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一包養經驗寧對口扶貧協作20年啟示錄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一種脫貧決心昭示未來——新起點上再出發,建立精準幫扶機制,助推寧夏打贏脫貧攻堅戰

包養網

綠色山梁、新蓋紅色磚瓦房、開滿紫花的成片胡麻、孩子們在村廣場上玩耍……當記者來包養到固原市隆德縣趙樓村,欣欣向榮的氣息撲面而來。

19年前,習近平同志曾率福建代表團到此考察。在74歲老支書趙效杰的記憶里,當年村里景象是這樣的:路包養網也沒有,橋也沒有,十年九旱,喝著堿水,到處是土包養網坯房……

如今趙樓村已發生了巨變,村里包養價格有了3家農民產業合作社、自來水入戶、互聯網進村,這包養網ppt個六盤山下的老村子將在全縣率先脫貧銷號。“原來忙活一年手里也難有活錢,現在人均收入達6700元。”趙效杰自豪地說。

趙樓村舊貌換新顏,正是多年來閩寧扶貧協作成果的一個生動包養網寫照。

寧夏如今正在向昔日的“世界級長期包養貧困”告別: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包養金額等化已達到全國中等水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5年前的101.5萬人下降到5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5.6%下包養降到14.5%。

新起點,再出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包養網期的扶貧工作始終關切包養在心,強調包養網“健全東西包養網部協作、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機制,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積極性。包養”“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包養網。”

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今年包養條件1月舉包養妹行誓師大會,承諾按照三年集中攻堅、兩年鞏固提高的要求,使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到2020年達到1萬元以上。

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說:“我們將舉全區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深化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一步推包養動閩寧兩省區雙向互助,實現從扶貧走向共贏的轉變,把對口扶貧協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在新的起點上發揮互補優勢,實現全方位合作共贏成為兩省區高度包養網dcard一致的共識,并已付諸實施。全新的對口協作藍圖正在鋪展——

包養甜心網過創新幫扶機制,向鄉鎮和行政村拓展,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延伸,包養使每一個貧困群眾都能得到結對幫扶;

建立精準對接機制,把福建的幫扶資金和項目精準引入貧困包養甜心網村、貧困包養戶,形成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包養女人

拓展協作空間,借助“一帶包養一個月價錢一路”建設,以福建自貿區和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共同開拓中亞、中東等國際市場;

……

新高度,再攀登——

7月3日,我國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地區最長高速公路隧道——近10公里的六盤山隧道正式通車包養條件,以往車輛經過六盤山要一個多包養網小時,如今僅需10余分鐘。

繼2009年廈航開通銀川—福州航線、實現了兩地空中直航之后,如今兩地正在洽談廈航開通固原的航線。

“西海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轉型升包養網級的歷史關口,也應向世界敞開大門!”廈門援助包養網寧夏涇源縣掛職干部葉捷頻包養網說,“西海固地區風景優美,我們抓住這里設有高原機場的優勢,積極和廈航溝通,目前航線開通事宜已處于準備階段。”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位于固原的六盤山,是紅軍當年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從此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如今,“閩寧模式”正掀開全新一頁,福建寧夏兩省區對口協作不斷匯聚新的智慧與包養網力量,在六盤山下奏響脫貧攻堅的澎湃樂章。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