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10月23日,白銀市國民當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白銀市“十四五”動力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告訴。
《規劃》指出,保證電力輸送,打造平安穩定堅強電網。
買通外送通道,晉陞新動力電源承載消納才能。白銀電網是甘肅電網的主要組成部門,年售電量、電網規模均位列甘肅公司第二位。“十三五”期間,白銀供電公司不斷加年夜電網建設力度,夯實電網發展運營基礎,持續進步電網供電靠得住性和平安穩定運行程度,較好的滿足了處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十四五”期間,為積極響應“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完全、準確、周全貫徹落實“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動力平安新戰略,著力聚焦“一體四翼”發展布局,統籌推進區域動力結構轉型升級,有用保證白銀市經濟社會平穩的發展,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新環境下地區高質量發展。以隴東直流配套送出動力基地為契機,打造區域現代動力綜合生產基地,買通外送通道,晉陞新動力電源承載消納才能。
加速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白銀電網將發揮調配資源才能,服務新動力場站應并盡并,進步清潔動力承載消納才能。構建完美滿足地區電力需求的新型電力系統,晉陞主網供電才能,進一個步驟優化網架結構,著力于構建以新動力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持續優化330千伏、220千伏網架結構,新建一批330千伏輸變電站項目,加強電網承載力,引領區域電網高質量發展。積極摸索發展新形勢下多元融會、多能互補的高彈性智能電網。采用當地消納與外送相結合原則,在優先滿足我市用能需求的同時,爭取白銀市電力外送的配額,進步動力外送才能。
“十包養app四五”電網發展計劃:積極謀劃750千伏景泰變電站、750千伏靖遠變電站建設項目,進一個步驟進步新動力外送才能;積極謀劃白銀區、景泰地區、靖會高山區相關330千伏匯集站項目建設,買通白銀330千伏電網與750千伏變電站輸電線路聯結瓶頸,進步今后風光電外送才能。
原文如下:
白銀市國民當局辦公室關于印發《白銀市“十四五”動力發展規劃》的告訴
各縣、區國民當局,市當局有關部門,市屬有關企事業單位:
《白銀市“十四五”動力發展規劃》已經市當局第1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白銀市國民當局辦公室
2022年10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白銀市“十四五”動力發展規劃
前 言
動力是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物質基礎,事關國計平易近生包養網推薦和平安穩定。推動動力生產和應用方法改造,調整優化動力結構,構建平安、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動力產業體系,對于保證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主要意義。
黨的十九年夜報告提出“加速生態文明體制改造,建設漂亮中國。壯年夜清潔動力產業,推進動力生產和消費反動,構建清潔低碳、平安高效的動力體系。要供給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年夜會普通性辯論上初次提出,要進步國家自立貢獻氣力,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盡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向世界表白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和年夜國擔當。鼎力發展風、光等可再生動力,下降化石動力在電力裝機中的占比,對確保碳排放早日達峰和實現碳中和具有主要意義。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周全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周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動力發展轉型的主要戰略機遇期。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年夜精力,明確今后一段時間動力發展的總體方略和行動綱領,推動動力創新、平安、科學發展,編制白銀市“十四五”動力發展規劃。
本規劃根據《甘肅省“十四五”動力發展規劃》,結合《白銀市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白銀市“十四五”新動力發展規劃》編制,在總結“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研討剖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動力的需求量,科學剖析今后全市動力消費趨勢和動力結構組成,提出今后指導我市動力發展的戰略目標、結構布局、重點建設項目、保證辦法及政策建議。
本規劃時間為2021年~2025年,遠期瞻望到2030年。
本規劃的空間范圍為白銀市行政區域,包含白銀區、平川區、會寧縣、靖遠縣和景泰縣。
1 動力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發展現狀
“十三五”以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充足發揮富煤、近水、風光富集、產業集聚、消納才能強等優勢,加速動力結構調整,動力改造發展獲得顯著成效。我市深刻落實“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動力平安新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調整優化動力結構,充足發揮復合型動力資源優勢。“十三五”期間,動力供需均衡發展,清潔化程度進一個步驟晉陞,動力惠平易近獲得顯著成效,呈現結構向好、發展強勁態勢。今朝,全市煤炭探明儲量16億噸,自然氣年用氣量達到2.82億方,原煤生產才能1400多萬噸。2020年全年發電量202億千瓦時。2021年全年白銀市發電企業全年發電量達到208億千瓦時,新動力發電量18億千瓦時,轄區內售電量達到141億千瓦時。境內電力總裝機666.7萬千瓦,此中,火電422萬千瓦、水電50萬千瓦、新動力193.5萬千瓦(風電146萬千瓦、光伏發電47.5萬千瓦),渣滓發電1.2萬千瓦,非化石動力裝機占比達到36.52 %,“風光水火”互補的復合型動力發展格式慢慢構成。
“十三五”時期,全市動力消費總量把持在575.96萬噸標準煤,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落19.35%,均超額完成“雙控”目標。
