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寫
玩具陪伴的童年
11月15日零時20分,ICU病房里監控儀上的劃出一條直線,京京的生命在2歲11個月畫上句點。纏繞孩子全身的繃帶得以松綁,被松綁的,還有那落入90℃熱水桶后持續不斷的疼痛。
11月6日,通州臺湖鎮尖垡村,京京不慎落入自家洗衣店的熱水桶中,全身92%重度燒傷。9天搶救,三次手術,84萬余元的社會捐款,沒能留住這個小生命。搶救的日子里,母親蔣夢(化名)深深自責,她后悔沒有看護好孩子,甚至對當初應不應做洗衣店生意產生懷疑。父親吳華亮更多時候沉默不語,手里握著兒子一直想要的悠悠球。
最后的禮物
昨日凌晨,京當醫生宣布京京死亡時,蔣夢一倒,躺在了地上,吳包養網華亮發白的臉上,做不出任何表情。
整個下午,吳華亮都坐在豐臺醫院殯葬處的辦公室,手里一直攥著送給孩子的最后的禮物——一個金色悠悠球、一個紅色悠悠球。
在京京住進ICU時,吳華亮每次探視都問京包養軟體京:“京京,你要悠悠球嗎?”京京都會眨眨眼表示想要。
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悠悠球,京京磨著爸爸買了一個,有一次玩時,不小心砸到腦袋。擔心危險,蔣夢把悠悠球扔到了房頂上。京京給媽媽說好話,“我長大了,不會再被砸著頭了。”
還有一個多月京京才滿三周歲,豐臺醫院沒有適合京京的衣服。吳華亮跑了兩次,給京京買了一件棉服、一件牛仔藍褲子、一頂橙色帽子。按照北京的老風俗,離世之人不宜穿帶扣子和拉鏈的衣服。
吳華亮第二次出去給京京買棉衣,但沒有找到沒有拉鏈的,最后買一把剪刀——吳華亮一點一點剪掉了拉鏈,希望孩子在另一個世界平安。
下午五點多,死亡證明送到,京京可以臺灣包養網辦理包養站長火葬手續了。去太平間送京京最后一程,京京爸爸跪在京京靈柩前泣不成聲:“寶寶,我對不起你。”
安家在北京
“我們不做生意了!孩子,我們回家。”失去京京后,蔣夢一遍遍地哭喊自責。
2003年,吳氏夫婦從湖南老家先后來到北京,一年后,女兒的出生給他們帶來在北京安家的希望。在電梯公司畫了7年圖紙后,吳華亮和妻子在通州開了一家洗衣店。2011年,兒子出生,為了紀念和這個城市的關聯,夫婦包養網倆給兒子取名京京。
兩人每天的生活從忙碌開始。蔣夢一睜眼就要和工人們一起洗床單被罩,收拾家務、照顧孩子、給工人做包養網飯。吳華亮則在搬運工、司機和洗衣店老板三重角色中轉換。
蔣夢累得喘不過氣時,曾把1歲半的京京送進村里一家幼兒園,成為園里最小的學生,“因太小、抵抗力差”,兩次住院后退學,被父母接回了家。
待在家里,京京很給媽媽省心。姐姐一上學,沒有玩伴的他,獨自在家,騎著他最愛的小車,從院子一頭騎到另一頭。
鄰居阿蘭印象中臺灣包養網,蔣夢幾乎忙得沒有時間給孩子買衣服,“有時托我給孩子買雙襪子。”
今年4月,阿蘭帶著京京去游樂場,這是他第一次去游樂場,“在沙坑里,孩子把大玩具讓給其他小朋友,他拿著只能裝一點沙土的小貓玩具,玩得高興。”
阿蘭有時也勸蔣夢,別忙得過了包養軟體頭。阿蘭記得,打京京出生后,吳家夫婦從未回過老家,“三個月前,孩子爺爺奶奶來北京看病,才第一次見到孫子,沒想到也是最后一次。”
11月6日,吳華亮一早把女兒送去學校,匆忙帶著父母去城里看病。上午10點多,蔣夢像往常一樣,洗了一大堆被罩后,開始給工人做飯,總是一個人玩的京京消失在她的視野里包養app。
過早懂事愛分享
去游樂場是京京為數不多包養行情的一次出遠門。在此之前,京京與北京相連的生活空間僅有尖垡村。
阿蘭家搬走前,她的兒子程程是京京除了姐姐外僅有的伙伴。小家伙一個人穿過馬路,去對面找程程玩時,忙碌的蔣夢會在臨出門前叮囑孩子“小心車”。
程程并不是他失去的第一位小伙伴,之前,還有一位曾和他一起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回老家讀書了。
