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來了扶貧“省城隊”S包養網站比較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再過七八天,等硬包養化路面過包養網了保養期,就能跑機動包養包養網了”,身著迷彩服的范惠聲說,“這可是咱班列村歷史上第一條水泥路!”班列村地處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來鄉,冬日晴好,記者包養網一行出縣城在山路上繞了近兩小時才到。司機包養衛師傅介紹,以前雨季時這車進不來村!勐來鄉鄉長靳濤插話:“路鋪好那天立冬,班列人心里卻跟春天來了一樣,虧了范處長他們。”

“范處長”包養網他們遠道而來,是云南省物價局派的駐村工作隊。省物價局一共6個處室,派了7個人,包養范惠聲是收費管理處處長。滄源是國家級貧困縣,班列村是建檔立卡貧困村,阿佤山上來了扶貧“省城隊”,源自云南的扶貧動員:今年全省派出7000多支駐村工作隊,平包養網包養均每個貧困村5名隊員。

雨季包養“出門基本靠走”,修路是班列村民們最期盼的事。“靳鄉長的一只鞋永遠留在了路基底下”,范惠聲笑談:一次靳濤夜里忙完從班列返鄉,路上被陷入泥濘的拖拉機堵住了,等大家把拖拉機拖出來,他的一只鞋埋在泥巴里包養網不見包養了。

公路通,百業興。云南省物價局連續兩年為班列村共協調了上千萬項目款,加上其他投入,班列村收到投資近1800萬元。以前村上一支包養網像樣的工程隊都沒有,如今村上施工隊有10多支。今年,包養村里將完成機耕路50包養網公里。易地扶貧搬包養網遷的房子封頂了,為村里旅游做準備的“佤山人家”客棧修起來了,烘干包養核桃、魔芋的設備拉來了,供村民打歌的小廣場建好了。范惠聲說:包養網“最重要的是群眾的思想變了,對班列充滿希望。”

班列村有10個村民小組534戶,包養218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90戶,1036人。“看包養出什么問題沒有?”范惠聲考起記者。“貧困戶家人口相包養對較少啊”,記者答。“對了!”范惠聲分析說,有的貧困人口“轉城”了,但人還在村里;有的孩子還沒上戶口。他還說,佤族是“直過民族”,還有“原始共產主義思想”,養的豬過年就分著吃了,很少包養網有“商品豬”。他一個勁感慨:“‘邊境民族落后地區’以前常掛在嘴邊,到這里體會才真切!”

記者提議到隊員宿舍看看,范包養網惠聲面露難色。原來,一間十來平方米的村委會辦公室,擠下三張鐵架子床和簡易衣櫥,像鄉村中學的學生宿舍。隊員有三個軍人出身,兩個女同志,家里各有各的難處,但沒人退縮。男隊員還可以到村民家“蹭洗澡”,女隊員就包養網麻煩了。范惠聲笑言:“我們把軍人作包養網風也帶進村了,楊尚強每天起床在村里跑步,如今他哪天不跑,村民還不適應了。”

工作隊在村包養里開伙食,特意請貧困戶家里的佤族婦女來做飯,每人每月發工資1000元。隊包養員教她們做番茄炒蛋、麻婆豆腐,還蒸起了饅頭。“為村里發展旅游招待外地游客做準備”,范包養惠聲道出了小心思,“她們已經辦了健康證,還學會了記賬、鋪床疊被、擺桌子。”

臨走,范處長拉記者到村內一截硬化的“連心路”走了走。修這條路時,工作隊員和村民們到河里撿來鵝卵石,在路面上拼出“六畜興旺”中六畜的圖案,拼出了包養網佤族圖騰葫蘆,一枚“黨徽”鄭重其事地拼在了最前面。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