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農耕包養女人田園景色。記者鄭宇通訊員劉國云攝(本報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十九大報告對脫貧攻堅提出了新要求:既強調大扶貧格局,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脫貧攻堅,要舉全社會之力。我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全社會共同參與,努力打造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包養網的大包養行情扶貧格局。
其中,專項扶貧重點是實施易地搬遷、整村推進、以工代賑、產業發展、就業促進等;行業扶貧根據部門職責,幫甜心寶貝包養網助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教育文化事業、改善公共衛生和人口甜心寶貝包養網服務管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重視能源和生態環境建設,為扶貧對象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社會扶貧則進一步推進東西扶貧協作、發揮軍隊和武警部隊的作用、廣泛動員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
大扶貧格局怎樣構建?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市扶貧辦及相關部門和區縣。
專項扶貧
財政扶貧包養網推薦資金屢創新高
盡管寒風凜冽,但巫溪縣塘坊鎮雙包養網dcard柏村貧困戶楊世斌仍堅持每隔一天就到屋頂上去打掃。他不是去掃地,而是去給安置在屋頂的太陽能發電板清理灰塵。
楊家屋頂上,3組電池板傾斜布置,占地10多平方米,房檐墻壁上安裝著交流配電箱和電站控制終端。
太陽能發電板每年發電3000多度,能讓老楊掙3000多元,這是他脫貧增收的一項重要收入。
陽光也能變現錢,這是老楊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事。2015年以來,巫溪縣規劃為400多戶貧困戶建造光伏電站,政府每戶補貼1.6萬元,農民自籌0.8萬元,就能保證連續25年、每年3000元左右的穩定收益。
作為一項新興的扶貧產業,光伏發電雖然投入不菲,但因其“細水長流”的特點,依然得到了貧困區縣和貧困群眾的青睞。
市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脫貧攻堅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勞動力培訓、社會公用事業建設、文化提升等諸多方面,需要調動一切包養可以利用的資源,需要進一步強化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以政府為主導的專項扶貧,是扶貧開發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在大扶貧格局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年以來,圍繞攻堅目標,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關于深化脫貧攻堅的意見》和《關于深度貧困鄉(鎮)定點包干脫貧攻堅行動方案》等三個具體工作方案,構建“一文三案”深化脫貧攻堅政策框架。各級各部門圍繞“一文三案”制定工作方案和具體辦法40余個,形成了“1+3+N”深化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全市上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聚焦聚力推進脫貧攻堅。
我市包養管道堅持將新增財力的75%以上用于區縣和基層,并重點向貧困區縣傾斜,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資金需求。數據顯示,2017年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達到47.3億元,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95億元,雙雙創下新高。這些資包養網dcard金直接下達到貧困區縣和貧困村,增強了貧困群包養甜心網眾自我發展能力,拓展收入渠道,一步步改變了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
行業扶貧
各級各部門解囊相助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后,市扶貧辦的角色悄然改變:過去是扶貧行動的直接實施者,現在更多的是組織者和協調者,“我們為其他包養行業部門提供精準的貧困信息,讓他們的扶貧行動更有針對性。”該負責人坦言,行業扶貧關系著老百姓的住房、交通、醫療、教育等,需要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擔當、資源共享、信息互通。
冬閑時節,石柱縣下路街道上進村高興組村民譚正兵真正閑了下來——今年辣椒賣了兩萬多元,讓他的荷包鼓了起來,不再忙于到處打零工。
這是譚正兵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種植玉米、稻谷等農作物,一畝地每年只有千把塊錢的收入,讓他的生活捉襟見肘,包養感情連供兩個孩子上學都困難。