白銀電網是連接甘肅電網與寧夏電網的樞紐電網,擔負著甘肅電力“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重擔。“十三五”末,白銀電網共有變電站124座,包養留言板線路長約4600多公里,構成以750千伏、330千伏和220千伏為主網架結構的年夜型區域電網。各電壓等級輸變電系統配套完美,各區域電網所有的實現兩個及以上330千伏電源點支撐,供電才能年夜,上網外送條件好。網內發電廠通過樞紐變電站可將電量送至蘭州、寧夏、青海等地區,用電企業和發電企業均能享有便捷的服務。
(1)堅持底線思維,全力保證全市動力平安。嚴格依照中心和省上安排請求,認真落實“六保”任務,著力保證全市動力平安,動力行業運行傑出、平安平穩。一是推進原煤生產。今朝,國有省屬煤礦均正常生產,4處處所煤礦(靖遠王家山煤業無限公司、靖遠縣東升鄉紅灣煤礦、甘肅晶昊礦業無限公司、景泰縣建順煤礦)正常生產,日均產煤4500噸,積極推動保供煤礦(紅會一礦、景泰冬青、晶昊煤礦、長征煤礦、翠柳煤礦、升包養管道榮山煤礦)釋放產能,陸續有處所煤礦投產,確保年末前完玉成年生產任務。二是穩定煤炭儲備。我市煤炭企業原煤庫存量穩定在40萬噸擺佈,全市儲煤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三是保證電力生產。四年夜火電企業(華能靖遠電廠、中煤靖遠第二電廠、華能景泰電廠、白銀熱電)運行平穩,確保白銀區、靖遠、景泰、平川等城區廣年夜居平易近和企業取熱、供氣需求。四是加速電價改造。進一個步驟開放電力市場買賣,燃煤發電市場買賣價格浮動范圍由本來的上浮10%至下浮15%,擴年夜為高低浮動不超過20%。五是加年夜農網投資。2021年設定農網項目9.27億元,建成投產35千伏及以上線路264公里、10千伏及以下線路1699公里。六是加強油氣保證。2020年全市用氣量約1.86億方,2021年全年用氣量約2.03億方。慶陽-蘭州自然氣管線會寧支線(42公里)項目實施后會寧縣將結束無管道自然氣的歷史。
(2)加速動力結構調整,有序發展和應用清潔動力。近年來,我市編制了《甘肅中部(白銀)山地風光電基地建設規劃》《白銀市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規劃》《白銀市工礦廢棄地及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建設項目實施計劃》等新動力專項規劃,不斷促進新動力產業安康發展。截至今朝,全市新動力裝機193.5萬千瓦(風長期包養電146萬千瓦、光伏發電47.5萬千瓦)。
2020年4月,國家解除甘肅紅色預警,白銀被列為新動力發展綠色區域,我市搶抓機遇,從頭啟動了81.29萬千瓦存量風、光電項目建設,于2021年12月底所有的并網發電,這些項目建成以后,全市新動力裝機總量達到近200萬千瓦以上。
圓滿完成光伏扶貧工程建設任務,共建成光伏扶貧電站項目8個,總裝機規模109.326兆瓦,總投資7.3億元,覆蓋會寧、靖遠、景泰3個縣的209個貧困村,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27萬戶。
鼎力發展水電,建成水電項目2項,分別是年夜峽水電站和烏金峽水電站,裝機容量50萬千瓦。2018年,啟動了年夜峽水電站增容改革項目,2021年末,4臺機組將所有的完成增容技術改革,增容后單臺機組裝機容量進步1.5萬千瓦,達到9萬千瓦,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6萬千瓦。
隨機應變,發展應用生物質能,積極培養和推進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加速燃煤鍋爐及散燒煤的替換,建成白銀市渣滓焚燒發電項目,裝機容量1.2萬千瓦。謀劃儲備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包養網3項,裝機6.8萬千瓦。
(3)整合煤炭資源開發,促進清潔動力消納。在“十三五”期間,全省“棄風、棄光、限電、限發”的佈景下,一是通過積極協調省上有關部門優化電網調度,優先保證風電、光伏、生物質等清潔動力發電上網,晉陞清潔動力上網比例;二是鼓勵新動力企業參與電力直接買賣,進步新動力應用效力;三是慢慢減少靖遠一電、二電、年夜唐景包養價格ptt泰電廠、白銀熱電等燃煤電廠計劃電量,把持煤炭消費總量;四是鼓勵劉川工業集中區鋁產業鏈加工、稀土、碳纖維、精細化工等先進高載能企業進步清潔動力消費比例,下降環境容量。通過以上辦法,我市新動力“棄風、棄光”率始終堅持在5%以內,為進一個步驟發展新動力項目供給了無力保證。
推進清潔供熱,制訂了《白銀市夏季清潔取熱實施計劃》,加速推進清潔動力替換燃煤鍋爐散煤小火爐,據不完整統計,2021-2022年供熱季,全市總供熱面積5678萬平方米,清潔取熱面積4035萬平方米(含集中供熱),清潔取熱率為71.06%,較好完成了省高低達白銀市清潔取熱53%的目標任務。
加速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白銀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布局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各縣區非公共資源類充電基礎設施正在加緊投資建設,建成各類中小型充電樁200余座。全市已經建成的年夜型公共充電站共8座,此中:靖遠1座,會寧2座、景泰1座、白銀區1座、出租車專用站1座,平川2座。
(4)堅持市場供需均衡,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依照省委、省當局《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造的意見》,嚴格落實煤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十二五”期間,裁減落后產能煤包養網心得礦,相繼關閉生產才能3萬噸/年的煤礦25處,經省上核準進行資源整合項目14項,合計設計生產才能144萬噸。“十三五”期間,制訂了《白銀市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計劃》,明確了2016-2020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任務和年度計劃。超額完成國家、省高低達的煤炭行業包養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關閉加入處所煤礦22處,化解產能213萬噸;省屬煤礦2處,化解產能123萬噸。分別是:2016年加入平川區7處,靖遠縣4處,化解產能87萬噸;2017年,我市沒有處所煤礦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國有煤礦靖遠煤業集團紅會四礦加入產能63萬噸,觸及職工884人;2018年,關閉加入煤礦5且溫柔。處,化解產能51萬噸,國有煤礦靖煤集團紅會四礦1處,產能60萬噸,觸及職工822人。2019年,關閉煤礦3處,化解產能30萬噸。2020年,關閉煤礦3處,化解產能45萬噸。
嚴格落實國家和省上有關請求,自2016年起,全市3年內未申報審批新建煤礦項目,對確需建設的技術改革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一概實行了減量置換。強加監管,每年組織相關縣區當局和市公安、市應急治理、市天然資源等部門對關閉加入煤礦開展巡視,避免煤礦逝世灰復燃。催促各產煤縣區和有關企業認真開展清算整頓煤炭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嚴格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政策辦法,實施產能置換,完美環評批復、礦產資源范圍劃定等有關建設手續,依法依規推進項目建設。
