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2月27日,武威市統計局發布《武威市“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引進建設年夜氣淨化及水淨化防治系統,生涯渣滓、污泥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系統及設備,智能電網輸變電設備等項目。支撐發展煙氣脫硫脫硝、防塵除塵技術裝備,推進煙氣綜合處理一體化、高壓靜電除塵器、濕式靜電除塵器、揚塵管理設備等技術及裝備的產業化。推動渣滓無害化處置及資源綜合應用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推進制造業向綠色化發展。
原文如下:
武威市“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
制造業是經濟的命脈、富平易近強市的基礎,是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晉陞的戰略重點,是配合富饒的產業基礎。“十三五”期間,我市安身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嚴重機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造,戰勝晦氣原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制造業發展穩中求進,獲得了必定成績。面向“十四五”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疾速發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制造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反動和產業變革正推動制造業加快升級。我們必須搶抓機遇,應對挑戰,主動對接國家和全省制造業發展新戰略,機會休息了。午睡時,她做了一個夢。強化制造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感化,推動生產方法周全綠色轉型,產業布局周全集聚優化。
依照市委、市當局總體安排,根據《武威市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甘肅省“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等規劃和文件精力,結合發展實際,特制訂《武威市“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本《規劃》以2020年為基準年,規劃刻日為2021—2025年,規劃范圍為市行政轄區范圍。本《規劃》是武威市“十四五”重點專業規劃,指導今后五年(2021—2025)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為認真貫徹落實《武威市包養妹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武政發〔2021〕17號),加速推進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充足發揮制造業在經濟強市中的基礎性感化,結合武威制長期包養造業發展實際,制訂“十四五”制造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基礎和環境
“十三五”時期是武威工業堅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嚴把環保和平安關,周全奉行清潔生產、綠色制造的轉型時期。五年來,依照市委確定的“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盡力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年夜市、文明游玩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文明興、蒼生富的和諧武威”的總體思緒,加速構建以農畜產品高深加工、裝備制造、碳基資料、新動力、建材化工、生物制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為重點的生態工業體系,為“十四五”時期更高層次構建低碳、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生態工業體系奠基了堅實基礎。
(一)“十三五”期間獲得的成績
1.綜合實力不斷晉陞。全市工業經濟運行由速率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晉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繳稅金和實現利潤分別由2015年的5.17億元和4.28億元,增添到2020年的7.4億元和7.27億元;規上工業產銷率由2015年的92.75%進步到2020年的100.20%。止2020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79戶,產值達億元以上企業47戶,此中10億元以上企業4戶,5—10億元企業4戶,1—5億元企業39戶;所有的工業增添值同比增長4.6%,此中規上工業增添值同比增長8.4%;規上工業企業上繳稅金同比增長3.79%。
2.綠色發展才能進一個步驟進步。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工業綠色發展獲得明顯進展。關閉加入小煤礦11處,裁減落后煤炭產能96萬噸。撤除落后水泥生產線1條,裁減落后水泥產能30萬噸。86家高耗能企業產品單耗所有的達到國家限額標準,13戶企業被省上認定為省級循環經濟試點示范企業。新認定省級“綠色工廠”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應用率堅持在90%以上。2020年,萬元工業增添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落44.37%,完成省高低達的“十三五”期間降落26.2%的目標任務。
3.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依托資源稟賦、區域優勢、產業基礎,加速推進現代農業與生態工業融會發展,已構成以伊利、金世泰為龍頭的奶產業;以莫高、青啤、達利為龍頭的酒和飲料制造產業;以眾興、天禾、臣祥為龍頭的食用菌產業;以達利、正陽、高原薯業為龍頭的馬鈴薯高深加工產業;以中天、天祥、德青源為龍頭的肉制品深加工產業;以紅太陽面業、金穗面業為龍頭的糧油高深加工產業;以傲農、天康、東方盼望為龍頭的飼料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和項目引進,鼎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建成國家火把武威天祝高機能碳基資料特點產業基地;慢慢培養發展了以重通成飛、甘建投為龍頭的新動力裝備制造產業;以年夜禹節水、達華節水等為龍頭的節水裝備制造產業;以祁連山川泥、龍騰管業、松樹建材等為龍頭的建材產業;以普安、泰康等為龍頭的中藥飲片加工、中藥配方顆粒、保健品、特藥和提取物為主的生物制藥產業。
