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梧州訊(記者/梁乾勝 通訊員/李捷)2月16日包養上午包養網,梧州市龍圩區龍圩鎮四合村“魚鴨混養”養殖基地,32包養歲的農民“創客包養網”鐘柱光帶著村民在選鴨苗,準備開始新一輪的養殖。
“包養我現在帶著鄉親們一起創業,感覺渾身都是勁。”鐘柱光一邊忙著選鴨苗,一邊告訴記者包養。前幾年,鐘柱包養網光選擇了返鄉創業,通過“現包養代科技+生態農業”的模式,流轉了村里20畝土地,辦起了“魚鴨混養”基地,養殖麻鴨達到1萬只,養魚畝產達到1000—1500斤。包養
在四合村,鐘柱光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為村民所津津樂道。如今,在龍圩區像農民“創客”鐘柱光的故事還有包養網不少。近年來,龍圩區涌現出600多名農民包養網“創客”,帶動1包養網2000名農民年均增收4320萬元。
為破解村級集體經濟資金和項目難整合包養、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近年來,包養網龍圩區在村級集體經濟產業鏈上打造“創客空間”,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建立培育“農民創客”成長機制,為鄉村振興賦能,取得良好成效。
搭建創業服務平臺。該區整合中央、自治區脫貧攻堅銜接資金和中央、自治區集體經濟專項基金包養,依托創建集體經濟包養產業街和項目示范帶、示范點,設立“創客空間”。為返鄉創業大學生、種養大戶、退役回鄉軍人、返鄉創業農民工等提供經驗、技術、資金、市場等服務,將村級集體經濟包養網項目劃分為12個“創客網格”,鼓勵600多名“農民包養創客”以主動申報方式包養網認領村級集包養網體經濟項目,按照扣除成本溢價部分歸創客所得,對創業資金大、科技含量高的“創客網格”實行管理費減免和“創客基金”兜底,以降低創業成本,保障長效運轉。包養網
構建“農民創客”成長機制。該區實行“導師+基地+創客”一站式跟蹤包養網培養包養模式包養,安排中科院士、高校教授等作為導師,聯系指導80個創包養客基地,幫帶600多名農民“創客”。該區去年共開設創客講堂、創客大賽等特色活動35場,指導解決農產品冷藏、分裝、運營、創客資金申領等困難50件次,為創客提供約10億元涉農貸包養款,推動天太農產包養網品冷鏈庫項目、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項目、糧食包養烘干倉儲項目等70多個村集體項目包養網落地投產,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保障村集體年平均分紅5萬元以包養網上。
據統計,去年龍圩區7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同比增長11.53%,所有行政村村集體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