(5)完美動力基礎設施,加速電網建設程序。“十三五”以來,白銀電網投進資金26.75億元,電網規模穩居全省第二。建成110千伏變電站1座,改擴建35-330千伏變電站13座(33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9座、35千伏變電站2座),新建35-330千伏線路11條294公里(330千伏線路6條182公里、110千伏線路2條12公里、35千伏線路4條100公里)、10千伏及以下線路4112公里(10千伏1462公里,0.4千伏2650公里)。累計投進配農網改革資金11.14億元,貧困村動力電實現了全覆蓋。2020年,城市、農村用戶年均停電時間分別較“十二五”期間減少2.78小時、2.64小時,供電靠得住率晉陞至99.79%,農村戶均配變容量晉陞至2.18千伏安。現階段,動力改造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著新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盡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愿景是對動力行業的明確請求,我市動力發展將繼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速打造清潔低碳、平安高效的現代動力體系。
1.2 發展機遇
(1)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利好新動力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年夜開發構成新格式、推動黃河道域生態保包養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一帶一路”開發建設、支撐“兩新一重”建設等國家嚴重戰略的實施,為我市動力產業加速發展、實現后發趕超供給了難得發展機遇,特別是《中共中心關于制訂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堅持創新驅動、晉陞產業鏈供應鏈程度、加速壯年夜包養網新動力、完美動力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聰明動力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運輸通道布局、晉陞新動力消納和存儲才能”等新任務新請求,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動力任務指明了標的目的,有利于我市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30·60可再生動力發展機遇。我國提出要力爭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大志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動力占一次動力的比重達25%擺佈,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kW以上,以及國家“十四五”動力發展“綠色低碳”的戰略請求,開發應用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已成為我國保證動力平安、調整動力結構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舉措。我市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在政策、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將會繼續獲得國家和省上的鼎力支撐,為我市可再生動力開發建包養設帶來“黃金”發展期。
(3)“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國家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明確了甘肅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黃金段的位置和感化。白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主要節點城市,陸上綜合機能源戰略通道優勢明顯。“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提出,讓具備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產業優勢和對外開放優勢的白銀,站在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包養的前沿,為白銀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規模較年夜、實力較強的世界級清潔動力基地供給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包養網dcard。
(4)西部年夜開發構成新格式。中共中心、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年夜開發構成新格式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加速風光電當場消納、加年夜西電東送等跨省區重點輸電通道建設、晉陞清潔電力輸送才能、加強電網調峰才能建設,有用解決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加強可再生動力應用、清潔動力基地及特高壓外送通道建設是新時代西部年夜開發戰略賦予的任務。
(5)國家推進電力體制改造。電力體制改造對我市新動力發展起到了推動感化:①明確跨省區輸電買賣的主要感化,促進樹立健全省級發供電計劃和跨省區發供電計劃協商機制,對推動白銀新動力電力外送具有主要意義;②加強日常運行調節,充足運用好處補償機制為清潔動力開拓市場空間,給予新動力電力系統充足的政策支撐,為保證白銀清潔動力電力系統長效安康發展奠基了基礎;③提出積極發展分布式電源,通過積極發展融會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進步系統消納才能和動力應用效力,同時完美并網運行服務,對白銀新動力電力系統的高效運行供給了新的機遇。
(6)布局建設“隴電進魯”直流外送通道。今朝,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工程已開展項今朝期任務,工程送端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落點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將對隴東煤電、風電、光伏等新動力打捆外送山東,我市擁有較為豐富的新動力資源,有需要爭取省上規劃外送通道時分派給我市的規模,進步新動力外送才能,建設新動力基地的同時有利于當地新動力配套產業的發展。
1.3 存在的問題和缺乏
(1)新動力發展遭到制約。因承擔“隴電進魯”白銀新動力配套項目建設任務,“十四五”甘肅省第一批新動力指標未考慮我市,一批新動力項目得不到指標,導致我市在“雙碳”經濟開局之年就錯掉了最佳時機,嚴重制約了全市新動力項目及產業發展。