程程搬走后,京京的活動范圍基本上局限在家里。玩具、游戲、動畫片,成了他的新伙伴。女大生包養俱樂部
京京住院期間,10歲的姐姐從沙發下掏出弟弟的玩具,積木、小雞啄米、幼兒語言學習機。
孤獨似乎“培養”出京京對大人分外的熱情和體貼。一個月前,阿蘭回去探望蔣夢,帶了孩子最愛的零食,京京挑出棒棒糖,拿給車間里的工人吃。他總“親疏有別”,會最先把棒棒糖遞給平時給他買零食的阿姨。
他不僅會給忙碌的媽媽捏肩揉背,阿蘭伸出腿逗他,“姨腿疼。”小不點立馬跑過來,小手在阿蘭的腿上捏來捏去。
寒意逾深,冬天越來越近,京京的生日在即。蔣夢老早盤算著,“今年一定得給孩子個大蛋糕。”去年生日,京京感染肺炎,醫院里的兩歲生日沒有蛋糕。懂事的京京摟著蔣夢,“媽媽,我只要一個小蛋糕就可以了包養網。”
“還有女兒和雙親,無論如何,生活都要過下去。”吳華亮在殯儀館望著窗外,手里把京京的悠悠球打了個蝴蝶結,生活甜心花園的寄托轉移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兒身上,“還是希望她在北京讀中學,這里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
■ 追包養甜心網訪
父親簽同意書轉捐剩余善款
11月8日,為了救助2歲燙傷男童京京,新京報與公益組織北京天使媽媽基金會取得聯系,在天使媽媽、新浪公益和騰訊樂捐等公益組織的幫助下,為京京捐款的愛心平臺陸續成立。
昨晚,天使媽媽基金會發布聲明包養網公示稱,截至15日下午17時,天使媽媽為京京在各平臺總計籌集包養網心得善款708128.68元。包養情婦經孩子家人和新聞媒體以及天使媽媽現場協商,天使媽媽基金會將結清京京在醫院期間的所有治療費用和喪葬費用。孩子家長個人接收的約20多萬善包養網單次款由家人自行安排使用。
天使媽媽基金會負責人沈利說,昨日早上開始,有很多網友聯系到天使媽媽,表示對剩余善款的關注。
昨日下午,京京的爸爸吳先生與天使媽媽公益組織燒傷項目負責人李延見包養面。他決定,除去京京的治療費用26萬余元外,愿意將剩下的捐款用作天使媽媽“烙印天使”項目,專門用于救助燒燙傷兒童。李延承諾,基金會將支付京京的治療費用和火葬費用。
李延介紹,由于京京離世對吳先生打擊太大,吳先生不希望以京京名義成立專項基金,“孩子父親對于京京的離世很難過,不愿用這種方式讓孩子被提起。”她說。但京京爸爸同意將剩余善款救治有燒燙傷情況的兒童,并簽署了《同意書》供基金會存檔。
此外,昨日上午,天使媽媽基金會救助京京的三個平臺天使媽媽官網、新浪微公益、騰訊樂捐均關閉。
【捐贈公示】
截至昨日上午10時49分,新浪平臺收到55814元
截至10時57分,騰訊樂捐收到271357.76元
截至10時40分,天使媽媽官網收到19851元
截至11時,天使媽媽工行賬號收到19750元
截至11月14日思源平臺收到341354.92元
合計籌款708128,68元
京京的最后9天
●2014年11月6日
10時,跌入熱水桶中。11時40分,送入北京朝陽急診搶救中心進行氣管切開手術
●2014年11月8日
接受消痂手術和植皮包養手術,60%壞死組織被清除
●2014年11月9日
已能進食,網上捐款平臺正式上線
●2014年11月10日
狀態平穩,演員張國立為京京捐款10萬元
●2014年11月11日
接受第二次消痂手術和植皮,接受異種皮覆蓋術
●2014年11月12日
出現呼吸困難,醫院立刻采取急救措施,并為其插上呼吸機
●2014年11月13日
肺部感染加重,第三次消痂手術被取消,仍能進食酸奶
●2014年11月14日
生命體征指標下降,感染高危期
●2014年11月15日
0時20分,創面感染引發休克,臟器功能衰竭,宣告死亡
■ 釋疑
此前,曾發生過患兒離世后捐款去向不明的事件,引發愛心人士質疑。據公益人士介紹包養網,一般來說,受益人去世后,公益界常用的方式是將剩余善款轉捐給同類型需要救助的孩子,包養也會有一定額度的捐款給孩子的父母。
包養網受益人離世善款怎么用?
