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王”的扶貧緣_中國扶貧在線_S包養app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在中國“建蓮”之鄉——福建省建寧縣,有一名獨愛蓮花的“蓮子王”。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成為如今致力發展建寧特色經濟,年產值上億元的民營企業家;他把小小的蓮子做成大大的產業,20多年來堅持致富不忘鄉親,帶動三千多戶蓮農共同發展;他將捐資助學、扶貧濟困作為自己回報社會應盡的責任,為貧苦學生插上了求學的翅膀。他就是福建包養網文鑫蓮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帥金高。

包養網蓮農交流

    托起未來的希望

年輕、精力充沛,記者第一次見到帥金高時以為認錯了人,在他的臉上,絲毫看不出年滿六十的痕跡,“相由心生,善事做多了,人就會年輕。”建寧縣農業局副局長、農辦主任胡國興開玩笑說,“他可是方圓幾十里的大名人,誰家有個什么事都愛找他。”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家鄉人”“堅持不忘初心,爭當扶貧先鋒”這兩幅掛在文鑫蓮業大門口的對聯,是對帥金高行為的最好詮釋。

帥金高的扶貧情結要追溯到20多年前。九十年代初期,建寧縣雖然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但依然還有包養很多群眾生活不富裕,很多孩子因為家庭貧困上不起學。包養網彼時,文鑫蓮業剛成立,帥金高在并不富裕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每年拿出固定資金資助上不起學的孩子。

自1994年開始,帥金高每年出資3萬元左右,幫助建寧一中里來自邊遠山區鄉鎮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60名初、高中學生。他像親人一樣時刻關心這些學生,每年都到學校看望并送上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勵他們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暑假期間,還到客坊、黃埠、里心等偏遠山村走訪慰問這些貧困家庭,盡力幫助排憂解難,保證學生能安心學習。

2000年,福建省總工會開展“包養金秋助學”活動,帥金高積極響應,主動與省總工會聯系,對貧困學子以每年五六包養網千1元的標準連續資助4年,確保他們能渡過難關。多年來,只要遇到有需要的貧困學子,他都會慷慨解囊。從1994年資助第一個孩子起,帥金高已累計捐資300余萬元,幫助917名貧困生完成了高中、大學學業。

這些學生經常給他寫信,匯報學習情況,表達感激包養之情。一摞摞信件,是點點愛心的匯聚,是絲絲希望的承載,是22年情誼的見證。“帥叔叔,您給我的不僅僅是錢,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動力,您激勵了我學習的積極性,使我考上了重點大學,是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 這是山東大學學生李薇的來信。

2007年,帥金高在北京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受到資助的2名清華大學學子及4名北京大學學子專門去看望了他;每年春節,歸鄉的學子都會不約而同到文鑫蓮業給帥金高拜年。貧困學子所包養網贈的“愛心流芳、華夏盛贊”的牌匾,是對帥金高行為的最大肯定,也成為他將愛心繼續下去的最大動力。

對于公司結對幫扶的濉溪鎮河東、大源兩個村,帥金高承諾:貧困戶子女有考上高中的每人包養網每年給予1200元的學費資助,大學生(二本以上院校)每人每年給予4000-5000元的學費資助,徹底解決貧困戶的后顧之憂,避免了因學致貧。

帥金高還熱心資助社會公益事業,里心幼兒園、建寧懸索橋、溪源鄉引水工程、里心鎮衛生院、里心鎮蘆田村小學、橋梁及村道硬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文鑫蓮業的參與,哪里就有包養帥金高的身影。

帥金高(左二)上門看望聾啞貧困戶朱茂興。

致富路上精準幫

濉溪鎮河東、大源兩個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66人,幫扶的核心在于讓貧困戶擁有持續增收的能力。

為了扶持兩個村的貧困戶發展蓮子種包養網植,公司在大源新建基地1000畝,并作為示范園,對參與示范園建設的農戶采取管理、供種、農資、技術、收購、銷售的“六統一”方式,為貧困戶提供種藕、肥料、農具補貼,請專家舉辦現場培訓或上門指導,提高建蓮品質與產量,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種植、規范化生產的經營模式。

大源村坪上小組貧困戶朱茂興夫妻都是聾啞人,但有勞動能力,公司幫他家在有機蓮子示范園種蓮10畝,扶持補助種苗化肥包養網,送剝殼機等共價值3000多元,并派技術員包養負責指導。2016年平均畝產干蓮90公斤,僅蓮子一項全家總收入達6萬多元,純收入4萬元。大源口小組寧小青患嚴重心臟病,家中缺勞力,在他家已有6畝蓮子的基礎上,公司幫助聯系農信社貸款2.3萬元,購買一臺蓮子自動去膜機,讓他為其他蓮農剝殼去膜,收取加工費,當年除還清貸款外,還凈賺了5000多元,加上6畝蓮子收入,2016年底已達到脫貧標準……對于這些貧困戶,帥金高帶員工上門以高于市場價2-3元/斤的價格收購蓮子,既解決了他們賣蓮子的顧慮,又獲得了高收益,每戶還有1000元的鼓勵金。