(2)調峰電源缺乏。新動力年夜規模開台灣包養網發需求電力系統設置裝備擺設必定的調峰電源,而白銀地區的調峰電源很是無限,調峰才能與新動力發展的速率不婚配。我市境內有必定規模的燃煤火電作為調峰電源,但建設燃煤火電不合適當前清潔低碳的動力發展標的目的,且火電機組調峰會縮短設備應用壽命。我市境內建設有必定規模的水電站,但與疾速發展的新動力比擬,調峰缺口仍然宏大。抽水蓄能電站以特有的既調峰又填谷的雙重感化,可緩解電網的調峰困難,我市境內有抽水蓄能電站站點資源,但項目處于後期規劃階段,推進緩慢。此外,我市的光熱、儲能行業發展仍處于初期。
(3)白銀地區電網網架不滿足新動力送出需求。根據白銀市新動力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市將著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清潔動力基地,但新動力無法在本市甚至省內消納,電力外送需求非常急切,新動力發展需求與接進空間缺乏的牴觸非常凸起,需配套建設大批主網架加強工程及新動力項目送收工程,適應新動力發展需求。
(4)消納市場無限。我市因消納才能無限,包養網比較無法消納年夜規模并網新動力電量,新動力開發、當場消納和外送才能與新動力基地的建設還不協調,跨省、跨區電力消納機制還不夠健全完美,制約了新動力產業的發展。
2 指導思惟與發展目標
2.1 指導思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十九年夜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力,深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主要講話和唆使精力,完全、準確、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動力平安新戰略,堅持綠色低碳、平安高效的發展方針,統籌發展和平安,把持動力消費增長,轉變動力發展方法,鼎力發展新動力,調整優化動力結構,促進動力產業升級,培養動力消費新形式,著力晉陞動力資源綜合應用程度,持續強化動力平安保證才能,加速構建現代動力體系,支撐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加速建設幸福美妙新甘肅、不斷開創富平易近興隴新局勢供給無力動力保證。
2.2 基礎原則
(1)戰略定位與目標引導相結合。安身我市動力資源和開發建設條件,依照甘肅省動力結構優化請求,明確我市各類動力在發展中的戰略定位,提出動力資源轉化目標,統籌協調各種動力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加速動力資源轉化,促進我市動力產業發展。
(2)統籌開發和重點推進相結合。加強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切實做好動力開發應用和地盤、環保等部門的協調任務,發揮規劃統籌感化,綜合、有序開發應用動力,進步動力應用效力。依照先易后難、綜合效益為先的原則,重點推進經濟指標好、上網條件優越、環保效益顯著的項目開發建設,滿足我市動力需求并適度外送。
(3)結構優化和有序開發相結合。重視生態保護和動力發展建設并行,把持化石動力耗費增長速率,努力于構建以清潔電力為主體、化石動力為補充的清潔動力體系。結合我市新動力電站周邊電網接進才能情況,以及動力增長的需求,優化開發時序,有序開發動力資源。
(4)當地消納與外送相結合。包養網dcard動力發展優先滿足我市用能需求。我市內需較小,年夜規模并網新動力的消納可結合華東、華中地區動力發展,以及“碳買賣”的需求,加強電網配套設施建設,保證外送通道順爽利地,爭取白銀市電力外送的配額,進步動力外送才能。
(5)市場機制與政策攙扶相結合。制訂全市動力發展目標,攙扶可再生動力及新動力發展市場,以明確的市場需求信號引導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樹立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促進市場競爭的市場機制和合適各類動力發展的政策,促進全市各類動力公道開發應用和相關產業安康發展。
2.3 總體發展目標
——動力結構。“十四五”期間動力結構進一個步驟優化,清潔動力占一次動力消費比重進步到40%以上。非化石動力裝機占比進步到接近60%,清潔動力發電量占所有的發電量比重接近40%。
——電力及新動力。“十四五”期間電力消費持續疾速增長,年均增速約5%,到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電力總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清潔電力外送才能達到400萬千瓦,年外送清潔動力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
——煤炭。“十四五”期間煤炭生產堅持平穩運行,原則上不新增煤礦項目。到2025年,全市煤炭產量把持在1400萬噸擺佈,建成千萬包養甜心網噸煤炭儲運買賣轉化基地,全市煤炭靜態儲備才能達到2000萬噸,煤炭年包養網評價買賣量(吞吐量)達到4000萬噸擺佈,構成產值近100億元。
——石油自然氣。預計到“十四五”末全市年用氣量將達到4.68億方,此中:會寧縣3535.96萬方,靖遠縣5000萬包養網站方,景泰縣2472.02萬方,白銀區26269萬方,平川區9645.37萬方。
——火電。“十四五”期間火電電源基礎堅持穩定,重要以靈活性調峰、供熱供氣為主,到2025年,不再新增以發電為重要目標的火電項目,計劃開展甘肅東方鈦業無限公司“硫、磷、鐵、鈦、鋰”配套2×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 2×5.9萬千瓦抽汽背壓式機組項目、白銀市低熱值煤2×35萬千瓦火電等項目、景泰縣2×100萬千瓦調峰火電廠。
3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統籌全市風、光、水、火等電源項目,著力打造建設千萬千瓦級白銀復合型動力基地,計劃到2025年,全市動力清潔低碳轉型深刻推進,清潔動力成為動力生產消費增長的主體,清潔動力產業將成為全市重點支柱產業。預計,全市電力裝機容量高于1100萬千瓦,動力結構進一個步驟優化,非化石動力裝機占比進步到70%,煤電裝機占比降落到30%,發電量超過340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清潔動力及配套產業產值力爭達到300億元,清潔動力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支撐、新動力。全市動力規劃相關數據,除上級規定的數據,無把持性指標。
3.1 推動煤炭資源清潔高效應用,增強動力平安保證才能
(1)有用整合煤炭資源開發。一是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積極推進小煤礦整合,進步煤礦開采程度。以靖遠煤業為龍頭,處所煤礦為輔助,進行煤、電、冶、路、儲聯營,整合煤炭資源,確保煤炭資源有序開采。二是加強煤炭科技創新,晉陞煤炭工業技術。加年夜煤炭潔凈加工轉化、環境淨化把持、煤礦信息化和數字化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整合改革中小型煤礦,鼓勵煤礦生產企業實現采煤、洗(選)煤聯合生產,實現煤炭集約開發和煤炭標籤: 娛樂圈、女強人、女配、穿越化工業發展,實現煤炭當場轉化。
