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平利:一包養網站比較在鄉村振興中創造品質生活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天空澄碧,遠山含黛,茶香和風來,正月的蔣家坪茶園格外清香迷人。“我們依托特色包養網產業,走茶旅融合之路,讓茶區變景區包養網、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2月8日,站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蔣家坪村青翠的茶園里,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寇清新向記者介紹,2022年10月,平利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正努力在鄉村振興中為群眾創造品質生活。

創新機制

“綠樹紅花種包養網屋前,道路整潔美包養網評價農家”,說起白果樹溝的變化,廣佛鎮塘坊村黨支部書記羅文豐喜笑顏開包養。誰能想到,短短30多天時間,村子就從過去“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灰”變成了“如詩如畫,人見人愛”。在干群同心奮戰的30多天中,塘坊村白果樹溝拆除破舊圈廁8個,改建小菜園5個、小花園7個、小果園8個、安裝路燈20盞,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

2022年4月20日,平利縣在廣佛鎮塘坊村召開鄉甜心花園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現場會,學習推廣“塘坊白果”經驗。平利縣每月在不同鎮不同示范村召開現場會的做法,掀起了各鎮抓點示范、比學趕超高潮。如今,蔣家坪、儒林堡等一大批有特色有亮點的村成了示范村。

平利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縣始于2021年。在那年的平利縣第十七次黨代會上,縣里作出全面建設陜西鄉村振興示范縣的戰略部署。

390天,平利從建設陜西鄉村振興示范縣到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得益于機制包養甜心網創新,建立了上下貫通、一抓到底的領導體制,夯實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包養。在縱向上,平利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選調干部甜心寶貝包養網集中辦公,縣鎮兩級書記每月召開專題會,研究推包養女人進重點工作。在橫向上,平利出臺創建鄉包養妹村振興示范縣方案,整合相關部門組建10個專班,全面實行“紅包養黃綠”掛包養妹圖作戰。從四大班子領導率先垂范到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工作隊隊員走進農戶,平利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心貼心了解百姓冷暖,實打實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縣。

因茶興業

從正月初一開始,蔣家坪村就游人如織,游客游茶山、賞美景。去年蔣家坪村不僅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還獲得“中國美麗休閑包養故事鄉村”稱號。在這里,綠水青包養網心得山正逐漸變成金山銀山,茶農致富的路子更寬。

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母親采茶,父親制茶,我在網包養網上賣茶。”蔣家坪村茶農沈小燕說,這幾年清明節前后是全包養網評價家最忙的日子,“靠著10畝茶園,全家的日子越過包養一個月價錢越美好!”

蔣家坪村共有茶園2750畝包養網評價,村里186戶群眾已通過茶葉脫貧致富。不僅如此,蔣家坪村的茶葉還帶動了包養網周邊鄉村務工,從蔣家坪村嫁包養到馬安山村的村民陳桂英,每到春天都帶著村民來蔣家坪茶園務工,清明包養甜心網前后每天采茶就能掙100多塊錢。

蔣家坪村是平利縣“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縮影。近年來,平利縣累計建成茶園和絞股藍基地25萬畝,連續三年躋身中國茶業百強縣,2022年又被批準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平利縣有10萬多人從事與茶相關產業,基本實現“人均一畝園、戶均一萬元”的目標,茶業成了平利縣鄉村振興的首位產業。

共建共享

2月7日清包養網晨,蒙溪街村村民宋立琴早早起來清掃院落,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與大包養金額門上懸掛著的“五美庭院”牌子相互映照。興隆鎮干部吳桐介紹:“蒙溪街村實施網包養一個月價錢格化管理,全村273戶分成8個網格36個互助小組,每個小組6戶到8戶,通過民主推選互助小組長,在小組長帶領下開展‘五美包養庭院’建設、糾紛調解等工作。”

“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網’中留,以網格之智賦能鄉村之治。”平利縣委政法甜心寶貝包養網委干部張婷介紹,“平利共建設一級網格152個,二級網格482個,三級網格1445個,平利縣大小事務均可在網格內一網通辦。2022年,平利在網格內完成調解糾紛、代辦等事項28162件,讓小糾紛就地化解,把小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十二五”以來,平利縣有近10萬人包養網口搬遷到新居,一大批“農民”變成了“居民”。這些搬遷新居民由于管理難、生活融入難、就業增收難,產生了大量矛盾糾紛。針對這些問題,平利縣圍繞搬包養感情遷群眾“安居樂業”做文章,讓群臺灣包養網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以“小切口”打開“大局面”,以“小舉措”撬動“大革新”。錦屏社區黨支部書記江慧麗說:“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這個做法讓1000多戶4000多名群眾先后從11個包養村搬遷到錦屏社區。”錦屏社區先后引進電子元件、毛絨玩具、手套加工、鞋襪生產等社區工廠,幫助社區居民穩定就業;社區還以小菜園、小庫房、小管家、小市場、小公墓等“十小工程”為切入點,以宜居、宜業、宜養的環境和惠民、利民、便民的服務措施保障搬遷群包養眾融入新社區、過上新生活。(張哲浩 李潔 熊榮軍)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