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愛心人士幫35個貧困學生圓求學夢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一包養網站門戶

作者:

分類:

35個愛心人士幫35個貧困學生圓求學夢

35個愛心人士將7萬元善款交到35個家長手中

35個愛心人士將7萬元善款交到35個家長手中

國學講師的一次善舉

包養管道國學講師的一次善舉

  朋友圈里的愛心傳遞

包養網dcard

  9月14日8時,11輛私家車載著35個愛心人士,從沈陽三臺子統一出發,經過1小時50分的車程來到新民市大柳屯學校。

  10時,35個愛心人士向學校的35個特困學生,每人捐款2000元。當7萬元愛心款交到了包養感情35個家長包養俱樂部的手中時,家長們向來自沈陽的35包養網名愛心捐助者深情鞠躬。

  省內著名國學講師、本次捐贈活動的組織者郭慶斌面對這個包養場面多次潸然淚下。

  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親自參與了這次愛心捐助活動,經過多方采訪了解了這個來自微信朋友圈里的愛心長期包養故事。

  心酸

  貧困孩子交不起校車錢被迫輟學

  新民市大柳屯學校甜心花園校長吳曉春告訴記者,“我們是鄉村學校,有一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雖然是9年義務教育,但是這些貧困家庭僅僅因為拿不起幾百元的校車和午餐的費用,而被迫讓孩子們輟學。這個愛心捐贈來自沈陽國學講師郭慶斌老師的一次善舉。”

  郭慶斌經常在沈陽中小學做傳統文化的包養傳播工作。2包養013年11月,郭慶斌第二次來到新民市大柳屯學校做講座。課程結束后,一個中年婦女和郭慶斌攀談起來。

  這個婦女認真地向郭慶斌尋求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在談話過程中,郭慶斌了解到,這個地區比較貧困。這個婦女打算讓孩子初中畢業后包養網比較就回家打工,原因是拿不起校車和午飯的費用。

  郭慶斌很心酸。“這個學校有35個班級,每班都有這樣包養app的孩子,沒想到這里還有這么多貧困家庭。每人一年的車費和飯費一共才1000多元,這么點錢就難住了家長。”郭慶斌說,“我記下了這個學生所在的班級和名字,包養決定幫助這個貧困的孩子。”

  心甜

  朋友圈發求助信息,兩天募捐7萬元

  郭慶斌決定捐助這個孩子,妻子李美非常贊同丈夫的想法,不但讓丈夫捐助,自己也愿意捐助。李美說:“我們一人幫一個,一人拿2000元。”隨后,在李美宣傳下,她的兩個親戚也愿意捐款。

  得到妻子的贊同,郭慶斌非常喜悅。他在自己的微信里寫了一段很感人的話:“愛的傳遞,感恩有你,尋找愛心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人士。沈陽市某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1—9年級35個班級,有35位學生因家庭困難需要校車費和午餐費,全年每名學生需要2000元。本人不收善款,組織捐款人同去學校,把善款直接交給家長。”

  郭慶斌激動地說:“在隨后的兩天中,我的電話成了熱線。2天時間,朋友圈里有31個人愿意捐款,并同去現場。”

  去年11月末,郭慶斌夫婦和他們朋友圈里臺灣包養網的愛心人士,一共35個沈陽人來到新民市大柳屯學校,將7萬元善款親自交到35個特困學生家長手中。

  心寒

  極個別貧困家庭不知感恩催包養甜心網捐款

  這次捐助后,郭慶斌很欣慰。他和所有捐款者向學校領導和家長承諾,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會有,將一直持續到這些包養網評價孩子高中畢業。

  “大多數家長都特別懂得感恩。春節期間,很多愛心人士拿著錢物再次看望這些貧困學生。雖然長期包養他們貧困,但是他們懂得感恩,有給捐贈者送笨雞蛋的,有給捐贈者送家里沒打藥的蔬菜的……這樣的場面真是讓人感動。”郭慶斌告訴記者。

  可是與之相反的幾個家長卻讓郭慶斌夫婦心寒。

  李美告訴記者,今年7月,我突然接到一個大柳屯學包養網校孩子的電話。這個孩子在電話中說:“你們什么時候還來啊。你們不捐款了,我媽就不讓我上學了。”

  李美說,“還有一個家長打電話說孩子我養不起了,你幫助聯系一下有誰愿意獻愛心的把我家包養網孩子帶走。”

  郭慶斌包養甜心網告訴記者,“還有更讓我寒心的,有3個學生轉學了,轉到了一家私立中學。這樣的學校,就是我們這樣的家庭都覺得費用挺高的。這些家庭根本就不困難。”

  郭慶斌說:“如果這些事要讓其他捐助者知包養網道了,得有多寒心。雖然寒心,我覺得捐款的活動不能停止,很多家庭確實需要幫助,否則孩子就得輟學。”

  心痛

  求家長把錢用在孩子車費飯費上

  為了讓好事繼續做下去且做得更好,9月12日中午,郭慶斌夫婦來到了新民市大柳屯學校,與今年需要捐助的35個家長開了一次特殊的包養談心會。

  郭慶斌深情地對包養管道家長們說:“為何現在想捐款的人越來越少了,是因為他們心寒了。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是知道感恩的。可是,我知包養合約道去年包養網車馬費有的家長得到捐款后將孩子轉到私立學校去,有的家長得到捐款后又找到學校要求免車費和午餐費,有的家長要求愛心人士撫養他們的孩子……”

包養網

  郭慶包養斌含淚說:“我們這35個捐助者沒有大款,沒有大官,也都是普通的百姓。我不要求大家回報我們,只要求大家把錢一定用在孩子的車費和飯費上,給孩子一個尊重,給捐資者一個尊重。”

  9月14日,郭慶斌在接受記者采包養網訪時說:“這次組織捐款,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也為個別家長的行為而心痛。但是我和朋友圈里的朋友們一定會讓愛心延續下去,這里的孩子太需要幫助了。”

  9月1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的被捐助家庭都將一份特殊的禮物包養網dcard回贈給捐助者:一個白色的塑料袋里有一些香菜和白糖。

  郭慶斌告訴記者:“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這是”香甜之意”包養妹,這是受捐者愛的回饋。”

 包養網 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吳強 文并攝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