(2)高效清潔發展火電。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革,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改革,應用靖遠煤業集團現有大批低熱值煤,謀劃推進白銀市2×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促進煤炭分級應用、延長煤炭產業鏈條、改良生態環境、進步動力應用效力。謀劃推進景泰縣2×100萬千萬調峰火電廠項目建設,滿足地區新動力調峰需求。加速建設甘肅東方鈦業無限公司“硫、磷、鐵、鈦、鋰”配套2×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 2×5.9萬千瓦抽汽背壓式機組項目。同時,為了滿足地區供熱供氣需求,可在有條件地區建設熱電聯產落第二熱源項目。
(3)加強促進傳統動力轉型。積極晉陞煤電綠色發展程度,加年夜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革力度,加速晉陞常規煤電機組、供熱機組運行靈活性的應用率,對裁減的火電機組優先考慮轉為應急調峰電源,慢慢實現煤電從主電源向調峰儲備電源轉變,進一個步驟進步自然氣應用程度,下降化石動力消費比重。
(4)加速輸煤通道建設。積極推進國家規劃的“環縣經海源至中川鐵路項目”(簡稱環海中鐵路)實施,將隴東地區豐富的煤炭運送到蘭白經濟區,可有用解決隴中地區煤炭資源缺乏問題,支撐蘭白經濟區發展的需求。
手離開座位,立刻衝了過來。 「錄音仍在進行中;參賽
(5)擴年夜自然氣應用規模。深刻推進白銀市自然氣應用工程,積極拓展自然氣在工業、路況等領域的應用,有用擴年夜自然氣應用規模。積極共同西氣東輸三線中段(甘肅段)、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中衛)項目景泰段、古浪—河口輸氣管道等項目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五線(吐魯番—中衛)項目景泰段建設後期任務,并爭取在我市境內建設閥室、場站等。加強自然氣輸配系統網絡建設,建成覆蓋城鄉的燃氣管網。推動“澀—寧—蘭”、蘭銀線管道自然氣輸配系統網絡化建設,力爭建設定西至會寧自然氣管道。
3.2 推進可再生動力發展應用,持續優化動力結構
(1)著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清潔動力基地。到2025年,全市力爭清潔動力裝機達到800萬千瓦以上。一是根據甘肅、山東兩省當局《聯合推進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戰略一起配合框架協議》精力,確保“隴電進魯”特高壓項目順利實施,配套“隴電進魯”新動力規模450萬千瓦。二是在此基礎上,繼續鼎力發展多能互補項目,整合我市工礦廢棄地及采煤沉陷區可應用地盤和景泰戈壁(沙漠)區域,開展東方鈦業多能互補等源網荷儲項目。三是根據新動力技術進步和開發本錢降落情況,在景泰、靖遠、平川等風光資源較好區域積極發展新動力項目;在會寧反動老區發展50萬千瓦風電項目;同時鼓勵風電企業對已有風場老舊機組實施改革升級,力爭風電裝機達到300 萬千瓦以上。
(2)加速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全力推進平川區、白銀區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在新動力資源富集地區,研討建設抽蓄和風電、光伏等項目多能互補示范項目標可行性。同時積極論證在景泰、靖遠縣論證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可行性,爭取列進國家規劃。
(3)盡力推進光熱項目。謀劃在景泰上沙沃、靖遠劉包養川分別規劃光熱發電+熔融鹽儲能試驗示是一隻毛茸茸的小傢伙,抱在懷裡輕得可怕,眼睛閉范項目,發展高效反光玻璃、熔融鹽、光熱支架等光熱發電產業裝備制造產業,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
(4)公道發展生物質發電。“十四五”期間,積極摸索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質直燃發電,繼續發展城市生涯渣滓衛生填埋氣發電和渣滓焚燒發電,增添現有城市生涯渣滓發電裝機容量,減少渣滓填埋場平安隱患;組織開展農村動力資源調查與評價任務,完美全市沼氣生物燃氣發展規劃,開展農村動力綜合示范村建設。2025年末,規劃以農作物秸稈或畜禽養殖廢棄物、餐廚渣滓等填埋氣為燃料建設2座生物質發電廠,裝機容量3萬千瓦。
(5)穩步推動核能產業發展。一是白銀小型核能供熱項目已列進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廣核集團已完成《白銀小堆項目廠址選擇及剖析論證報告》,企業計劃待我市工業用戶用氣較為集中后適時啟動項目。二是白銀2×100萬千瓦核電項目,正在開展項目選址比選及地勘任務。三是白銀核能(含核電、小堆)項目均已列進《甘肅省核能產業軍平易近融會發展規劃》。
3.3保證電力輸送,打造平安穩定堅強電網
(1)買通外送通道,晉陞新動力電源承載消納才能。白銀電網是甘肅電網的主要組成部門,年售電量、電網規模均位列甘肅公司第二位。“十三五”期間,白銀供電公司不斷加年夜電網建設力度,夯實電網發展運營基礎,持續進步電網供電靠得住性和平安穩定運行程度,較好的滿足了處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十四五”期間,為積極響應“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完全、準確、周全貫徹落實“四個反動,一個一起配合”動力平安新戰略,著力聚焦“一體四翼”發展布局,統籌推進區域動力結構轉型升級,有用保證白銀市經濟社會平穩的發展,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新環境下地區高質量發展。以隴東直流配套送出動力基地為契機,打造區域現代動力綜合生產基地,買通外送通道,晉陞新動力電源承載消納才能。
(2)加速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白銀電網將發揮調配資源才能,服務新動力場站應并盡并,進步清潔動力承載消納才能。構建完美滿足地區電力需求的新型電力系統,晉陞主網供電才能,進一個步驟優化網架結構,著力于構建以新動力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持續優化330千伏、220千伏網架結構,新建一批330千伏輸變電站項目,加強電網承載力,引領區域電網包養條件高質量發展。積極摸索發展新形勢下多元融會、多能互補的高彈性智能電網。采用當地消納與外送相結合原則,在優先滿足我市用能需求的同時,爭取白銀市電力外送的配額,進步動力外送才能。
3.4 加速多能融會示范應用,進步資源綜合應用程度
(1)推進動力化工全鏈條、多產業融會。重點推動動力化工全鏈條多產業的融會、煤炭綠色開采與清潔高效發電融會、化石動力與可再生動力的低碳融會等。推進動力化工產業的高端化、終端化、高值化。重點開展煤-精細化工全產業鏈、煤電化材一體化、大批廢棄物綜合應用示范。以煤為基,打造“從一塊煤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格式。以煤炭、電力、化工和相關資料彼此耦合為標的目的,發展煤-尾氣發電-電石/鐵合金/金屬鎂、煤-電-燒堿/聚氯乙烯、煤-電-有機硅/多晶硅/硅酸鹽、煤-電-碳基新資料等產業。
