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開麥”唱響農甜心寶貝臺包養網文旅融合故事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紫陽縣向陽鎮半畝茶園,手工制茶能手齊聚一堂,向游客展示紫陽毛尖的手工制茶過程。 鄭曉包養網 虎 攝

陜西安康紫陽縣位于秦巴山區的懷抱中,悠悠茶香彌漫千年,古老的茶馬古道訴說包養網 著往昔商貿的繁榮。

近期,一系列“開麥吧!茶鄉”茶文旅融合活動在這里舉辦。從搖滾之夜與傳統山歌的碰撞,到“一包養網 日茶農”的沉浸式體驗;從電商直播的流量爆發,到全產業鏈的經濟躍升,紫包養 陽用創新與實踐證明——鄉土特色不僅能“出圈”,還能催生帶動區域發展的蝴蝶效應。

采茶大嬸、炒茶大叔一展風采

3月至6月底,紫陽縣整合紫陽富硒茶、紫陽民歌、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舉辦“開麥吧!茶鄉”茶文旅系列活動,17個鎮分別組建1支代表隊競演,吸引八方來客探尋茶鄉的獨特魅力。

包養

活動的最大亮點就是讓普通群眾成為舞臺主角,采茶大嬸、炒茶大叔、包養 賣橘大爺放下手中的農具走上舞臺,將田間勞作轉化為藝術創作,用樸實的表演展現真實的鄉村生活。農具成了道具,采茶舞包養網 步充滿著生活氣息,山歌與說唱的結合更是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為了讓活動包養網 傳播得更廣,紫陽縣充分發動民間力量,村民拿起手機包養 自拍活動中的精彩瞬間,形成傳播鏈;與此同時,電商直播直通賽事現場,將活動的熱鬧氛圍實時傳遞給全國觀眾。

“紫陽茶吸的是漢江霧,飲的是富硒泉,春天的第一口鮮,現在點擊包養 屏幕就能帶回家!”城關鎮茶農宋曉霞包養網 的直播間里,剛炒制的手工茶半小時就售罄了。白天她是采茶好手,夜晚化身帶貨達人。“縣里的電商培訓真管用,3天賣完半個月的量!”宋曉霞樂呵呵地說。據統計,自包養網 春茶上市以來,紫陽縣線上銷售額超6000萬元。

“沒想到活動這么火,新客戶增加了差不包養網 多有兩倍。”城關鎮益品源茶業負責人唐必彩介紹,活動期間她的企業推出的定制禮盒被搶購一空。

從一片茶葉到“體驗經濟”

“開麥吧包養網 !茶鄉”的火爆,帶動了紫陽茶產業鏈的壯包養網 大。在煥古鎮大連村,伴隨著大量游客的到來,茶農袁光發的12畝茶園成為熱門打卡地。

“這春茶金貴得很,芽尖采得越早,錢袋鼓得越快!”袁光發指著他家的茶園笑著說,僅包養 是春茶一季,12畝茶園就能帶來10余萬元收包養網 入。今年開園僅一周,鮮包養 葉收入就超7萬元。

紫陽共有26萬畝富硒茶,茶文旅融合受益的不僅包養 是茶農的竹簍,當地的秀美風光和鄉土文化也借著活動聲名遠播。

在茶歌縈繞的貢茶小鎮煥古鎮,茶人張小包養 磊將傳統茶廠改造成前店后園的沉浸式體驗空間,客房推窗便是涌動的包養 茶浪,創新推出的“跟著茶農去采茶”活動,讓游客化身“一日茶農”,深度體驗小鎮的茶文化魅力。張小磊算了一筆賬,3天營收超3萬元,游客住下來后不僅購買茶葉,還會帶動周邊消費。

如今,紫陽縣28家茶包養 宿如珍珠般散落茶山,串聯起包養 “采茶制茶+非遺體驗+山居康養”的金鏈條,成為茶農增收新引擎。僅清明假期,紫陽縣就接待游客14.44萬人次,同比增長101%,游客總花費6500萬元,同比增長97%;縣內酒店、民宿入住率達100%,夜市、農家樂日均營業額較平日翻兩番。

從節會“流量”到茶鄉“留量”

“這里既有山水詩意,又有煙火人間。”西安游客賀念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著紫陽夜市上的見聞,經營戶忙得不亦樂乎,砂鍋、紫陽蒸盆子等特色美食攤位前人頭攢動。

紫陽縣并未將活動局限于短期熱度,而是通過系包養網 統性服務與政策保障,推動“流量”轉化為“留量”,推出“5+3+2”服務體系:免費喝茶、停車等5項惠民措施,提升交通接駁、志愿服務、市場監管3類服務,嚴格執行餐飲住宿不漲價、外包養網 地車輛首包養網 違不罰包養 兩項承諾。縣文旅部包養網門積極推動,包養網 將漢調二黃、紫陽民歌等特色非遺項目融入舞臺劇、茶藝表演中,在文化傳承傳播中增強游客的旅游獲得感。游客王女士感慨:“茶鄉美、特色足,每個紫陽人都像包養 朋友一樣熱情!”

記者從紫陽縣委宣傳部了解到,接下來,紫陽將借助這一場全民參與、共享的鄉土文化盛宴,進一步凸顯“茶鄉”IP、激活消費市場,為紫陽縣域經濟高質包養網 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本報記者 秦 毅 通訊員 鄭曉虎)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