4.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不斷完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平易近營企業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上的主要講話精力及中心、包養軟體省包養網市支撐中小企業發展的決策安排。始終堅持“六個一視同仁”,積極營造興商、巨賈、安商、護商、親商傑出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樹立工業企業駐企指導員(聯絡員)軌制,開展系列活動,服務平易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為企業家營造“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的傑出發展環境。周全奉行“證照分離”改造,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任務日以內,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縮為即辦件。特別是2020年,持續深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線作戰”,出臺保市場主體包養網等惠企熱企政策,周全完成清算拖欠平易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任務。鼎力奉行“不來即享”、落實靈活還款政策、下降企業本錢等惠企政策。2020年,全市平易近營經濟企業達到12.99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的98.5%;增添值占到全市GDP的58%以上。
5.創新才能顯著增強。深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準確掌握“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會”三個著力點,加速樹立和完美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科技結果轉移轉化,促進企業創新體系效能晉陞,以技術創新持續催生企業新發展動能、引領高質量發展。新培養認定省級企業(行業)技術中間和工業設計中間17家,累計達到32家;新認定市級企業技術中間14家,累計達到44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由2017年的7家增添到2020年的22家,高新技術企業由2015年的11家增添到2020年的59家。支撐企業開展科技結果轉化應用,工業企業共研發新產品、新技術400多項,推薦列進省級技術創新項目計劃70項。2020年,規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實現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81%,比2015年進步5.58個百分點。
6.兩化融會加速推進。加年夜信息基礎服務力度,完成了我市電信廣泛服務項目,實現了全市一切行政村光纖寬帶和4G網絡全覆蓋,提早2年完成了“寬帶中國”示范城市確定的六項指標請求,提早4年實現了全省光纖網絡覆蓋率達到98%的目標。加速5G基站建設及推廣應用,止2020年末,已建成5G基站497處,開通357處,實現了全市、區、縣當局地點地、主要企事業單位、車站及主要風景區的5G網絡覆蓋。鼎力推進互聯網、年夜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會,規模以上企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達到100%,生產裝備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率達到70%,應用電子商務開展采購、銷售等業務的企業達到40%。實施聰明城市、云計算數據中間等重點項目,建成“聰明武威”APP、天馬黨建、雪亮工程等聰明場景和應用系統,全市信息化發展程度周全晉陞。
(二)發展環境
“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面臨的內內部環境都發生了嚴重變化。在我國“加速構成以國內年夜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彼此促進”的新發展格式中,對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武威市來說將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一方面,全球生產力布局將出現調整,投資貿易規則面臨重塑。同時包養網,新一輪科技反動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將對工業生產組織方法、新興產業發展產生宏大影響。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進進新常態,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穩步推進,以及國家管理體系和管理才能現代化建設,我國制造業發展將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方法的轉變,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實施,也為工業經濟創新轉型提出了新導向和新請求。我市必須搶抓機遇,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程序,晉陞在國內經濟年夜循環中的位置,則可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增長。綜合而言,“十四五”時期國內外環境變化將對武威工業經濟發展產生新的影響。
1.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將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國內年夜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彼此促進”的新發展格式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在以國內年夜循環為主體的條件下,超年夜規模市場優勢將會進一個步驟顯現,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將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為我市制造業捉住消費升級契機,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優化產品設計,晉陞產品品質,帶動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走向中高端供給了換道超車的難得機會。