(2)鼎力推動電源側新型儲能發展。根據電力系統運行需求,結合新動力資源開發,周全推廣新動力+儲能的系統友愛型新動力電站,實現儲能與新動力電源的深度融會、聯合運行。新建并網新動力項目配建儲能規模原則上不低于新動力項目裝機容量的10%,儲能時長2小時以上。積極推動多能互補發展,在充足發揮電力外送通道配套火電機組深度調峰的基礎上,公道規劃建設送端配套新型儲能設施。依托“隴電進魯” 配套新動力項目,建設送端配套新型儲能項目。結合風光資源稟賦、動力網絡的構建及新興產業的發展,晉陞可再生動力在動力消費中比重,下降綜合動力系統的碳強度。推進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年夜規模儲熱供熱技術,可再生動力SPE電解水制氫示包養價格ptt范項目、多能融會的聰明型動力系統示范等。建設平川區100MW/2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白銀市智能網域新型儲能電站項目,用于電網深度調峰、消納清潔動力。
(3)推進以氫/低碳醇為載體的多能融會。緊跟全球動力系統低碳化發展趨勢,凸起氫/低碳醇的多能載體感化,實現動力從增量替換轉向存量替換,為我國未來動力體系的周全低碳轉型摸索路徑。重點開展氫能與煤化工融會示范、氫能全鏈條區域綜合應用示范,布局氫能與煤化工補氫需求融會及氫能區域內生產、存儲、運輸、消費的全鏈條,氫能與燃料電池、“液態陽光”先進動力體系、多能融會區域示范關鍵技術體系、智能化動力決策系統與綜合動力治理等。
(4)積極發展清潔供熱。積極推廣應用風電、光伏發電清潔供熱技術,著力解決存量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標消納需求。對新增供熱面積,鼓勵推廣應用風電、光伏發電清潔供熱技術。鼓勵新建建筑優先應用清潔供熱技術。加速開展適應風電、光伏發電清潔供熱發展的配套電網建設,制訂適應清潔供熱應用的電力運行治理辦法,保證風電、光伏發電清潔供熱項目標靠得住運包養意思行。
3.5增強動力創新發展動力,晉陞動力平易近生服務包養程度
(1)加速衝破技術創新重點標的目的。積極推進燃煤與生物質耦合發電示范項目,衝破中低溫煤焦油提取精酚等精細化工產品生產技術,開展超臨界水氣化制氫耦合發電、高效太陽能發電、年夜容量及低風速風力發電、光熱發電等技術研討。
(2)推進關鍵動力裝備研發。依托我市豐富的硅晶原資料,重點攙扶以光伏硅資料為焦點的龍頭企業,孵化一批耗材、輔材和配套設備產業集聚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推進中科宇能風電葉片二期項目建設,培養風機主機制造企業建設主機總裝項目,晉陞風電制造配套才能;積極發展清潔動力生產性服務業,強化設計、咨詢、施工及智能化治理、運行、維護等后端市場服務。打造“白銀制造”“白銀創造”著名brand。力爭2025年,培養1-2家產值過十億龍頭企業、5-10家產值過億的骨干企業。
(3)積極建設聰明動力系統。推動5G、年夜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動力行業深度融會,搭建動力年夜數據剖析與決策平臺,建設覆蓋動力生產、輸送、儲存、消費的信息通訊網絡,促進動力基礎設施數據互聯互通,增強動力網絡與當局、客戶、供應商的泛在連接才能。
(4)完美動力基礎設施網絡。“十四五”期間,白銀電網規劃總投資超過50億元,重要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需求,實施配電網改革升級,適度超前建設城鎮地區配電網,重點解決城區配電網“洽商”和變電容量缺乏等問題。慢慢進步農村電網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結合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解決農村電網供電靠得住性低、電壓穩定性差及農村經濟發展較快地區用電瓶頸問題,晉陞農村生產生涯用電質量。加速公交站場、停車場、居平易近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覆蓋重要城市的公共充電網,滿足電動汽車等新型用電需求。規劃在白銀區、平川區、會寧縣、靖遠縣、景泰縣城區各建設年夜型充換電站1座,全市建設年夜型汽車停車場充電樁站30座,高速公路沿線充電站10個。
4 投資預算與效益剖析
4.1 投資預算
“十四五”期間,全市共規劃新建光伏項目252.5萬千瓦,單千瓦投資按3950元預算,總投資約99.74億元;新建風電項目154萬千瓦,單千瓦投資按5550元預算,總投資約85.47億元;新建抽水蓄能電站2座,投資約153.2億元;新建儲能調峰項目裝機容量75萬千瓦,投資約150億元。新動力項目合計488.41億元。規劃建設甘肅東方鈦業無限公司“硫、磷、鐵、鈦、鋰”配套2×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 2×5.9萬千瓦抽汽背壓式機組項目,投資約14.5億元。綜上所述,全市“十四五”動力規劃投資約502.91億元。
“十四五”及中長期,全市共規劃新建光伏項目1300萬千瓦,單千瓦投資按3950元預算,總投資約512.3億元;新建風電項目221萬千瓦,單千瓦投資按5550元預算,總投資約122.6億元;新建抽水蓄能電站2座,投資約153.2億元;新建儲能調峰項目3項,裝機容量611.5萬千瓦,投資約1223.0億元。新動力項目合計2011億元。
“十四五”及中長期,規劃建設甘肅東方鈦業無限公司“硫、磷、鐵、鈦、鋰”配包養軟體套2×440t/h循環流化床鍋爐+ 2×5.9萬千瓦抽汽背壓式機組項目,投資約14.5億元;規劃建設白銀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投資約30億元;規劃建設景泰縣2×100萬千瓦調峰火電廠,投資約70億元;規劃建設白銀核能(含核電、小堆)項目,投資約150億元;規劃建設生物質發電廠項目,投資約10億元。白銀市火電與核電投資約274.5億元。綜上所述,全市“十四五”及中長期動力規劃投資約2285.6億元。
4.2 經濟台灣包養網效益剖析
“十四五”期間,全市動力項目總計投資達到502.91億元,項目預期收益率在7%~9%,年收益35.2億元~45.26億元,可以為處所帶來26億元擺佈的總稅收。
“十四五”及中長期,全市動力項目總計投資達到2285.6億元,項目預期收益率在7%~9%,年收益160億元~205.7億元,可以為處所帶來60億元稅收。
4.3環境效益剖析
“十四五”期間,新增火電12萬千瓦,年耗費約19.08萬噸標煤,增添必定環境淨化和氣體排放。
“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抽水蓄能裝機共計200萬千瓦,新增風電裝機154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裝機252.5萬千瓦,年發電量110.75億kW·h,相當于節約標煤325.19萬噸(依照均勻煤耗0.318kgce/kW· h),相當于每年可以減少多種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此中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約829.2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SO2)排放約2.6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NOX)排放約2.33萬噸,減少煙塵排放6.33萬噸。
“十四五”及中長期,新增火電281.8萬千瓦,年耗費約448.06萬噸標煤,增添必定環境淨化和氣體排放。