而今,靠著5畝多辣椒,譚正兵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不僅即將摘包養網掉貧困帽,還在辣椒地不遠處建起了一樓一底的新房。
譚正兵這樣的貧困戶是如何享受到產業扶貧的“辣椒紅利”的呢?原來,在市農業產業化協會的牽包養網ppt線搭橋下,石柱遠近聞名的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進來了,上進村近400戶包養網椒包養農,都與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價格和銷路都不愁。
“脫貧,短期靠就業,長期靠產業。”市農業產業化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高瑜品說:“從去年開始,我們就組織發動龍頭企業和會員單位,深入貧困區縣和鄉鎮,開展產業扶貧工作。今年上半年,協會先后組織企業奔赴渝東北和渝東南,簽訂124個合同,總投資額達到46.8億元。”
“以前我們是以個人的力量參與扶貧,充其量就是捐贈一些善款和物資,收效不大。而通過行業協會的組織,才真正從產業角度找到了貧困戶持續增收和企業發展的結合點。”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譚建蘭說。
事實上,不光是農業系統,新一輪脫貧攻堅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都投入到脫貧攻堅戰中:累計安排現代特色效益農業資金19.臺灣包養網1億元,特色產業覆蓋帶包養價格ptt動貧困人口62.7萬人;建成鄉村旅游扶貧村201個,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22家;培訓貧困人口21包養一個月價錢.9萬人,實現轉移就業18.7萬人,針對特殊困難貧困群眾開發公益包養價格性崗位6.5萬個;健全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資助政策,資助貧困學生38萬人次;完善針對貧困人口的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等“五重保障”制度,為貧困人口提供醫療幫扶59萬余人次;強化生態保護與治理,完成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15.39萬人。
社會扶貧
營造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圍
這幾天,看著即將出欄的9頭肥豬,巫溪縣上磺鎮石峰村二組貧困戶羅元美喜不自勝地和重慶日報記者算起了增收賬:“開年的時候就和別人簽包養一個月價錢下了合同,按要求喂的糧食,再過個把月,至少可以拿到兩萬元。”
羅元美所喂養的糧草豬,是渝中區對口幫扶巫溪的一個項目。今年,針對貧困戶產業空虛和勞動力不足的特點,渝中區特地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于巫溪縣建卡貧困戶發展糧包養網草豬和土雞,作為其脫貧增收的主要產業。
“對于貧困戶來說,這些傳統產業項目輕車熟路,上手容易。”渝中區包養管道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經過調研,他們決定在巫溪縣12個鄉鎮24個村實施萬頭糧草豬養殖計劃。
此外,該區建立起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后的后續扶持體系,讓貧困戶沒有后顧之憂,還建成了巫溪縣電子包養甜心網商務產業園和242個鄉鎮電商服包養合約務站,推動當地旅游產品、生態蔬菜、畜禽肉等產品進城。
今年,渝中區對口幫扶巫溪的物資達到3600萬元,而持續多年的結對幫扶,該區援助巫溪的資金達到數億元——但是,與我市龐大的社會扶貧網絡比較包養網起來,這也僅僅是滄海一粟。
這是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上至中央國家機關,下至普通民眾:
東西協作:自2010年以來山東省累計支持我市貧困區縣財政資金5.35億元,實施各類援建項目400多個,為建設我市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揮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中央國家機關定點幫扶:水利部、中央外辦等10個單位對口幫扶包養甜心網我市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2015年以來,10個單位直接投入資金26億元,幫助引進資金16.8億元,引進項目202個;
集團幫扶:18個扶貧集團、498個成員單位對口幫扶18個國家級貧困區縣,2015年以來,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0多億元;
區縣結對幫扶:2007包養甜心網年以來,19個“經濟發達區縣”累計援助“經濟滯后區縣”實物量30多億元;
萬企幫萬村:自兩年前啟動至今,已有1615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了1004個貧困村,投入資金35.6億元。
……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十九包養網大精神,加強頂層設計,主動策劃包裝可持包養續的幫扶合作清單,積極營造承接幫扶的良好環境,打造氛圍良好的大扶貧格局。”市扶貧辦表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