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電商工作成效顯著:人才培育S包養心得和精準扶貧雙管齊下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吳華是從貴州安龍——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走出來包養的年輕包養人。2009年,他大學畢業進入世界500強公司工作。從實習生到公司小領導,只用了兩年時間。正準備和對象結婚時,他意外發現自己得了白血病。

回到縣城,他欠了幾十萬元的債。他說:“在團組織的幫助下,我創業初期的項目就是打造電子商務平臺。”說是電商平臺,那時候他們只有3個人,店鋪也僅有80平方米。如今,他建起了網場縣域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總建筑面積達4600平方米,形成了“互聯網+農特產品”進城、工業產品下鄉的縣域農村電商新模式。

自2015年4月團中央聯合商務部印發《關于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通知》以來,全國共青團組織在青年電商工作中突出人才培育和精準扶貧兩條工作主線,取得顯著成效。團中央書記處高度重視青年電商和脫貧攻堅工作,第一書記秦宜智、書記處書記汪鴻雁多次調研青年電商工作。秦宜智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調研時指示:“要抓住電子商務這一重點,幫助創業青年對接電商企業,加強對創業青年的電子商務技能培訓,推動農村青年電商站點建設。”秦宜智還專門批示:“發展農村電商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一定要扎實抓好、堅持抓好。”

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梁均達對此深有感觸,他們摒棄了以往“普惠式”培訓的方式,分專業、類別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提高項目的盈利能力。近幾年,開展了“百萬農民學電腦”“返鄉學子電商培訓班”“農村青年電商領頭雁培訓班”等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需求的培訓班超過300場。

在電商人才培育方面,各地團組織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建立工作體系,通過技能培訓、金融支持、領創建站點、跟蹤服務等途徑,重點培養依托電子商務發展的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以及各級涉農創業青年協會組織成員,計劃5年時間培養100萬青年電商人才;二是做好價值引領,引導青年電商人才遵守誠信經營、遵紀守法的社會公德,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實現自己創業夢的同時,感恩社會,帶動周邊人共同致富;三是抓好技能培訓,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及供銷系統開展合作,實施青年電商人才培訓項目,截至2016年1包養1月,共培訓青年電商人才120余萬人次;四是推進青年電商孵化,大力推進青年創業示范園區建設,在全國范圍內考核命名77個青年創業示范園區和眾多青年互聯網創業示范點,努力培育青年創業主體包養,引導青年創業創新。2016年,在第三屆“創青春”大賽中共有3.7萬個電商創業相關項目參賽;五是建立青年電商創業組織,籌備建立中國青年電商聯盟,集中吸納電商行業精英、電包養商企業高管、電商創業者、高校及研究院等電商領域專家,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六是做好跟蹤服務,包養網聯合農業、包養網商務部門以及各級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通過設立協會會員專館、開展專題展銷活動等,打造農村青年電商網絡展銷平臺或網絡集市,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降低倉儲配包養網送成本,為農村青年電商提供溝通交流平臺,培育創業典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通過培育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推動青年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助力農業發展、農村改革和脫貧攻堅。”一位來自基層的團干說。

在電商精準扶貧方面,2016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團中央等16個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電商精準扶貧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將電商扶貧納入脫貧攻堅總體部署,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

2013年12月,來自陜西省武功縣的80后馮維,帶著4個人在自家客廳開始了創業。這兩年,他將當地傳統的手工老粗布改造成時尚品牌,帶動了當地傳統紡織手工業的發展。“我選擇從一家百度官網店鋪開始我的小生意,分別在京東、天貓、亞馬遜上銷售。”他介紹,目前已經帶動500多人就業,并包養網且將這種合作社的模式復制包養到了別的貧困縣。

全國團組織積極推動青年電商發展與脫貧包養攻堅相結合,引導、鼓勵并支持貧困地區青年通過發展電子商務脫貧致富。一是重點關注832個國家級貧包養網困縣青年電商知識的普及、技能的培訓,培育電商意識。鼓勵引導大學生、青年農民工返鄉包養網創業,通過青年電商帶動就業,實現脫貧致富。整合政府、社會資源,針對貧困縣開展電商扶貧的實際條件和迫切需求,推進電商基礎設施建包養設,幫助貧困縣電商對接市場。二是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掛職干部作用。今年8月,團中央聯合銀監會下發了包養《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選派銀行業金融機構優秀青年干部到縣級團委掛職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2016年掛職干部派出工作要實現對國定貧困縣的全覆蓋。要結合共青團助力扶貧攻堅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充分發揮掛職干部優勢,協調有關部門通過設立發展基金、貸款貼息、稅費減免等方式,為青年電子商務創業提供支持。

團組織培養的青年電商人才對于帶動貧困地區發展具有牽動作用。包養網一是吸引并留住青年。當前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往往都是“386199”部隊,人才的缺失嚴重制約著貧困地區的長遠發展,而農村電商的發展縮小了信息鴻溝,為青年創業就業、謀求個人發展提供了路徑和平臺,有助于吸引大學生、務工青年等年輕人返回并留在農村,形成一支高素質致富帶頭人包養隊伍,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人力基礎和保障。二是增強脫貧的可持續性。脫貧攻堅不僅要讓貧困地區成功脫貧,還要避免返貧,產業發展是增收致富的關鍵。青年電商通過農產品上行,可以把農村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從而真正讓農民富裕,讓農業經營有效益可持續,推動貧困地區的長遠發展。

全國各級團組織還通過開展農村青年包養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計劃、大學生返鄉創業行包養網動、“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業行動”、脫貧攻堅青春建功行動和在青年電商領域加強團組織建設等舉措實施整體聯動,推動青年電商工作深入發展。

包養網著工作的扎實推進,各地青年電商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在團中央駐靈丘扶貧工作隊的協調對接下,靈丘縣與“阿姨幫”簽署勞動力轉移戰略包養網合作協議,開展勞務培訓、家政服包養務就業等方面合作。團中央聯合京東集團設立電商扶貧專區,幫助20多個貧困包養網縣售賣產品。

包養浙江團組織深化推進“百園千點”工程,以各類青年創業園區和創業示范點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青年眾創空間建設,引導建立全方位、階梯型的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在全省范圍內考核命名100個青年創業園區和包養網1000個青年互聯網創業示范點,努力培育青年創業主體,引導青年創業創新。團麗水市委以如何讓農包養網特產品“賣出去”、讓網創青年“富起來”為抓手,全力打造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逐步形成“淘寶+協會+公司+農戶”的“遂昌模式”和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創業的“北山模式”。陜西團省委與阿里巴巴開展聚劃算陜西青年農產品電商創業專題展,3天幫助20家青年電商銷售達768萬元。團廣東省委聯合京東集團開設廣東青年扶貧館,為農村青年產品上包養網包養線提供免費入館展示、農產品分級、網店建設、營銷管理、品牌培育、物包養流方案及首期產品公益眾籌等線上“包養網一站式”服務。廣東團組織還充分發揮廣東省電子商務起步早、體量大的優勢,在服務農村青年電商扶貧上做好供應商、助推者和領路人三種角色,有力推動了“互聯網+精準扶貧”工作。

據阿里研究院有關數據,該平臺的新農人群體已經超過100萬人,在其注冊的鄉村賣家達到77萬家;京東的農村推廣員招募已經超過12萬人;其他各家電商下鄉建立的站點也有10多萬個,吸引著大量的青年回流農村。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章正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