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減貧6萬人 中國唯一仫佬族自治一包養網站比較縣加速脫貧觀察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4年來減貧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綜合進度排名廣西前列,這是我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新近交出的脫貧“成績單”。

面對53%的巖溶面積、石漠化嚴重等惡劣自然條件,羅城縣創新搬遷形式,以全方位包養產業服務打造“不可逆脫貧”,夯實了仫佬族脫貧根基。包養

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村委會干部剛動員搬遷時,45歲的貧困戶羅東賢遲遲下不了決心。他包養留言板一家6口人生活在納翁鄉板陽村深山,靠2畝水田和1畝旱地過生活,羅東賢偶爾外出打零工,日子過得緊巴巴。

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羅東賢也想搬遷,可搬去縣城吃喝都得花錢,“沒技術包養女人、沒土地,一家人不得餓死?”羅東賢心里直打鼓。

和他有一樣想法的仫佬族群眾不在少數。羅城縣位于廣西西北部,“一代廉吏”于成龍曾在此當過知縣。仫佬族人口約1臺灣包養網3萬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1包養妹/3,是廣西深度貧困縣。

縣委書記藍啟章說包養網dcard,為鼓勵貧困農戶移民搬遷,縣里把縣城最大的成龍湖公園用于城區易地扶貧搬遷用地,這是縣城“黃金地段”,位置很好,地形條件不錯,適合搬遷戶生存發展,有利于后續產業扶持。

“搬遷后的生活問題是所有貧困戶最擔心的事。”縣扶貧辦主任黃鎮說,為打消他們的顧包養網心得慮,所有搬進縣城的貧困戶都有三種選擇:一是加入合作社,每年享受一畝獼猴桃65%的產值分紅;二是每戶獲得一間包養感情門面,由政府代付租金包養妹5年;三是在電子廠或周邊企業安排就業,確保每戶至少1人有穩定的就業崗位。

羅東賢選擇了獼猴桃產業發展,他繳納了500元合作社的“入伙金”,年底還能有分紅,平日里去附近打工,每天工錢100元。

“打工加分紅,一年有2萬多元收入,心里踏實多了,生活也比以前好。”羅東賢說。

在羅城縣,易地扶貧搬遷已成為仫佬族貧困包養女人群眾脫貧的重要方式。“縣城有‘仫佬家包養網園’‘鳳凰寨’兩處移民搬遷安置新區,新區配套有學校、市場、醫院等,一些鄉鎮也有移民包養點,全縣已搬遷1萬多人。”縣長潘秋琳說。

藍啟章告訴記者,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去年10月以來全縣易地扶貧搬遷綜合進包養網度排在廣西前列。

包養網幫助貧困戶長出自我發展的“肌體”

擺脫貧困,產業幫扶必不可少,但難點在于,產業發展與瞬息萬變的市場、貧困戶內生動力密切相關。如何讓貧困包養網評價戶長出自我發展的包養網“肌體”?

“要靠全方位的產業服務。”潘秋琳說,羅城在全縣摸底調查貧困戶期盼發展的產業,再根據需求檢測土壤、統一采購苗木,統一調甜心寶貝包養網度。

不同的是,羅城縣將農林、水果、畜牧包養意思等部門技術人員統一集中,對貧困戶產業跟蹤指導。“技術人員發放苗木時現場培訓,并分片長期跟蹤服務。這大幅提高了成功率,夯實了脫包養網推薦貧根基。”羅城縣東門鎮黨委包養書記陸金光說。

“等、靠、要”思想在仫佬族聚居地也不例外。為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縣里對貧困戶產業發展變“給予”為“補助”,“比如種青蒿每畝補助300元,不種則沒有。”納翁鄉民族村黨支部書記歐必勝說,這一方式很有效,大幅提高了貧困戶發展產業包養網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羅城縣不斷創新方式融資,采用PPP模式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潘秋琳介紹,到2019年,全縣所有鄉鎮將實現通二級路,這些基礎設施建成后將成為仫佬山鄉如期脫貧最穩固的保障。

包養網ppt聯網和致富帶頭人成脫貧新動力

為拉近貧困山區與市場的臺灣包養網距離,羅城縣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產業,支持打造“仫佬儂”電商產業園,大量包養軟體仫佬族原生態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售往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

廣西中歐鮮農電子包養網VIP商務有限公包養網VIP司是羅城縣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全縣67個貧困村與公司合作共同種植、銷售農產品。公司總經理羅翠美說:“今年公司已向貧困戶下了20萬羽土雞土鴨的訂單,一些農戶在深山里采到野生木耳,也會主動找公司幫助銷售。”

羅城縣非常重視培育貧困山村的致富帶頭人,要求每個貧困村選出1至2名致富帶頭人,縣扶貧辦專門對他們進行電商知識培訓,讓他們通過互聯網帶動仫佬族貧困群眾加速脫貧。

37歲的村民陳忠平曾在外打拼多年,年收入超過10萬元,可他自愿回到村里,帶領貧困農戶種了500多畝甜心花園的富硒米,規范化種植之外還通過電商培訓與相關企業合作,努力將大米賣向全國。

今年8月,羅城縣組織60名致包養網站富帶頭人到深圳福田包養網區開展培訓,與包養網深圳多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供給合同,各項訂單達13包養管道000多宗,銷售額超300萬元,帶動超過500名貧困戶增收發展,貧困戶戶均增收2500元。

在仫佬族聚居的東門鎮和四把鎮貧困村里,許多群眾對如期脫貧信心十足。“這幾年村里改變很大,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我們有信心又有決心,一定能脫貧!”貧困戶韋忠平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