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藏:強隊伍查線索嚴督辦
西藏自治區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包養攻堅任務艱巨繁重。西包養藏各級紀委自覺把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放到脫貧攻堅大局中謀劃部署,著力提升發現問題能力,確保扶貧領域違紀問題核查清楚、處置到位。
到群眾中去:拓寬扶貧領域問題線索來源
西藏全區人口320余萬,相當于內地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這里民風淳樸,長期以來,紀檢機關受理的信訪舉報件較之內地省市要少許多。
沒有舉報不代表沒有問題。西藏各級紀檢機關下沉工作力量,堅持走村入戶,到群眾中訪民意、察實情。
7月24日至28日,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擁軍率隊深入那曲地區及其所轄聶榮縣、索縣、比如縣、巴青縣、嘉黎縣和部分鄉鎮等高海拔地區,就扶貧領域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導調研,實地檢查工作開展情況,深入貧困戶家中察看實情。
在自治區紀委的指導推動、引領示范下,基層紀檢干部走出機關、走出辦公室,把包養網工作做到田野、牧區,做包養網到群眾家中。在監督檢查中就發現,一個縣在落實教育脫貧政策工作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共93人,發放資助資金78.5萬元,其中錯報12人包養、多發資金2.3萬元,識別不精準45人、包養網錯發37.9萬元;在易地搬遷工作中,隨意變通政策,已實施的易地包養搬遷建房全是就地改造或就近搬遷,有的群眾符合搬遷條件卻沒有被列為搬遷對象,而有的群眾不符合搬遷條件卻被列為搬遷對象,該縣所轄10個鄉鎮的扶貧專干在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中責任心不強,導致出現諸多紕漏,存在多錄、少錄、錯錄等問題,共涉及70名黨員干部,對其中28名主要責任人立案審查,其他人分別進行約談和誡勉談話。
加強基層紀檢機關建設:提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養網
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如果發現不及時、處理不到位,就會嚴重影響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基層紀檢機關和紀檢干部能不能跟上包養網形勢任務的發展,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核查處置到位,是自治區紀委領導班子始終高度關注的問題。
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王瑞田坦言,黨的十八大以前,西藏自治區很多縣級紀委工作人員不到10人,有的多年沒有查辦過一起案件,有的紀檢干部甚至連執紀審查的基本程序都不知包養道包養網。在這種情況下,盡快加強基層紀檢機關建設、提升基層紀檢干部的履職能力,是自治區紀委必須包養完成的緊迫任務。
2包養015年10月,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基層紀檢機關建設的意見》,對全區基層包養紀檢機關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提出硬性要求。自治區紀委狠抓落實、強力推動,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全區74個縣級紀委監督執紀機構從之前的17個增至171個,人員力量從之前的370名增加到975名;696個鄉(鎮、街道)全部單設紀委、單獨掛牌,配備包養紀委書記、紀檢專干,人員總數從之前的1包養62名增加到2000余名,301個鄉(鎮、包養街道)增配專職紀委副書記。
與此同時,西藏自治區紀委下大力氣加強對基層紀檢干部的培訓。截至目前,全區縣鄉紀委書記已全部輪訓一遍,新進紀檢干部“培訓全覆蓋”工作也在有包養網包養網序推進之中。在培訓中,特別突出了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相關內容,邀請扶貧、民政、發改、財政、審計等部包養網門的有關同志對紀檢干部進行輔導,包養網講授扶貧領域涉及的專業知識,著力提升紀檢干部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
加強督查督辦:激包養網發各級紀委的責任擔當
今年2月,自治區紀委對“零審查”的9個縣(區)紀委書記進行約談,督促其克服坐等問題線索上包養網門的思想,主動到群眾中包養去收集扶包養貧領域的問題線索。截包養網至目前,已經有3個縣摘掉了“零審查”的帽子。
為加強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的管理,由自治區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包養牽頭,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領域的所有問題線索及其辦結情況進行了梳理排查,統一登記造冊,建立工作臺賬,共梳理排查問題線索821件。同時建立月報制度,各地市紀委、自治區紀委各派駐紀檢組每月25日前向自治區紀委上報涉及扶貧領域的問題線索清單及辦結情況;自治區紀委逐一進行審核,對應當問責而未問責的,采取下發問責建包養網議書等形式,要求進行問責。各級紀委也參照自治區紀委的做法,建立健全案件數據庫和辦結案件臺賬,做到情況明、數字準、包養底數清、工作實。
同時,西藏還強化扶貧領域重點問題線索督辦,建立自治區、地市、包養網縣(區)三級督辦工作臺賬,對交辦的問題線索,逐案明確辦理部門、責任人和辦理時限;對調查進展緩慢或處理不到位的,由上級紀委通過函詢、約談、通報等方式進行督辦;對職責范圍內應受理未受理、已處理但未解決到位,工作走過場、應付了事的,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