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日起,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新疆段開始全面啟動動車聯調聯試,這標志著新疆長達1776公里的首條高鐵進入通車倒計時。新疆首條高鐵開通后,烏魯木齊到蘭州的時間將由16小時縮短至9小時左右,到北京的時間也將比目前壓縮一半左右。當地旅游局一名官員認為,高鐵開通意味著“新疆不再是邊疆”。
全面啟動聯調聯試
3包養網ppt日上午9時30分包養站長,擔負新疆首條高鐵檢測任務的綜合檢測列車緩緩駛出位于烏魯木齊市西郊的烏魯木齊動包養網車運用所,正式投入到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聯調聯試工作中。
此次檢測車要運行的,是烏魯木齊南站到鄯善北站約300公里的路段。“列車將在不同的運行速度下,對包養全線各包養女人系統進包養網比較行綜合測試。”烏魯木齊動車運用所所長尹鵬飛說。
據介紹,用于此次聯調包養網評價聯試的綜合檢測列車,實際上就是一輛高包養網鐵動車,但是內部經過改造,加裝了許多檢測設備,使之能夠在高速運行的同時,收集、檢測供變電、通信、探傷、自然災害影響等各種包養網數據,從而驗包養網證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是否達到設計速度運行的要求。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聯調聯試項目總工程師付連著說:“高鐵聯調聯試就是高鐵在靜態驗收合格之后,通過監測列車對全線的性能、狀態和系統間的匹配關系進行檢測、驗證和優化,最終使各子系統和整體系統達到設計要求。”
檢測車時速達275千米
10時左右,在平緩駛過烏魯木齊南站后,檢測車開始提速,最終達到每小時275千米,列長期包養車運行安靜平穩始終如一。
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的設計運行時速達到每包養網VIP小時250包養千米,比目前疆內運行速度為每小時120-140千米的特快列車提速一倍以上。全線開通運營并與國內其他鐵路網接軌后,烏魯木齊到蘭州的時間將由目前的16小時縮短至9小時左右,到北京的時間也將比目前壓縮一半左右。
據介紹,新線開通后,老蘭新線專職貨運,第二雙線專職運行高速旅客列車。也就是說,客貨運輸能力都將提升一倍左右。
“高鐵讓新疆不包養網比較再是邊疆。”自治區旅游局國內旅游促進處處長李文慶分析,高鐵包養打破了礦產、棉花、瓜果等物資的運輸瓶頸,旅客進疆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也都將大大降低。
□揭秘
動姐層層選拔司機124:1
作為新疆的第一條高速鐵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在硬件上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配套“軟件”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動車服務人員——“動姐”,一個高挑柔美的身姿、一套中國紅的包養裙裝、一抹燦爛的微笑,帶給乘客們的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動姐”祖麗胡瑪·吐爾遜說,她們經過層層選拔,才來到動車上工作。“我們的包養工作就是盡自己所能,為乘客們提供細致熱情的服包養感情務。這是我們新疆第一輛動車,同時自己又是新疆首批‘動姐’,我包養俱樂部感到非常高興。”
不難想象,新疆“本土”動車司機的選拔更為嚴格。新疆包養甜心網維吾爾族第一代動車包養網站司機阿地·吐爾地坦言,他經過124:1的“淘汰賽”,又經過國內專門培訓機構的學習,并通過考試,最終取得動車駕駛證。“作為一名鐵路工作者,看到高科技的鐵路交通工具來到新疆,我非常高興。并且我能成為新疆第一代動車司機,感到自豪,家里人也為我自豪”。
穿過四大風區
列車運行沿線,很少看到茫茫戈壁的景象——或是混凝土澆筑,或用特制鋼板,軌道兩側豎立起三四米高的“防風墻”,將列車裹在了“襁褓”之中。
“在新疆跑火車,最需要擔心的就是大風。”烏魯木齊鐵包養路局宣傳部工作人員李包養網推薦東升說,“最厲害的風可以一下把火車掀翻。”
據介紹,新疆段線路要穿越三十里風區、達坂城風區、百里風區及煙墩風區四大風區,還有氣候炎熱的吐魯番“火焰山”地區,在相對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行車,是此次聯調聯試的重點。
四大風區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鐵路風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部分區段年均大于8級大風的天氣達到208天,最大時速60米/秒,相當于17級風。
防風三大法寶
“蘭新第二雙線防風,包養我們有‘三大法寶’。”蘭新鐵路新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拉有玉介紹,在普通戈壁路段,根據不同區域風力、風向、頻率、地形及線路條件,因地制宜建設了鋼筋混凝土擋風墻;在124座橋梁路段,安裝了由不同尺寸的H形鋼柱和開孔波形鋼板組成的擋風屏;在風力包養網最為強勁的百里風區包養核心地帶,則是在路基上拼裝了一座“地上隧道”——長1.2公里的防風明洞。
“710公里長的新疆段,有防風工程的路段就長達462公里,占線路總長的65%。這些防風工程技術的運用在我國高速鐵路建設中尚屬首次,規模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拉有玉說。
據了解,由于防風工程的保護,在風速不大于每秒30米的情況下(約11級),蘭新鐵路第二包養網評價雙線高速列車可包養行情以200-2包養50公里的時速運行,在風速不大于每秒40米的情況下(約13級)能以120公里時速運行。在百里風區,設置防風包養俱樂部工程后可能出現的停輪天數由5包養0-60天減至10包養網天左右。
據人民網新華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