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縣體育中心改造一新、中西醫結合醫院如期建成、縣文化廣場改造項目正如火如荼……一件件民生實事接連兌現,一個個民生項目落地見效。今包養網年以來,全南縣聚焦群眾“急難盼愁包養”問題,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住房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入手,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嚴格落實“雙減”政策,科學提升醫療水平,全力構建養老服務體包養網站系,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加快建設品質生活引領區。
亮出民生實事“成績單”
走進縣二小安置房,只見包養價格坑哇不平的路全已硬化鋪平,掉色的墻面粉刷一新,天上的“飛線”理順了,堵塞的管道疏通了,零亂的綠化帶鋪設了大理石,老舊小區舊貌煥新顏,居民生活環境大幅改善。
這只是全南縣改善民生實事的一個縮影。該縣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民生工程,完成了人才公寓、縣二小安置房小區、員山小區、桃江小區及人才住宅小區等項目改造,有效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環境,滿足包養網更多居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民生有溫度,幸福有質感。全南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八成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用于民生實甜心寶貝包養網事,老百姓收入更豐、幸福感更強、精氣神更足。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促進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制度,改善民生福址;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細落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75件;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微改造”,傾力打造了河邊街最繁華的城市商圈,提升城區道路6條,改造老舊小區9個,新增公共停車位1000多個。開通贛深高鐵“全南直通車”,打造“四好農村路”,織就美麗鄉村幸福網,升級縣鄉村道路46公里,形成外聯內暢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和生產生活。
包養跑出教育均衡“加速度”
2021年秋季,北大金秋燕園實驗學校開學授課,嶄新的操場、明亮的教室、錯落有致的教學樓,以及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幸福滿滿。“這所新學校校門很大,教室很漂亮,功能也更齊全了。”看著眼前這座美麗的校園,學生黃原祉滿心歡喜。
教育是民生之基,關包養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全南縣聚焦群眾關切,補齊教育短板,導入優質教育資源,牽手北大金秋合作辦學,進一步推動該縣教育優質均衡快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于教育多樣化、高質量的需求。該縣重點推進桃江新區學校、第三公辦幼兒園、龍源壩中學教師周轉宿舍等包養網新建校舍項目建設,實施第三中學、職業學校校舍維修包養價格及第二小學和龍源壩中學足球場等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建設,改善教學硬件設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綠茵賽場,激情飛揚。足球小將在球場上運球包養女人、墊球、頂球、射門,玩得不亦樂乎,個個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是全南縣第三小學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精包養網彩一瞬,如此歡樂的時包養條件光出現在該縣中小學校每天的課后延時服務時間。
落實“雙減”,均衡發展。為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全南縣成立了縣“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出臺了工作實施方案,積極探討“雙減”背景包養故事下有效的教學方式,著力打造優質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包養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實現學科類機構全部清零;積極開展義務教育課后延時服務工作,深入推動足球、包養網站包養網攀巖、歌舞、武術、包養非短期包養遺文化等進包養校園活動,開展包養管道朗誦、書法、舞蹈、音樂、圍棋等社團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織密醫療養老“幸福網”
“診療室、觀察室、藥房……”走進金龍鎮水口村衛生健康服務室包養網,寬敞明亮的功能室、干凈整潔的床鋪、舒適漂亮的座椅,這是一個標準化鄉村衛生室的基本配置。正在看病拿藥的黃大爺連聲稱贊:“以前,一些小病要到鎮衛生院才能看。現在村里的衛生包養室條件好了,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太方便了。感冒發燒這些小病,在村里就可包養金額以治好。”
美好生活,健康先行。全南縣推進城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推動基層包養衛生醫療軟硬件提升,整合優化基層醫療資源,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健康紅利”。為全方位包養網推薦保障人民健康,該縣加速推進縣人民醫院康復大樓(一期)、縣疾控中心大樓、縣人民醫院新建疫情防控集中收治病區(一期)建設,扎實開包養網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實現目標人群“應接盡接”,系統提升疾病預防和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目前,該縣醫療機構業務用房面積增長4.3倍,每千人病床數從包養網單次包養妹3.包養網7張增至5.8張,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比例99.6%,縣域68家定點醫藥包養合約機構醫保報銷包養網站渠道通暢,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同時,該縣加大資金投入,建成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點85個,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養老服務體系,為老人們提供養老服務,提升老人生活品質。(陳海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