2.“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重構制造業發展新版圖。隨著我國及多國家和地區先后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全球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將進行新的國際分工與一起配合,并推動風電、光伏、新動力裝備等一系列新興產業的發展。這為我市發揮資源優勢,加速打造加倍綠色的制造業體系,積極布局新動力和低碳技術產業,帶動制造業低碳轉型創造了廣闊空間。
3.國家支撐西部發展系列政策的出臺將為制造業發展供給更多支撐。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年夜開發、黃河道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等政策的出臺,使我省一批路況、水利、動力、教導、醫療、文明、新基建等嚴重基礎設施項目獲得了政策支撐,隨著基礎設施條件的不斷改良,必將激發一批制造業領域優勢產業項目標建設。這為我市搶抓國際、國內產業布局調整和優化升級機遇,持續擴年夜對外開放、拓展國外市場、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盡力構建競爭新優勢、打造武威制造業brand競爭力,供給了更多廣闊的發展機遇。
4.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為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供給新思緒和新路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動力、新資料、智能制造等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反包養動引發的新的產業反動和以5G網絡、年夜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基建”技術變革,加快推動了我國產業數字包養故事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進程,催生出了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形式。這為我市緊抓新技術變革機遇,用好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形式,鼎力發展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會,推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供給了新思緒和新路徑。
同時,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凸起問題。一是工業產業結構性牴觸比較凸起。工業產業結構重要以原資料和初級產品加工為主,產業結構調整較慢,仍處于價值鏈中低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尚未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氣力。以農副食物制造、非金屬礦物包養制品等為主的傳統制造產業增添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5.1%,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93.4%,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8個百分點;但以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為主的新興產業增添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4.9%,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僅6.6%。產業結構的不穩定、不服衡、不協調問題較為顯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亟待培養。二是產業鏈程度不高,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缺少龍頭企業帶動。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過10億元的制造業包養企業僅2戶,中小微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99%,但中小微企業規模較小,對全市工業未構成有用支撐,工業經濟發展動力缺乏。三是園區效能感化未充足發揮。7個園區中省級開發區只要3個,且園區公共服務、生產性服務和生涯配套服務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還需進一個步驟健全完美園區治理運行機制,促進園區在構建完全產業鏈、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發揮主要感化。四是數據信息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數據信息產業體系沒無形成,缺乏具有影響力的龍頭帶動企業,電子信息制造、軟件開發與服務等主導信息產業的發展較為緩慢,工業互聯網建設基礎單薄。
二、“十四五”制造業發展的總體思緒、基礎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緒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十九年夜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力,弘揚偉年夜建黨精力,深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主要講話和唆使精力,堅持穩中求進任務總基調,完全、準確、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式,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圍繞強龍頭、補鏈條、湊集群,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周全綠色轉型為引領,以增強武威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晉陞武威制造業brand新優勢、推動武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新技術廣泛應用、“三化”改革協同推進、產業鏈互聯集成和產業集群布局優化為支撐,持續晉陞傳統優勢產業、鼎力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培養壯年夜高技術產業。鼎力實施強工業行動,全力推動生產方法周全綠色轉型,產業布局周全集聚優化,積極構建綠色生態產業,構成具有武威特點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為建設“六個新武威”做出新的更年夜貢獻。
