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秀才”育瓜記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一包養心得門戶

作者:

分類:

農歷新年剛過,“瓜秀包養俱樂部才”朱學杰就包養忙得像個“陀螺”。

飛去海南三亞的實驗大棚看袖珍西瓜新品種繁育包養情況,再飛回包養網推薦河南洛陽孟津區,一頭扎進公司實驗室,忙活新品種選育。

別人去趟三亞,提回來的是各種禮物,包養網50歲的老朱帶回來的是他選育的西瓜品種,“這是我心里最金貴的禮物”。

1994年從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朱學杰決心返鄉創業,把研發西瓜新品種當作畢生包養網志向。扎根田間近包養網評價30年,老朱從斯斯文文的大學生“長”成了臉龐粗糙的“瓜秀才”。

憑著過硬技術和豐富經驗,20包養管道06年,老朱創辦了農業科技公司,結合河南、海南、新疆等地四季不同的種植條件,運用“多地四季定向選育法”,10多年間定向選育9代、培育出多個各具包養俱樂部特色的“華晶”袖珍西瓜新品種。該系列品種含糖量高、成熟期早、畝產量大,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躋身西瓜主栽品種第一梯隊。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公司運行過程中,技術品種推廣不佳,招人留才頗為困難。雖然包養甜心網舍不得家鄉故土,但有一陣子,老朱也想過離市場更近些,包養情婦盤算包養留言板去大城市闖闖看。

朱學杰的包養價格ptt煩心事,也是當地黨委政府的操心事。洛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包養網包養網車馬費何偉介紹,洛陽扎實開展農業科技人才引育、高素質農民培育等行動,搭建人才培養基地,出臺引才配套政策,為農業包養網評價農村引才育才提供保障。

朱學杰陸續獲得科研院所對接、人才引育、技術包養網站推廣、稅收土地等方面政策支持。巧借東風,老朱不僅破解了困擾已久的招才難題,還與中包養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西北農林科包養軟體技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籌建了省內領先包養網的分子育種實驗室。

“90后”的包養站長李燕歌是老朱從北京最新引來的科研人才。2022年,在導師推薦下,山東農業大學短期包養果樹學專業畢業的李包養燕歌放棄在北京打拼5年的事業,到洛陽加入包養網VIP了朱學杰團隊,從事生物育種、基因編輯工作。除了人才公寓、政府補包養網貼等包養網站優惠政策,最吸引李燕歌的是老朱鉆研西瓜育包養軟體種的勁頭,和他為農包養網業人才搭建的科研平臺。

經過引才育才,朱學杰團隊吸納了包括李燕歌在包養網內的各類人才12包養妹人,拿下了10多個省市級科研項目,參與制定河南省地方農業標準。公司研發規模也逐步擴大,建成230包養網0平方米的創業創新服務中心、9個日光溫室、18座實驗大棚,以及各類化驗分析室。老朱再也不提到大城市闖蕩這茬事。

招才引智上遂了心意的老朱,并沒有志得意滿。父輩就是瓜農,幫助更多農民吃上、吃飽、吃好農業“這碗飯”是老朱最大的心愿。

走東家串西戶,下瓜田進瓜棚,說西瓜道甜瓜,講技術算收入,天天不離西瓜地,句句都是種瓜經,老朱在農技推廣上下足了功夫。

2020年,朱學杰獲評孟津區首批“帶領技藝傳承好、帶強產業發展好、帶動群眾致富好”的“三好”型鄉土人才。名號雖不大,老朱卻分外珍惜。

“頂著‘三好’型鄉土人才的帽子,不能辜負這份榮譽。”朱學杰主動請纓,利用公司場地承建了鄉土人才驛站,他的手機成了農技交流推廣“微課堂”。3年來,朱學杰及其團隊舉辦各類培訓班23期、技術咨詢服務1萬多次,簽訂服務協議的企業及團隊約200家。

在朱學杰等一批鄉土人才帶動下,袖珍西瓜種植面積在當地突破1.6萬畝,幫助企業和農包養網戶盈利超3億元。“孟津西瓜”作為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已經走出河南,裝進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居民的“果籃子”。(記者韓朝陽)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