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條變“金條” 村民脫貧致富_中國扶貧在線_甜心一包養網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提取洋芋淀粉、配料打芡、放入漏條機、過涼水……大通回包養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三角包養網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洋芋粉條便出鍋了。

2020年12月29日,三角城村委會院子里,包養網整齊晾放著一排排洋芋粉條。洋芋粉條,是青海人必備的包養合約美食,是遠在省外的青海人對家鄉的念想。

為自產的洋芋粉條忙碌奔波

2020年12月29日上午,達坂山下的三角城村銀裝素裹,走在村道上,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遠遠望去,山腳下,包養甜心網一股熱氣從一間廠房不斷涌出。

循著熱氣的方向包養一個月價錢走去,十幾名工人在熱氣籠罩的廠房里各自忙碌。有的在打芡,有的往漏條機放凝固的淀粉,包養金額有的在給粉條“沖涼”,大家各司其職。

粉條廠有十幾名員工,從廠長到工人都是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村民。雖然從未經營過粉條廠,包養網評價但大家一條心,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干部都會出謀劃策。

村民伊雙梅是粉條廠的工人,臨近中午,包養俱樂部她準備給大家做飯。伊雙梅家有老人生病,是村里的建檔立卡戶,雖然經過包養意思一家人的努力,已經在2018年年底脫貧,但她依然很努力。

“一天能賺100元錢,還能照看家。”從去年10月開始,村里就忙著籌辦開粉條廠的事情,從收購洋芋到粉條廠的建成,伊雙梅一直參與,她很看好粉條廠的未來。

曹守林是青海省有色第二地質勘查院派駐三角城村的第一書記。這些日子他忙著幫村里的洋芋粉條找銷路,還忙著為訂購粉條的客戶送粉條。

說到粉條廠,被推選為生產廠長的王生豪底氣十足。“雖然以前沒制作過粉條,但我了解制作粉條的程序,大家推薦我當廠長,我也沒推辭。”王生豪包養甜心網每天起早貪黑,認真負責,他相信自己能把這包養俱樂部項工作做好。

村民從粉條廠“獲利”

從冷庫拿出來的粉包養app條暫時存放在村委會,村民張世財負責晾曬,同時負責將粉條打捆包裝。

60歲的張世財曾是村里的會計,粉條廠建成之初,他被村民和村兩委推薦為粉條廠的財務人員。從去年10月開始,村民和包養村兩委班子成員就到鄰村或者田間地頭收購洋芋。

粉條廠發展至今,張世財算了一筆賬,“收購洋芋的價格是1斤4毛錢。8斤洋芋能打出1斤淀粉,1斤淀粉能出1斤粉條,按照市場價,1斤洋芋粉條售價包養站長8元。所以1斤粉條的洋芋基礎成本約3.2元。”

與此同時,張世財也悄悄給自己算了一筆賬。他在粉條廠干活,一天的工資是100元,從10月到12月,他賺了近8000元。

“粉條廠的工作不累,每天上午9點上班,下午四五點就能下班,工作比較輕松。”說到這,張世財臉上滿是笑容。

曹守林說,村里統計了一下,從粉條廠籌備至今,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70余名村民在粉條廠就業,截至目前,包養網站務工支出已達12萬元。

將自然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19年年末,縣上讓我包養網VIP們計劃村里來年集體經濟的項目,大家開始集思廣益。”說到建粉條廠的初衷,曹守林娓娓道來。

每到冬季,開車往返于西寧和向化的路上,曹守林經常看到坐落在農戶家的手工洋芋粉條小作坊內擠滿了人。有些人是去加工洋芋粉條,有些人是去包養網心得購買粉條,小作坊內的人氣在冬季一天比一包養管道天旺。

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景象,曹守林特意到小作坊做了市場調查。他這才知道,青海農民家家戶戶都有的洋芋粉條,竟然還賣到了省外。

曹守林突然有了想法包養甜心網:三角城村的洋芋產量高,淀粉含量高,每年還有大批的菜商到田間地包養頭收購洋芋,既然洋芋粉條賣得這么好,我們又有天然的優勢,為什么不轉化為經濟優勢。

于是,曹守林與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商量后,從網上查找建粉包養條廠需要的設備,了解粉條加工的流程,隨后便開始行動了。

在向化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項目立項申請、可行性報包養告、運行機制等如期開展,做好項目方案后,縣上包養金額一致通過。項目總投資58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專項資金480萬元,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各出50萬元中央財政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

招工人、收購洋芋、建地窖、建粉條廠、裝過磅秤……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村民,大家不敢漏掉任何一個環節,辦廠期間,雖然也出現了不少困難,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

希望更多人品嘗到青海味道

包養2020年12月11日,包養網這一天是讓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村民無比激動的一天,這天是粉條加工廠第一天生產粉條的日子。

粉條剛出鍋,曹守林就拍照發到了朋友圈。果然,帶著農家氣息的美食吸引了很多人,不斷有人向他訂購粉條。忙完工作后,曹守林不是在銷包養網售村里的包養網粉條,就是開著車趕去送粉條的路上。

曹守林介紹,項目所得的收益會按照5比3比2的方式分配。其中,收益的50%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收益的30%用于村集體改善人居包養網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等公益事業及設立村級保潔員、護路員等包養軟體公益崗位包養網的相關合理開支,通過合理勞動增加收入;收益的20%用于各村補助遭遇重大災害的家庭、殘疾人、低保兜底戶、慰問困難群眾等。

曹守林表包養示,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關鍵,粉條廠是兩個村500多戶農戶的心血,他希望更多人吃到他們生產的洋芋粉條,品嘗到濃濃的家鄉味道。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