(二)基礎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始終把創新貫穿于制造業提質增效、強基挖潛的全過程,將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形式創新作為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支撐。加年夜政策支撐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位置,鼓勵企業加年夜創新投進,加速創新結果轉化,開拓創新產品市場,周全進步制造包養條件業創新才能,周全激發制造業創新效益。
堅持綠色高效發展。周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速構筑綠色制造體系,持續加年夜工業領域高能耗、高排放、低程度等落后產能裁減力度,持續下降單位產出動力資源耗費和碳排放,深刻推進工業節水和資源循環應用,進步投進產出效力,著力推進綠色低碳生產方法,盡力打造綠色發展的生態產業體系。
堅持開放一起配合發展。深刻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新一輪西部年夜開發戰略,以構建對內對外開放并舉,引進來走出往并舉的開放格式為導向,強化開放一起配合對制造業增優勢、拓空間的促進包養甜心網感化,深化資源要素的開放共享,促進企業主體開放一起配合。
堅持集群特點發展。強化集群發展對增強制造業競爭力的支撐感化。安身資源稟賦,整合資源優勢,持續推進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不斷強化工業園區在產業生產集群構建和產業鏈壯年夜延長中的感化,加速園區轉型升級,周全增強產業發展優勢。
堅持全產業鏈發展。安身產業基礎和產業鏈發展現狀,對標國內國際領先程度,開展產業鏈培養攻堅行動。加快推進自立產品和技術的應用,慢慢補齊發展短板,促進優勢產業鏈由低端向高端邁進、由短鏈向長鏈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傳統產業改革晉陞和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養壯年夜獲得明顯成效,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生態工業體系初步構成。制造業在增添財政稅收、吸納城鄉居平易近就業等方面的富平易近強市感化發揮加倍凸起,培養構成一批具有帶動感化的產業鏈。圍繞“兩園一區三縣”推進“2個百億級、5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實現引領發展,骨干企業輻射和帶動感化進一個步驟增強,中小微企業蓬勃發展,各產業brand化、特點化進一個步驟突顯。工業增添值、固定資產投資、企業效益等重要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均勻程度,能耗、水耗和重要淨化物排放把持在省高低達的指標范圍內。力爭通過五年的盡力,制造業實現提質增效、空間集聚、價值鏈拓展、創新驅動發展,周全晉陞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程度。
1.工業經濟總量和質量效益穩步晉陞。“十四五”期間,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戶,此中制造業企業30戶;所有的工業增添值年均增長10%,此中規模以上工業增添值年均增長10.5%。到2025年,工業企業上繳稅金力爭達到11億元以上,年均增長5%,此中規上工業企業上繳稅金年均增長3.7%;通過總量、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持續進步,構成對全市經濟的有用支撐。
2.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到2025年,制造業增添值占GDP的比重達到7%,戰略性新興工業增添值占所有的工業增添值的比重達到27%,傳統產業改革升級成效明顯,重點行業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進一個步驟進步,制造業整體程度明顯晉陞。
3.產業鏈條加倍完美。到2025年,產業基礎進一個步驟夯實,產業鏈創新才能和質量效包養網益顯著晉陞,培養構成一批優質產品、高端brand和鏈主企業,產業鏈短板明顯改良,產業鏈韌性和協異性進一個步驟增強,產業鏈效益年夜幅進步,構成2個以上具有競爭優勢的百億級制造業產業集群。
4.智能制造程度不斷進步。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重點領域應用獲得明顯進展,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東西普及率達到80%台灣包養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0%。新認定省級技術創新和研發設計平臺10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戶以上。培養省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0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戶以上。
5.綠色制造程度顯著晉陞。統籌碳減排和工業經濟發展,確保萬元工業增添值能耗、萬元工業增添值用水量、工業用水重復應用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應用率均把持在省高低達指標內。
三、重點產業發展標的目的
圍繞“兩園一區三縣”產業布局,重點抓好農畜產品高深加工、裝備制造、新動力、綠色環保、生物醫藥、碳基資料、新型建材、綠色化工、數據信息九年夜特點優勢產業,力爭到2025年,培養構成農畜產品高深加工、新動力及裝備制造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綠色環保、生物醫藥、碳基資料、新型建材、綠色包養金額化工5個十億級以上產業集群。
專欄2:“兩園一區三縣”產業布局
(一)農畜產品高深加工
