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李瑞寧
日前,國家網信辦經核查取證,對“紅杏直播”“蜜桃秀”等1包養網8包養款直播類應用下架并關停。今年年初,估值包養一度達到5億的“光圈直播”被曝融資困難和拖欠員工薪水,目前其官網已無法正包養故事常訪問,APP也無法登陸和使用。
有人被罰下場,有人黯然退場,網絡直播卻并未因此冷場。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44億,已占到網民總體的47.1%,其中體育直播、演唱會直播和真人聊天秀直播的使用率均約20%。
巨大的市場需求包養價格和用戶包養網群體,令不少直播類平臺“火氣正旺”。但細看之下,虛火之癥帶來的隱患不可忽視:一些直播平臺包養網盈利能力匱乏,包養卻為吸引投資不惜刷量造假,營造繁榮假象;有的網絡主播則為追求新奇內容,以低俗內容作為吸包養合約睛手段,大打“擦邊球”,甚至逾越法規底線。網絡直播,亟待對癥下藥“祛虛火”。
數據摻水 商機虛高
“洗牌時間”開啟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中國泛娛樂直播平臺發展盤點報告》顯示,2016年國內泛娛樂直播市場規模達208.3億元,同比增長180.1%,預計國內市場規模在2017年將突破4包養網00億元。龐大的市場規模蘊含著誘人的利潤商機。以包養一個月價錢互聯網公司陌陌為例,在今年3月公布的2016年財報中,直播業務全年營收高達3.769億美元,占比超過68%。
中國傳媒大學王曉紅教授認為:“直播內容本身已包養甜心網直接成為被消費的對象。生活化的直播場景,也給用戶的付費行為增加包養站長了更多的親密感、趣味感包養和連接感。”
用戶打賞,成為當前多數直播平臺的主要盈利模式。數據顯示,收看直播時付費打賞的用戶比例包養網站為21.4%,超過70%的付費包養用戶打賞的主播人數在3人以下。目前占絕大多數的中小直包養妹播平臺用戶積累較為單甜心寶貝包養網薄,在盈利模式上過度依賴用戶打賞,在“看臉色吃飯”的擔憂中,一些入不敷出的直播平包養感情臺難以維系包養,不得不黯然退出。
“輔助上熱門”“特價代刷播放量”“包養故事1元8000人氣”……打開淘寶搜索“直播粉絲”“直播禮物”,搜索結果中不乏各種價位和直播平臺包養網ppt的代刷商品。包養網站網絡直播間中的觀眾數可以造假,連禮物打賞也有“左口袋進右口袋”的把戲。
事實上,為了吸引更多粉絲打賞“輸血”,刷量造假、數據摻水的情況不在少數。據業內人士透露,某移動直播平臺1萬人的直播數據,實際在線人數可能只有250人。“不少天價打賞都是平臺的托,吸引的是跟風打賞、虛榮攀比的粉絲。”
隨包養網dcard著市場競爭加劇,在監管趨緊、投資漸冷的行業環境下,網絡直播難逃從行業引爆到資本追逐再到包養網投資發展放緩、洗牌在即的發展軌跡。專家指出,在經歷甜心花園了2016年的資本熱捧包養管道后,直播行包養甜心網業將通包養網dcard過洗牌開啟市場競爭淘汰,最終留下若干家主流平臺或應用。
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麗認為,傳統的廣告和打賞不會過時,直播未來應該在豐富產品種類和拓展產品鏈等方面發力,從而帶來更多利潤來源,實現可持續的盈利前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