寧夏全力抓好精準防控,以最小的衛生投入來獲取最大的健康效益,讓貧困群眾少生病、少生大病。據劉輝介紹,寧夏持續在貧困地區開展危害群眾健康的主要病種和危險因素篩查,并通過開展健康教育、計劃免疫、傳染包養網病防控、包養女人慢性病管理、愛國衛生等工作,提高群眾防病意識。

同時,寧夏一方面培訓基層醫生,另一方面通過“千名醫生下包養網評價基層”等補充新鮮血液,并為基層衛生院配齊常規醫療器械,不臺灣包養網包養網提升貧困地區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如今,距市區將近30公里的扁擔溝鎮衛生院不但能為村民做全面體檢,其醫務人員經中包養網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培訓后,包養網還發展了針灸、頸椎牽引等中醫特色項目,為群眾家門口就診提供便利。“中醫療法相對包養網副作用小、更便宜,基層百姓包養網認可度也高。這幾年服務跟包養網dcard上了,門診量也大了。包養價格”扁擔溝鎮衛生院院長羅馨媚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