1.特點農畜產品加工。圍繞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制造示范應用項目,支撐優化乳制品加工工藝和產品結構,鼓勵應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調制乳;支撐和引導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研發特點乳包養網VIP制品;支撐建設包裝、飼料、獸藥等配套延鏈項目,發展乳制品高低游產業鏈。依托豐富的畜禽資源,實施特點畜產品全產業鏈開發,加年夜朋分、保鮮、滅菌、提取等現代加工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中天、頂樂、伊牧蘭等牛羊豬雞屠宰精朋分加工項目建設,開發精細朋分肉、熟肉制品、風干肉、中西式肉制品、藥膳保健肉等肉制品,推動畜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加速建設東方盼望、新盼望、海牧等飼料加工項目,鼎力發展飼料產業。
2.特點果蔬加工。路人。依托優質的果蔬資源,推動果蔬產品向生物基資料、醫藥輔料、保健食物、美容護膚品等標的目的延長。支撐眾興菌業等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改良產品包裝,建設沿祁連山現代食用菌產業帶,發展食用菌產業。依托達利食物、正陽農業、高原薯業等建設馬鈴薯高深加工產業基地,重點發展以全粉為原料的糕點、薯片、薯條、薯泥等休閑食物,開發建設變性淀粉、醫藥輔料、食物添加劑等生物基資料生產項目。依托優質林果和高原夏菜資源,支撐建設高原夏菜深加工基地,圍繞小茴噴鼻,紅棗、枸杞等優勢品種,建設優質林果加工項目,著力晉陞經濟林果采后揀選分級、儲躲保鮮、冷庫鏈物流等商品化處理和初加工比例,改革晉陞生產線,豐富產品種類,進步高深加工程度。
3.特點釀造加工。加年夜釀造葡萄當場加工製品比重,發展與優質釀造葡萄種植規模和品質相婚配的葡萄酒產業,豐富產品種類,開發年夜眾酒、快餐酒和酒莊酒、定制酒等。推進啤酒、葡萄酒產業與文明游玩業融會,發展啤酒、葡萄酒文明游玩親身經歷項目。依托青啤武威公司,重點發展果味啤酒、保健啤酒和小型化、個性化定制啤酒,引導啤酒產品向高端化精釀酒發展。支撐紅太陽、皇臺、普康等白酒企業做年夜做強外鄉brand,鼎力推廣具有武威特點和風味的純糧釀造酒和安康飲品,進步產品個性化特點和brand影響力。攙扶涼州熏醋brand爭創名牌,鼓勵益平易近、醋年夜媽等企業開發保健醋、生果醋、飲料醋等系列醋產品,實現規模經營,做年夜做優調味品產業。
4.特點主食加工。支撐達利、純潔高原等企業引進建設超微破壞、微生物發酵、微波膨化等小雜糧加工新技術,加速藜麥餅干、掛面等系列產品開發,推進天祝藜麥產業園項目建設,發展年夜安康系列主食產品。攙扶紅太陽面業、金穗面業等企業向集團化標的目的發展,延長面粉產業鏈條,開發生產高深加工產品。鼓勵采用先進技術裝包養網備,開展油料副產物的綜合應用項目建設,發展糧油制品產業。積極建設主食廚房產業基地,打造武威特點主食,引導主食廚房與電商、配送企業深度一起配合,發展“互聯網+主食廚房”。
(二)裝備制造
1.風電裝備制造。發揮重通成飛、建投新動力、遠景動力等龍頭企業帶動感化,通過改革晉陞、創新驅動,衝破一批關鍵技術、高端個性技術和瓶頸技術,構成自立知識產權,延長高低游產業鏈。引進建設風電機組智能化總裝、風機輪轂及變流器生產、葉片及塔筒、機艙罩制造等風電焦點零部件生產項目,建成從風機焦點零部件到整機生產制造的全產業鏈體系,打造河西走廊新動力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2.光電裝備制造。加速推進光伏組件、智能逆變器、匯流箱、配電柜、光伏支架和電氣設備等補鏈項目標引進建設,支撐德斯威PVB效能膜和高效光伏組件生產線、嘉寓古浪清潔動力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拓展光電、光熱應用新領域,鼎力發展高機能太陽能集熱系統、光熱+清潔動力等光熱項目,晉陞“光伏+治沙”、“光熱+光電”產業層次,推進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延長,打造“光伏+綜合應用”基地。
3.路況運輸裝備制造。以新動力汽車以及焦點零部件為重要標的目的,支撐發展新一代綠色智能路況運輸裝備、現代智能路況裝備制造產業。支撐牛電森祥、珠峰年夜江、承威專用車等裝備制造企業,推動整車生產規模化、智能化發展,晉陞當地配套才能和產業集聚效應。
4.高效節水澆灌裝備制造。支撐達華節水、年夜禹節水、雨禾節水等重點企業發展,研發生產滴灌、管灌、噴灌、雙壁波紋管、鋼絲網骨架聚乙烯管及自走型高效節水澆灌設備,改革晉陞自動化把持產品技術機能,打造節水澆灌器材生產—節水澆灌工程建設—節水設施運營維護產業鏈葉秋鎖很好奇,如果她偏離了所謂的劇情,會發生什麼。
5.農機裝備制造。支撐綠潤科技、興旺農機、天誠農機等企業加年夜研發力度,根據我市農業耕耘特點,研發適合我包養市農作物種植、耕整、收獲的裝備。鼎力發展年夜中型拖沓機、高包養管道效耕耘機械、收獲機械、設施農業機械,加速發展果蔬脫水機械、畜牧機械、畜產品加工機械等先進農產品加工裝備。引進建設溫室智能甜心寶貝包養網管控系統和智能溫室建筑等聰明農業裝備。支撐農機研發制造產業基地建設,發展年夜中型農機裝備和小型丘陵山地農機裝備,培養旱作農機裝備產業湊集區。
6.其他裝包養app備制造。引進建設年夜氣淨化及水淨化防治系統,生涯渣滓、污泥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系統及設備,智能電網輸變電設備等項目。支撐發展煙氣脫硫脫硝、防塵除塵包養網ppt技術裝備,推進煙氣綜合處理一體化、高壓靜電除塵器、濕式靜電除塵器、揚塵管理設備等技術包養甜心網及裝備的產業化。推動渣滓無害化處置及資源綜合應用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推進制造業向綠色化發展。
(三)新動力
1.低碳新動力。依托豐富的太陽能、風能資源,鼎力發展以太陽能、風力發電為主的新動力產業,延長產業鏈條。依托平易近勤紅沙崗動力化工工業集中區產業優勢和基礎,支撐發展高溫工藝熱項目。
2.氫能應用。重點衝破高溫電解制氫關鍵技術,加速培養制氫、運氫、儲氫、加氫以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摸索加氫(油、氣、電)等綜合建站形式,全力打造燃料電池電堆、關鍵焦點部件等產業集群。積極打造氫能應用創新區、配套區和孵化區,布局建設氫氣制備、雙極板、膜電極、電堆、燃料電池、加氫設備等焦點產業。
(四)綠色環保
1.資源綜合應用。鼎力推廣應用節能、節水、減排等工藝,周全奉行清潔生產、綠色制造、推動工業經濟綠色、環保、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支撐億利潔能公司推廣和發展新型高效節能環保技術,鼎力發展復合燃燒,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節能環保技術,推進傳統動力清潔高效應用,晉陞燃煤熱效力。推廣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組織實施工業窯爐改革、余熱余壓收受接管應用、電機系統節能改革、能量系統優化等重點節能工程,優先引進建設工業生產過程余熱看起來不像流浪貓。」應用項目。
2.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應用。應用全市已構成的規模化種植和養殖產業優勢,將畜禽糞便、秸稈、年夜棚尾菜等生物質廢棄物轉化為可應用資源,將發酵獲得的沼氣用于鍋爐生產蒸汽,沼渣和沼液用于戈壁植物種植泥土改進,實現廢棄物循環應用。加速實施光年夜環保動力涼州區渣滓焚燒處理、餐廚渣滓綜合處理、醫療廢棄物處理和生涯渣滓填埋場建設項目,支撐建設生物質廢棄物資源化應用項目,對全市及周邊畜禽糞便、年夜棚尾菜、秸稈廢料等進行聯合處理。