2016年,建寧縣共有1540戶參與8個片1.6萬畝的蓮子基地建設,農戶得到各種補貼26.5萬元,其中貧困戶101戶,得到補貼14.5萬元。基地的擴大不僅帶動了周邊鄉親們的發展,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優質蓮子,同時由于種植標準高、長勢好,多片基地成為游客觀花賞景的旅游景點,為“清新花鄉、福源建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發展蓮子,公司根據貧困戶的家庭特點因戶施策,落實增收項目。河東村13戶貧困戶居住在城區邊上,多以種菜或務工為主,公司以750-9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他們60多畝耕地包養集中種蓮,建起了蓮鄉大觀園,成為一個旅游觀光點;扶持8戶種菜14畝,還幫助打通城區市場銷路,實現年收入4.2萬元,戶均增收5000元;解決6名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東風組姜盛松因心臟病做了搭橋包養手術,不能從事重體力活,但有汽車駕駛證,帥金高把他介紹到縣出租車公司開出租車,每月可收入3000元左包養網右,得包養知其女兒在廈門理工大學念大二,帥金高送去4000元學費資助金……

“創業之初,我資金不足,父老鄉親們允許我賒賬,最高時我的欠賬達兩百多萬元,鄉親們多淳樸啊,連欠條都沒要,可以說沒有鄉親們就沒有我的今天,但凡有能力,我就應該回報大家。”據初步統計,2016年文鑫蓮業幫扶的25戶66人,人均增收1500元,其中有10戶、23人已于2016包養年底實現了脫貧。

公司的業務發展到哪里,就堅持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脫貧。不僅僅是建寧縣的兩個村,湖北省洪湖市經濟開發區的蓮農們同樣受益于文鑫蓮業,這里是公司的另一個基地。“帥老板,我們希望你賺錢,這樣我們的蓮子也好賣。”經常有村民這么對帥金高說。

村企共建合作共贏

不論是村包養網脫困還是戶脫貧,村級組織都有無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村干部對本村貧困戶底子清、現狀明、聯系緊、組織易,但在扶貧上缺資金。公司有項目、技術、市場等優勢,卻對貧困戶的情況不清楚。為此,公司先后多次開展調查,把關鍵點放在村企結合上,以實現村企揚長避短、優勢互補。

村企合作既是扶貧攻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包養網,也是促進企業建好包養基地包養網、健康發展的包養網好方式。公司多次請河東、大源兩個村的兩委干部商談,討論制定村集包養體經濟增收計劃,確定辦實事項目、幫助村里包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請部分貧困戶到公司觀摩、座談,增強他們的信心,討論講解幫扶措施。在一系列的努力下,村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過企業推動、產業帶動,幫助村兩委干部理清財源,申報建設項目,爭取建設資金,增強了發展農村經濟的造血功能。不僅使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增加了收入,公司還按蓮產業基地面積對基地建設的組織者——村級給予20元/畝的村集體經濟補助。

隨著基地建設的擴大,帶動了鄉村旅游和農家樂的興起,大源村2016年新增1000畝蓮子,從6月到10月到基地看花賞景的游客數量大幅增加,“鄉村游”、“為荷而來”、“花海騎行”等接連開幕的旅游活動,帶動了美麗鄉村建設,游人多了,農民就業門路更廣了,僅農家樂就增加了5家。

村財政增收了,農村面貌也改善了。包養根據兩個村的實際,公司和鎮村干部積極尋找增收項目,在土地流轉、山地經營、果山承包上挖潛力,河東村有220畝果山,通過招標收入承包費7萬元,包養網大源村爭取生態林補貼4.5萬元。村財政收入增加了,村干部信心也更足了,對美麗鄉村建設更有干勁了。河東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正在規劃城中改造,已選址籌建社區活動中心,實施28.5萬元小農水項目。大源村獲得水利部門總投資166.7萬包養網元的農水項目,完成硬化通村道路1600米,新建水渠1200米以及防洪堤,并通過省扶貧“兩會”爭取到水毀修復資金兩村各10萬元。

村企合作,讓產業發展的凝聚力更強了。更多的貧困戶看到公司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對公司更加信任和支持了,不論是基地的土地流轉,還是參與種植、管理、采收等都更加用心了,公司與基地農戶的聯系更緊密了。

截至目前,文鑫蓮業已累計幫助800多戶貧困戶脫貧,帶動3153戶蓮農發展,以此為示范,輻射帶動周邊及公司建有蓮產業基地的十幾個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2018年底前實現脫貧。

“企業發展的這些年,一步步走過泥巴路、水泥路、柏油路,是黨的政策越來越好,是鄉親們的支持,才讓我走到今天,做人不能忘本,未來,我們會繼續走農業產業化、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帥金高激情滿滿。(包養《中國扶貧》雜包養志供稿 周艷)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