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一包養網河南羅山:易地扶貧搬遷戶迎來幸福生活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網鄭州10月29日電 “政府幫助我們搬出偏遠農村,蓋了新房子,建起蘑菇大棚、有長期包養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真包養網包養挪出‘窮窩’,走上了致富路。”日前,通過易地搬遷包養妹脫貧致富的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高店鄉村民汪從新說。

“快看看我的香菇長得多好。”在保持恒溫的大棚里,一根根食用菌培育菌棒整齊地碼放在柱子上,很多已經撐開“傘蓋”的蘑菇包養爭先恐后地鉆出菌包養網棒,為辛勤勞動的村民撐包養故事起了“致富傘”。

汪從新家是羅山縣高店鄉王灣村的貧困戶,2016年在政府的幫扶下,易地搬遷到了羅山縣易地扶貧搬遷四個安置點之一的高店鄉東街包養價格社區。搬遷前,祖祖輩輩都是守著自家的幾十畝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1994年,汪從新的母親患上了肺結核,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那時的汪從新只有18歲。母親去世后汪從新選擇去部隊服役,退伍后到廣州打工,工資每個月只有700元,還要寄回老家貼補家用。而汪從新的弟弟因小時候發生意外落下了殘疾,因此照顧弟弟包養網評價的重擔也落在了他的肩包養行情膀上。由于在廣州生活的壓力太大,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2017年,汪從新決定回到包養軟體家鄉尋找就業機會。

2018年,汪從新在幫扶人的幫助下申請到扶貧貸款,用這筆貸款種起了香菇。目前,產業發展不錯,不但自己帶頭富了起來,還通過聘請包養其他貧困村民到基地干活達到帶貧脫貧的目的。

汪從新說包養網評價:“只要勤勞肯干,小小蘑菇就能為家人撐起大大的扶貧傘,我現在的技術已經很成熟,如果有資金的話我還會繼續擴大規模,成立公司。希望能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甜心花園年47歲的汪連梅也是一位易地搬遷來的貧困戶,包養故事搬遷后,下肢殘包養網疾的她臺灣包養網在精包養管道準幫扶的幫助下,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工作,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汪連梅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以前沒有收入,就種了幾畝地,房子還是一個土坯房,只要一下雨就會漏水,路上都是泥巴,現在在家門口工包養網單次作一個月能拿個2000多元,還住進了新房子,這地方就像一個大社區,包養網生活條件不比城里差。現在生活有了保障,至少一家人生活不用愁吃穿了。”汪連梅笑著說。

因病致貧的陳安宏家也是該社區里的包養甜心網一戶,2003年,34歲的陳安宏長期包養在建筑工地打工時,被倒塌的磚墻砸傷,造成高位截癱,喪失了勞動力和生活能力。而看病治療和長年服藥又讓這個家庭陷入極度貧困中。2016年,陳安宏一家搬遷到該社區,在幫扶人包養網的幫助下,陳安宏的妻子隗仁秀在小區旁邊的普航電子廠扶貧車間務工,每個月收入2000元,包養管道可以包養軟體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家里,這是隗仁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許多人像汪從新包養網心得、汪連包養合約梅、陳安宏一樣從農村的破土房搬進了集中安置區,并在附近找到包養網站了新的就業增收門路,昔日包養貧困戶一躍成了脫包養站長貧致富先包養軟體進戶。

走進羅山縣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老人們在公園里休閑,孩子們在玩包養耍嬉戲,處處體現著溫馨、和諧、活力的氛圍,搬遷群眾的幸福感都寫在了臉上。(吳彥飛 劉禮凱 胡曉笛)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