(五)生物醫藥
1.生物醫藥。支撐普安制藥、泰康制藥等企業采用生物技術改革晉陞傳統醫藥產業,進步制藥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程度。加速推進普安制藥年產5000萬盒宣肺止嗽合劑擴能升級改革、祖師麻高新技術產業化暨非物質文明遺產生產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鼓勵培養發展枸杞、肉蓯蓉、當歸、甘草、黃(紅)芪等道地大批藥材及藥食同源特點中藥資源,研發生產保健食物、效能性食物、藥膳、通俗食物等中醫藥年夜安康新產品。支撐構建中藥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和中藥材生產、加工、產品研發、中醫中藥養生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鼓勵研發、生產中醫藥美容、護膚、洗發護發等系列產品和醫療輔助產品,促進醫藥保健器械、醫藥日化產品、生物農藥、飼料添加劑等開發應用。做年夜做強現代中藥、原料藥及制劑,發展中藥高深加工、生物制藥產業。
2.獸用醫藥。圍繞奶產業集群和特點農畜產品加工產業,支撐新天馬、牛滿加、天利達等獸醫藥生產企業,積極推進口蹄疫、非洲豬瘟疫苗、寵物疫苗等預防類生物制品研討開發及產業化。研討開發疾速檢測試劑盒、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用品、人畜共患傳染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用品。研討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物的新型獸藥、標準質控產品、殘留物常客。疾速高靈敏度檢測產品。
3.衛生防護用品。鼎力支撐醫用防護物資生產,依托普安制藥、威樂乳膠等企業,生產醫用防護用品和消殺用品。支撐獲得正式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注冊證的生產企業,進步產品質量標準,開拓新包養網站市場。
(六)碳基資料
1.碳基資料。支撐國家火把武威天祝高機能碳基資料特點產業基地建設,發揮天祝碳基資料產業聯盟在原料采購、產品銷售、技術研發、直購電買賣等方面降本增效感化。以天祝天合碳化硅企業集團公司為平臺,推進中鋼精細工業陶瓷等碳化硅高深加工項目建設,加速引進碳化硅企業綠色化改革和陶瓷制品、耐火資料、耐腐蝕資料等深加工建設項目。支撐天祝玉通、玉通石門河等企業產業結構調整,開發冶金脫氧劑和耐高溫資料新產品,研發納米級碳化硅粉體等高新技術產品,不斷延長產業鏈,進步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晉陞產業發展整體程度。
2.其他資料。依托豐富的新動力產業基礎,鼎力發展效能膜資料、硅晶資料、儲氫資料、動力電池資料等產業。積極引進國內外優勢企業與我市及周邊企業實現聯動,加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支撐關鍵資料和充電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生產,推進榮華集團工業硅項目建設,培養發展有機硅、多晶硅、合金硅等基礎原資包養網ppt料產業。
(七)新型建材
1.節能建材。周全推廣綠色低碳建材,鼎力發展保溫資料、節能門窗、節水管材、節能隔熱型材、陶瓷薄板、集成墻體系統、裝配式建筑等新型節能建材,增強區域市場需求保證才能。推動建筑資料循環應用,鼓勵松樹建材、恒泰建材等晉陞資源綜合應用程度,發展燒結空心磚、煤矸石多孔磚、復合保溫砌塊磚、混凝土砌塊保溫磚等產品。支撐松樹建材、隴俊環保等企業,進一個步驟加年夜對粉煤灰、尾礦廢渣等工業固廢的應用,發展多品種新型墻體塊材、板材以及路面磚、輕集料等建筑、市政工程產品。引進戰略一起配合者,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開展建筑渣滓等廢棄物環保無害化處置和資源綜合應用,進步產品節能標準。
2.木材加工。圍繞甘肅(武威)國際陸港木材港口服務效能,加速推進木材加工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支撐引進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商貿物流、五金配件等相關項目,啟動發展木材加工、五金建材、家具設計制造、家具配件、家具制造裝備等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建設國際陸港木材加工產業園。
(包養網八)綠色化工
1.筑牢平安環保樊籬。高標準配套建設水電路氣和廢污集中處理、危化品專用倉庫等基礎設施。引進建設綜合服務、檢驗檢測、專業維保、倉儲物流、人才引進等公共服務平臺,全方位晉陞化工產業發展的生產要素供給、物暢通道、平安環保、應急保證才能。充足發揮平易近勤紅沙崗動力化工工業集中區綜合治理平臺感化,增強視頻監控系統、重要淨化物在線監測系統、應急智能指揮系統的協作才能,晉陞園區聰明治理程度。
2.晉陞傳統化工產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年夜金倉、聯碩、杰達等化工企業綠色化改革力度,實現技術進步、節能降耗、綠色發展等新舊動能轉化和升級,鼓勵開發適應市場新需求的高端產品,周全晉陞精細化學品的制造程度和國際競爭力。引導現有化工企業加年夜危廢和廢水處理力度,采用先進工藝,延長產業鏈,生產終端產品。
(九)數據信息
1.5G推廣應用。推進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年夜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平易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引導工業互聯網平臺增強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支撐才能,強化設計、生產、運維、治理等全流程數字化效能集成。
2.工業互聯網。加速布局一批企業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工業互聯網計劃定制、數據治理等項目標引進建設。培養發展智能傳感器、驅動器、工控設備制造等產業,開發通訊設備、邊緣接口等底層硬件,發展工業互聯網成套設備和系統集成。
3.軟件和技術服務。鼎力引進和培養一批供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數據治理、數字文明創意、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移動APP等增值應用和衍生服務的信息服務企業;加速培養發展基于云平臺數據支撐、面向終端客戶供給細分增值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引導企業開發應用軟件,帶動增值服務。引進國內外著名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企業,推進智能海量數據存儲與治理系統、非結構化數據處理軟件等的開發及應用。