慣用做法是轉捐給同類型求助者
天使媽媽基金會負責人沈利介紹,根據天使媽媽基金的規定,基金賬號的剩余捐款,將用于患同類病癥孩子的救助,當捐款金額超過50萬元時,可成立專項基金。
沈利表示包養網,經過京京父親同意,京京余下善款將以京京名義用作天使媽包養網媽“烙印天使”項目的成立小項目基金,去幫助經濟困難家庭中有同樣燒燙傷情況的孩子。
此外,患兒在求助時會填一份表格,表包養網格中有一條提及多余捐款轉捐救治其他患兒。如果剩余善款不在基金賬號,而在受助者手中,他們建議受助者家長把剩余善款奉獻出來,轉給其他患兒。以上皆取決于對方的自覺和自愿。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介紹,受益人去世后,公益界常用的剩余款項處理方式是轉捐。“轉捐同類型需要救助的孩子,也會有一定額度的捐款給孩子父母。”
剩余善款所有權歸誰?
律師:受益人原則上不能改,募捐前應說明短期包養“轉捐”
此前,天使媽媽救助過的“大肚女孩”善款去向曾備受關注。據媒體報道,“大肚女孩”胡云星身高僅1米,但腰圍有1.08米,確診為“布加氏綜合征”。針對善款的管理,其父親不愿把錢交給基金管理,擔心萬一基金匯款時間慢了,病情被耽誤。天使媽媽則表示,他們一直呼吁善款都能捐往第三方平臺,以確保透明使用。
捐給公益機構的剩余善款到底屬于誰?北京市力珉律師事務所麻增偉表示,應該考慮捐款人的意見。他認為,公益性贈與合同的受益人原則上不能更改,合同目的也是為了讓受益人使用捐款資金。但如果受益人直系親屬同意簽署文件,在受益人逝世后將剩余捐款轉捐,文件肯定具備法律效力。不過捐贈行包養為本身包括捐款人的意愿,捐款人的意見應該考慮進去。建議公益組織在號召社會大眾捐款時,明確公示若捐助的受益人離世,捐款將轉捐其他困難人士。
目前我國與慈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最根本的還是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制度上加以規范和完善。
如何監管剩余善款使用?
捐款人可在網站查使用明細;包養第三方平臺將監督
天使媽媽基金會表示,之前為京京捐款的社會愛心人士,可以通過天使媽媽官網和新浪微博官方認證“天使媽媽財務”的微博,來關注余下善款的使用情況和明細。
騰包養俱樂部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介紹,作為非公募組織的第三方平臺,他們負責監督類似天使媽媽基金會等公募機構的捐款流程,要求他們出示款項票據,并及時在第三方網絡平臺上公布項目進展。對于發布不及時的公募機構,會剝奪其公募權利,對每個公益項目的甜心寶貝包養網發展情況都要實時追蹤。此外,如果有捐款人強烈要求退捐,也可以向捐款的公募機構提出,公募機構如果接受,第三方平臺會在網上進行公示。
采寫/新京報記者 劉珍妮 侯潤芳凌晨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侯潤芳王嘉寧
編輯:王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