“十四五”及中長期,全市新增水電裝機共計200萬千瓦,新動力風電新增裝機220.95萬千瓦,光電新增裝機1296.896萬千瓦,核電裝機200萬千瓦,年發電量293.11億kW·h,相當于節約標煤957.50萬噸(依照均勻煤耗0.318kgce/kW·h),相當于每年可以減少多種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此中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約2441.6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SO2)排放約7.91萬噸,減少氮氧化物(NOX)排放約6.88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8.64萬噸。
由以上剖析可知,全市“十四五”包養網比較規劃建設的抽水蓄能、光伏、風電、核電等項目投運后,可以充足應用清潔動力及可再生動力,年夜年夜減少對環境的淨化,對改良年夜氣環境有積極感化,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5 節能及環境影響評價剖析
5.1 環境保護與水土堅持
(1)規劃項目建設站址選取時應選取國有未應用地盤,項今朝期土建內容重要為基礎的開挖及施工期產生的噪聲、振動、揚塵,施工單位需嚴格執行環保部門有關規定,加強施工期的治理,把持施工揚塵、噪聲淨化,做到文明施工。施工期結束后,應及時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算,種植適宜草類,恢復原有地貌。施工場地應避讓環境敏感點,減少對當地的天然生態系統的影響。
(2)規劃項目投進運行后,采取的管理辦法及對環境的影響剖析如下:①廢水:廢水采用集中搜集處理的方法,經處理達標后外運;②噪聲:新建項目運行期盡量減小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務必做好環境保護任務;③固體廢棄物:在項陌生活區設渣滓桶,渣滓應及時搜集并集中清運至四周指定的渣滓衛生填埋點進行填埋處理。
(3)開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等可再生資源發電,可以節約寶貴的一次動力,防止因電力發展形成的環境淨化問題。發展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是實現動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具有傑出的環境效益。
(4)規劃項目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合適國家產業政策。項目建設用地選取時,防止占用農田耕地,盡量少占用林地,項目站址選取時,應避開周邊敏感點。
(5)規劃項目建成后將獲得傑出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從環保角度剖析,規劃項目標建設是可行的。
5.2 節能剖析
(1)普通方式剖析。“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抽水蓄能裝機共計200萬千瓦,風電新增裝機154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裝機252.5萬千瓦,年發電量110.75億 kW·h,相當于節約標煤325.19萬噸(依照均勻煤耗0.318kgce/ kW·h),相當于每年可以減少多種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此中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約829.2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SO2)排放約2.6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NOX)排放約2.33萬噸,減少煙塵排放6.33萬噸。
“十四五”及中長期,全市新增水電裝機共計200萬千瓦,新動力風電新增裝機220.95萬千瓦,光電新增裝機1296.896萬千瓦,核電裝機200萬千瓦,年發電量293.11億kW·h,相當于節約標煤957.50萬噸(依照均勻煤耗0.318kgce/kW·h),相當于每年可以減少多種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此中減少二氧化碳(包養CO2)排放約2441.6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SO2)排放約7.91萬噸,減少氮氧化物(NOX)排放約6.88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8.64萬噸。
由以上剖析可知,“十四五”期間全市規劃的可再生動力發電項目投運后,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淨化,對改良年夜氣環境有積極感化,具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
(2)CDM基準線方式剖析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簡稱CDM)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三種靈活機制之一,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一起配合應對氣候變化的、以項目為一起配合載體的機制。我國是溫室氣體減排潛力較年夜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具有傑出的投資環境,開展CDM一起配合的市場遠景廣闊。電力行業特別是光伏發電行業是CDM項目標一個重點區域,新動力發電領域實施開展CDM 項目開發具有極年夜的潛力和優勢。
凡是溫室氣體包括CO2、SO2、NOX等多種成分,由于溫室氣體中重要是CO2,從便于量化考慮,國際上通行采用減少了幾多CO2排放量來作為權衡減少溫室氣體的後果。當進行CDM項目申報時,需求對溫室氣體的減排量進行評估。這就請求起首確定一個評估基準線。所謂基準線,是指在沒有該CDM 項目標情況下,為了供給同樣的服務,最能夠建設的其它項目(即基準線項目)所帶來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基準線比擬,CDM項目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是該項目標減排效益,基準線的設置應考慮東道國的政策和具體情況,同時體現通明和守舊的原則。計算見下式:
減排量=基準線排放-項目排放-泄漏
式中:基準線排放——本項目標上網電量×基準線排放因子;
項目排放——水電、風電、光伏電站的運行自己不會產生溫室氣體的排放,故項目排放為0;
泄漏——本項目不存在泄漏排放,故泄漏為0。
規劃清潔動力項目地點的電力系統屬東南電網,若沒有規劃清潔動力發電項目活動,劃一數量的電量要由東南電網中的其他并網電廠或電網中的新增電源部門供給。是以,本項目基準線排放因子將是東南電網中電量邊際排放因子和容量邊際排放因子的組合。根據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公布的2014年中國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東南電網電量邊際排放因子OM為0.9578t CO2/MW·h,容量邊際排放因子BM為0.4737t 包養CO2/MW·h。根據東南電網實際情況,取OM的權重為0.75,BM的權重為0.25,則基準線排放因子為:
CM=OM×0.75+BM×0.25=0.836775t CO2/MW·h