專欄3:優勢(特點)產業集群培養標的目的
四、重要任務
(一)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工業發展新引擎
1.加包養網速產業結構調整和改革升級。科學處理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關系,公道調整資源設置裝備擺設,實施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行動、特點優勢產業培養行動,通過雙輪驅動,打造工業發展新引擎。鼎力支撐“農字號”企業提質升級,晉陞產品美譽度、市場占有率和經濟附加值;積極推進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產品生產,做年夜乳制品、肉類、面粉產業;擴年夜優質林果、馬鈴薯、草食畜、中藥材、高原夏菜、釀酒原料等區域特點產品規模;開發藜麥系列養生食物,進步甘青、黃羊河、云曉等brand影響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緊盯“雙碳”目標,實施新動力及新動力裝備制造產業倍增行動,統籌新動力下游裝備制造和下流消納產業發展,抓好電力外送和當場消納,加速構成“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發展的新興產業開發格式。通過技術改革使傳統產業實現產業發展和鞏固晉陞,新興產業占工業產值的比重明顯增強,成為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推進產業鏈程度晉陞。依托全市產業規模優勢和配套條件,依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請求,實施產業鏈培養行動,分行業制訂產業鏈培養路線圖,持續做強農畜產品高深加工、新動力及新動力裝備制造等領域優勢產業鏈。實施信息產業賦能行動,晉陞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支撐感化,全力衝破產業融會、數字智能等領域新興產業鏈培養,晉陞數據信息、生物醫藥、碳基資料、綠色環保等特點產業鏈智能化程度。鍛造產業鏈長板,補齊產業鏈短板,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3.晉陞工業園區生產才能和產業包養集聚度。實施工業園區擴容升級行動,推動工業園區優勢產業由年夜變強、新興產業由小變年夜,晉陞工業園區承載才能和吸附才能。圍繞園區主導產業、環境承載才能、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引導和推動關聯產業、高低游配套企業和資源要素向園區集聚,進步園區產業集聚發展程度。支撐園區引進建設年夜氣淨化及水淨化防治系統,生涯渣滓、污泥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項目和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嚴重項目,推動園區向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標的目的轉變,積極創建綠色工業園區。
專欄4包養網單次:工業發展“六項行動”
工業發展“六項行動”
1.產業鏈培養行動:依照“龍頭企業+骨干企業+配套中小企業”的形式,“一鏈一策”實施工業產業鏈培養。
2.新動力及新動力裝備制造產業倍增行動:緊盯“雙碳”目標,統籌新動力下游裝備制造和下流消納產業,實現倍增式發展。
3.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行動: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革,支撐“農字號”企業提質升級。
4.特點優勢產業培養行動:支撐高機能碳基資料、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壯年夜規模,研發生產下流高端產品,晉陞產品附加值和自立創新才能。
5.信息產業賦能行動:推進5G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建設和應用,開展工業互聯網創建活動。
6.工業園區擴容升級行動:推動工業園區優勢產業由年夜變強、新興產業由小變年夜,晉陞園區承載才能和吸附才能。
(二)強化創新引領,增強工業發展新動能
1.包養網培養高成長性創新企業。完美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撐,晉陞企業科技結果轉化承接才能。支撐行業骨干企業牽頭組建企業創新聯合體,集聚行業高低游中小企業創新要素和高校院所科研氣力,實施技術改革和才能晉陞項目。加年夜“小升規”企業培養力度,對合適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標的目的、創新意識強、技術含量高、發展遠景好的企業進行重點培養,構成一批焦點技術才能凸起、集成創新才能強、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企業,打造細分領域“行業小偉人”。加強產學研政一起配合,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樹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促進高校院所創新資源與企業創新需求的有用對接。
2.晉陞產品質量促進brand發展。鼓勵重點優勢企業創建和晉陞自立brand,推進標準、質量、brand、信譽建設,培養一批質量高、效益好的行業龍頭企業。聚焦產業鏈“短板”領域,進行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換代、質量brand晉陞、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型制造等技術改革,促進企業晉陞brand質量、產品附加值和生產效力,下降資源耗費、淨化排放和平安隱患。引導企業樹立健全生產全過程質量治理體系,實施先進質量治理方式,晉陞產品質量和靠得住性。支撐自立brand企業“走出往”拓展市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商標注冊、brand收購,促進brand自立化,構成有影響力的brand產品和brand企業,構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當地brand。
(三)堅持綠色發展,構筑工業發展新格式
