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見習記者 李道忠 段素素 實習生 翟佳峰
入夏以來,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上九戶村的百花谷基地吸引了眾多疆內外網紅前來打卡拍照。遠處群山環繞,色彩斑斕的鮮花爭相開放,陽光不時透過云層照射在花海上,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卷。借著吉木薩爾縣打造“七彩”山區休閑度假旅游的東風,百花谷基地引來游客的同時,也拓寬了當地村民的致富渠道。村民紛紛拿出自家的草莓、大蒜、包養網土豆、酸奶疙瘩、包養軟體海棠果干等來到基地門口銷售。包聯該村的泉子街鎮鎮長閆凱介紹,這一時節剛好很多農產品也下來了,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很受游客喜愛,以前令村民發愁的銷路問題也解決了。
近年來,昌吉州以“凈包養甜心網、綠、美”為目標,集中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一大批像泉子街鎮上九戶這樣的村變干凈、變美,面貌煥然包養站長一新。包養網推薦
推動鄉村生態“強起來”,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沒有“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就難以持續。
抓頂層設計 繪美好藍圖
為保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序推進,昌吉州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五級書記”一起抓,成立了以州委書記、州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出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昌吉州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農村人包養行情居環境整治的意見》及清潔家園、村莊綠化美化包養網站、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包養網車馬費理、“巾幗美麗家園”等專項行動方案,明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保障包養網措施和時間表、路線圖。
在實施過程中,由州委書記謀篇布局,高位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分包養管州領導“周安排、月調度”,不斷包養網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向深入;縣市和鄉鎮黨委書記作為縣鄉兩包養網心得級“一線總指揮”,深入基層一線,解決實際問題;村“第一書記”和黨組織書記作為“一線施工長長期包養”和“村莊清潔長”,組織帶領黨員干部,宣傳發動群眾,抓具體工作落實。
發精準之力 聚群眾之心
記者了解到,昌吉州以縣市為單位編制行政村村莊環境整治規劃方案,重點指導短期包養縣市完成22個州級鄉村振興示范村、18個旅游示范村規劃修編,以點帶面引領全州472個村全面整治、全面提升,實現整體舊貌換新顏。州財政補助、援疆省市援助、縣市配套、鄉鎮和行政村自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體系全面建立,累計投入資金40多億元用于農村公共基礎建設,安排專項資金1.6億元對179個整治示范村建設實施以獎代補。
此外,當地頒布實施《昌吉回族自治州鄉村治理促進條例》《昌吉州城鄉人居環境綠化條例》,所有行政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采取“一事一議”民主決策機制,配備保潔員1731人(專職保潔員996人),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制度體系。
昌吉州通過發放倡議書、宣傳掛歷、入戶宣講,利包養行情用村民代表大會、村民“長期包養說包養網事日”“四議兩公開”、周一升國旗等有利時機擴大宣傳范圍,積極營造“我參與、我光榮、我受包養益包養網”濃厚氛圍,在全州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新局面。
護青山綠水 建美好家園
2016年以來,在昌吉州各地鄉村,隨處可見干部群眾擼起袖子、揮動掃包養條件帚清掃衛生的場景,以“清潔家園”為主題的衛生整治活動在全州70個鄉鎮、472個行政村展開。
據統計,全州共投入人力132.5萬人次,清戶廁5.72萬戶,整理庭院1包養故事2.6萬戶,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05萬噸;清除村內殘垣斷壁6萬余處,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35.6萬噸;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7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鄉村面貌明顯改觀。當地還深入推進垃圾專項治理工作,實現垃圾收儲設施全覆蓋,推廣“戶集、村收、包養網推薦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垃圾分類、減量積分兌換”經驗做法在包養站長全疆推廣;謀劃布局生活污水處理模式,農村生活污水包養網亂排亂放得到管控,各縣市無黑臭水體,農村水環境得到有效治理;發揮婦女力量,深入開展“巾幗美麗家園”創建行動,通過清潔我家、美麗庭院創建、尋找“最美家庭”、巾幗志愿活動等,以庭院“小美”聚合鄉村“大美”;以生態宜居為抓手,昌吉州完成村包養網莊綠化美化達標村472個,造林9952畝,培育發展庭院經濟林示范戶509包養網2戶;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特色旅游,把生態保護路變成增收致富路,包養網把秀美鄉村變成聚寶盆……全州干部群眾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奮力答好“民生答卷”。
“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麗鄉村已經成為昌吉州發展的靚麗底色。”昌吉州政府副秘書長、州鄉村振包養價格ptt興局黨組書包養金額記殷建春說,“今后,昌吉州會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鄉村治理中包養網的主體作用,不斷拓寬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讓農民真正成為包養意思鄉村治理的主包養意思體、鄉村振興的受益者,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