是以全市“十四五”規劃清潔動力發電項目按CDM基準線方式剖析計算的預計減排量為92.67萬t CO2/a;“十四五”及中長期規劃清潔動力發電項目按CDM基準線方式剖析計算的預計減排量為245.27萬t CO2/a。
由以上剖析可見,非化石動力電站的建設替換燃煤電廠的建設,可達到充足應用可再生動力、節約不成再生化石資源的目標,將年夜年夜減少對環境的淨化,同時還可節約大批海水資源,對改良年夜氣環境有積極的感化。可見清潔動力發電項目建設對于當地的環境保護、減少年夜氣淨化具有積極的感化,并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
6 保證辦法及政策建議
(1)爭取政策支撐。爭取國家、省上對我市動力產業建設給予政策、資金、項目支撐。充足應用國家投資補助、財政貼息、稅收優惠、價格補貼等多種政策手腕,加年夜對節能、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發展、動力科技創新、動力平安生產、動力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支撐力度。落實國家促進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發展的價格、投資、信貸、稅收、進網等激勵政策,制訂實施稅收優惠、專項資金攙扶等配套政策,鼓勵引導社會各界自愿開發應用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進一個步驟加強與國家動力局和國家級咨詢機構的溝通和一起配合,加年夜與中東部動力受端市場省市協調的任務力度,加強在電力外送通道的互聯互通,為全國動力發展做出更年夜貢獻。
(2)推進動力結構調整。完美以煤炭為主的動力結構,廣泛開展煤炭洗選任務,慢慢進步自然氣、汽油等輔助動力應用比例,以政策為引導,促進新動力當場消納,鼓勵高載能行業與新動力協調婚配發展。
充足發揮我市發展新動力產業的無力條件,積極推進百萬千瓦及清潔動力基地的開發建設。積極打造綠色動力產業鏈經濟,鼎力發展新動力及裝備制包養造業,延長產業鏈,提質增效,培養新動力經濟優勢。協調載能和用能工業布局和生產,均衡動力供需,協調動力、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供給平安、經濟、清潔的動力保證。
(3)優化資源設置裝備擺設。我市動力產業的發展重要靠全國動力市場需求帶動,要強化市場設置裝備擺設資源的決定性感化,積極參與全國動力供需市場的均衡,加年夜可再生資源的外送比例,實現動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優化設置裝備擺設,為國家貢獻清潔動力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4)強化新動力規劃指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貫徹落實國家新動力政策,使我市新動力規劃合適國家新動力發展總體請求,爭取將新動力嚴重項目納進國家或甘肅省規劃。
加強新動力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地盤應用規劃、電網規劃等專項規劃的銜接,搞好規劃引導和把持,協調當場消納與集中送出等配套項目同步規劃建設,確珍重年夜規劃項目落地。
做好新動力專項規劃與項目年度建設計劃,為新動力發展布局、建設項目實施供給充足依據。對列進規劃的新動力項目,依照項目進度納進年度計劃,并嚴格執行;對未列進規劃的新動力項目,原則上不支撐審批核準。對嚴重新動力項目,依照規定法式列進全市嚴重工程計劃,適用相關優惠政策。確保白銀市新動力有序、安康發展。
(5)加強人才保證。凸起專業技術、高級技工和專業治理人員的培養,加強新動力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充足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設置裝備擺設中的主要感化,采取多種靈活方法吸引國內外各類智力資源,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進步專業化治理程度。
(6)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組織領導,加年夜政策落實力度,深化電力體制改造,規范行政審批法式,創新投融資體制改造,通過新動力融資平臺,引導創業資本進進動力領域,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動力產業開發,促進動力投資多元化。放寬企業投資準進限制,進一個步驟激發市場活氣,樹立項目治理科學考評體系,加強規劃實施後果的評估、督查和考察,確保動力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7)環境保護與水土堅持辦法。保證工程環境保護和水土堅持辦法能及時到位,以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單位要落實本工程的環保和水保價格,并做到專款專用;做好施工期的環境治理任務,做到文明施工,防止施工期揚塵、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淨化,施工結束后施工場地應盡量恢復原貌;加強對設備的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轉,防止設備帶病運行產生高噪聲對環境形成影響;在項目進一個步驟設計中,優化棄渣場選址,盡量應用坑洼地棄渣,減少棄渣占地;優化施工途徑設計,公道設定施工工序,減輕對場地原始地貌的破壞。
(8)節能減排辦法。加強節能治理軌制的完美和貫徹,嚴格執行節能法規和標準,完美治理體系,強化包養條件政策激勵,加年夜懲戒力度。各部門嚴格把關,嚴禁新建高耗能、高淨化項目。抓好耗能行包養合約業能耗準進標準的執法監察,重要工業耗能設備、機動車、建筑、家用電器、照冥具具等能效標準的執法監察,以及公共建筑用能設備運行標準的執法監察。強化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治理,樹立節能責任制,樹立當局監管、社會監督和企業誠信機制,進步節能降耗改革的積極性。
(9)進一個步驟轉變當局職能,健萬能源監管體系。加強動力發展戰略、規劃、政策、編制等制訂和實施,加速簡政放權,繼續撤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強化動力監管,健全監管組織體系和法規體系,創新監管方法,進步監管效能,維護公正公平的市場次序,為動力產業安康發展創造傑出條件。
(10)加強組織領導,細化任務落實,加強監督檢查。充足發揮動力主管部門的領導感化,加強對動力嚴重戰略問題的研討和審議,指導推動本行動計劃的實施。動力主管部門要切實實行職責,理順任務機制,協調各方面、各層次動力治理部門之間的關系,構成以動力主管部門牽頭,各方協同,統籌治理全市動力相關事務的格式。
動力主管部門要制訂實施計劃,分化落實目標任務,責任分派到位、任務落實到人,嚴格執行“問責制”和相應的獎罰軌制。動力主管部門要親密跟蹤任務進展,把握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催促各項辦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在實施過程中,要按期組織開展評估檢查和考察評價,嚴重情況及時報告。
附件:白銀地區動力規劃表
附件
白銀地區動力規劃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