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評
郭美美,這個因“紅會”事件一夜成名的網絡“炫富女”,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7月9日,她因涉嫌在巴西世界杯期間賭球,被北京警方采取強制措施。7月14日被依法刑事拘留。隨即,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了她自供“以‘商演’為名從事性交易”“以賭博的名義詐騙”等罪狀,輿論對這個舊紅人生出的新新聞,報以了最熱烈的關注。
別忽略了郭美美的“圈內人”
和郭美美性交易、參與賭局的人,是否被我們忽略了?找到他們,也許甜心寶貝包養網能揭開郭美美之所以成為郭美美的原因。
不費吹灰之力,郭美美又一次站在了各大網站新聞排行榜的前列。與她相關的各種傳聞,又一次甚囂塵上,網絡及論壇的跟包養網評和吐槽,更是一浪高過一浪。足見人們對郭美美結局的關注和等待,從來沒有冷卻過。這與桃色與八卦無關,卻與道義的最終走向有關——人們對郭美美一直以逍遙姿態快樂而恣意生活,并時不時跳出來刺激包養一下公眾渴望公平的神經,心有不甘。
通過媒體公布的信息,人們逐漸看到一個與自己想象的陰暗生活狀態有直接聯系的郭美美。這個曾經用滿臉不屑的笑容嘲諷過千萬個良知者的小女孩,美包養管道艷鮮亮的外表背后居然有那么多令人不堪的事情——無休止的奢侈淫靡生活,令人發指的賺錢方式,令人嘆息的價值觀。向人們展示的,是一個紙醉金迷,卻又墮落的人生風景,而這種生態,在我們社會的某個領域,卻是一種常態。它像浸入水源地的毒螺,于無聲處,向整個社會灌注著毒汁。這些人,包括把包養當成生存方式的歌手或主持人,把毒品當成娛樂方式的影星,把賭博當成盈利和消遣方式的富翁名媛,還有將包養網推薦獵艷與買春當成雅好的包養網高官巨賈……這樣的人和事包養網,因始作俑者多為在社會中包養網有影響者,而使得眾人對社會的認知發生包養網推薦迷失,令無知者引為時尚加以效仿,令有知者嗟嘆世風日下,令整個社會空氣為之毒化。
當然,將這種結果的原因歸咎于郭美美這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如同將把整個大海的水變黑之責歸包養網咎于一只小烏賊包養網一樣,是既不現實,也不公平的。真正應該搞清楚的,是構成這個格局的種種內外在元素。以郭案為例,那些在郭美美賭窩中一擲千金的“有實力有名望的人”,那些一擲數十萬一親芳澤的風流客,那些包養網以“商演”為名介紹賣春的演出機包養網構,那些在郭美美成名包養甜心網之后“再貴也要和她上床”的人,那些為了讓郭美美成名,編織出無數個“熱點”和“炒點”的高手們,他們究竟是誰?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郭美美的“圈內人”都到哪兒去包養網了?
這些看似被忽視的細節里,也許隱藏著的,就是郭美美之所以成為郭美美的原因。
□曾穎(作家)
誰成就了“壞女孩”郭美美
普通的大眾,聯手商業公司、公關公司、部分媒體,在消費她的炫富過程中,培養起了極其低端的惡包養網趣味,讓“壞女孩”漸漸長大。
哪個時代、包養哪個社會都不缺乏郭美美這樣離經叛道的“壞女孩”。略薩為壞女孩寫過小說《壞女孩的惡作劇》,德萊塞為壞女孩寫過傳記《嘉莉妹妹》,梅艷芳甚至有首歌就叫作“壞女孩”。可關鍵是,像郭美美這樣顛覆了大眾道德觀、價值觀,甚包養至顛覆百年紅會形象的“壞女孩”現實中并不多見。她似乎是“壞透了”的典范。
可問題是,她并包養網沒有因為這一系列舉動而受到輿論的譴責,相反,她成了網絡紅人,成了變相揭露紅包養網推薦會問題的“女俠”,她參加的商演越來越多,有賭球公司找其代言,包養甚至連“接客”包養妹的價位都在水漲船高包養。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到底是誰給了郭美美這樣的壞女孩生存的土包養網壤呢?是不是公眾一窩蜂而上地對郭美美的圍觀,才幫助她實現了依靠惡名聲獲取利益。
這些年,有著類包養網推薦似郭美美經歷的女孩不在少數,一路走來,一路將她們的丑陋展現給公眾,可她們非但沒有被大眾所唾棄,相反,依靠網絡形成的巨大“惡名聲”而爆得大名,繼而將名氣轉化為資源、金錢與利包養價格ptt益。
因此,我們不得不問一句,在郭美美變壞的過程中,誰最有責任?
在郭美美變壞的過包養金額程中,那些不斷請她們商演的演藝公司、公關公司責任重大。不請郭美美參加商演,無疑就不會有人去給她捧臭腳,形成眼球經濟,自然她也就不可能興風作浪。當然,在這些壞女孩“變壞”的過程中,也有部分媒體的責任。
在這些離經叛道的“壞女孩”身上,哪見道德領域的譴責與唾棄?我們看到的卻是鎂包養網光燈的追逐與聚焦,是不斷地上頭條,高價的出場費、代言費,是遠赴大洋彼岸的光鮮生活。似乎“壞女孩”們一旦獲得利益、成功,就可以將她們不擇手段上位包養價格的過去洗白。于是不少人在一邊消費這些“壞女孩”們的新聞,一邊發出的卻是羨慕與慨嘆。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國,“壞女孩”萊溫斯基因為插足“第一家庭”,這些年來活得像過街老鼠一樣,而我們的“壞女孩”們卻活得揚眉吐氣,名利包養網VIP雙收——這并不是我們這個社會變得寬容的表現,而是我們道德領域撕裂、是非界限模糊的典型體現。
將郭美美變壞的,并不僅僅是她那個看上去罪行累累的家庭,而是一些普通的大眾,聯手商業公司、公關公司、部分媒體,在消費她的炫包養行情富過程中包養網評價,培養起了極其低端的惡趣味,才令她在泥潭中如魚得水地游了這么久。
□陳小二(媒體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