1.加速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以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包養網全性命周期綠色發展為目標,圍繞制造業資源動力應用效力和清潔生產程度晉陞,將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作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重點。加強農畜產品高深加工、裝備制造、新動力、綠色環保、生物醫藥、碳基資料、新型建材、綠色化工、數據信息等產業,節能、節水、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強化產品全性命周期綠色治理。鼓勵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結尾管理裝備,裁減落后設備。以建材、化工企業為重點,加速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改革和數字化轉型,樹立資源收受接管循環應用機制,推動用能結構優化,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
2.嚴格實實施業準進標準。嚴格實實施業準進及工業產品能耗、水耗限額標準。嚴格落實節水目標治理責任,完美工業節水任務機制,推進重點用水企業完美用水計量設施,進步工業用水效益,爭取創建國家級、省級工業節水型企業。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治理軌制,堅持執行節能降耗有關規定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鼓勵企業自立裁減、加入落后低端產能。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監測剖析,以查促改助推企業節能降耗。規范專業化再制造舊件收受接管企業發展,鼎力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動力發電及余熱余壓、渣滓等綜合應用發電企業規范發展。
(四)深化內外開放,創建工業發展新窪地
1.進步工業引資程度。針對中東部沿海等重點區域,強化區域性、龍頭型、產業鏈項目承接產業轉移。鼓勵加強農產品、裝備制造、新動力等產業領域的區域一起配合。推動應用外資,由重點引進技術、資金、設備向合資一起配合開發、對外并購及引進領軍人才轉變,加強引進消化接收再創新,積極引進研發團隊等智力資源,更好天時用先進科技結果。支撐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充足應用brand展會等平臺擴年夜出口,支撐產品、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往”。
2.建設工業內外開放新窪地。捉住國家新一輪西部年夜開發和黃河道域生態環保和高質量發展機遇,不斷擴年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與貿易一起配合。發揮各工業園區和甘肅(武威)國際陸港開放創新引領感化,加速大批商品買賣、跨境金融等開放平臺建設,拓展電子港口效能。依托資源、地盤優勢,在農畜產品高深加工、裝備制造、新動力等領域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優勢特點產業創新集群,盡力進步對外投資效力和質量。
(五)培養市場主體,激發工業發展新活氣
1.進一個步驟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保姆式、全部旅程式、貼近式服務,認真落實各級領導聯系幫扶企業軌制,積極主動上門服務,及時疏解企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真心實意幫助企業紓困解難。認真貫徹《保證中小企業款項付出條例》,催促縣區、部門及時付出中小企業款項,嚴包養網防新增拖欠,樹立避免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長效機制,維護中小企業符合法規權益,優化營商環境。引導中小企業規范發展,遵法經營,嚴格落實環保、平安、節能降耗、職工權益保護等責任,在符合法規合規經營中進步競爭才能。鼎力弘揚優秀企業包養網單次家精力,鼓勵平易近營企業家增強家國情懷、擔當社會責任,發揮先富幫后富感化,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文明城市創建、社會管理創新,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年夜貢獻。
2.加年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養。緊扣重點鼓勵發展的農畜產品高深加工、裝備制造等特點優勢產業,依照“梯度培養、分級實施、動態治理”的原則,健全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養體系,樹立“專精特新”企業培養庫。對進庫企業按期監測剖析,通過“小升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偉人”企業培養晉陞行動,培養一批成長性高、創新才能強的骨干企業。引導中小企業通過進步自立創新才能拓展發展新空間,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創立自立brand、培養著名brand,切實增強平易近營企業自立創新才能和焦點競爭力。
五、保證辦法
(一)健全完美軌制保證。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省上相關政策,不斷廢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傑出軌制環境,樹立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清算規范涉企收費項目,周全晉陞要素保證、審批要件辦理質量和效力,下降企業本錢。始終堅持“六個一視同仁”,鼓勵和支撐平易近間資本加年夜向制造業領域的投進,奉行“不來即享”“項目管家”“不見面審批”等任務機制,推進全部旅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營造有利推動年夜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軌制環境。
(二)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省上攙扶制造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摸索出臺市、縣區財政支撐政策。以當局為橋梁,積極推進銀企溝通,選擇有興趣愿、投資潛力好、投資渠道暢通的企業。支撐合適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權證以及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聚集債券、聚集票據等金融創新產品。鼓勵骨干企業上市融資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激發市場主體綠色低碳投資活氣。
(三)加強人才引進培養。加強制造業領域人才引進和培養培養,摸索與省內外高級院校一起配合,加強急需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任務,通過科學的治理方式和高素質人才的引進,促進企業提質量、增效益、擴規模。支撐優勢骨干企業選用企業發展急需的年夜學畢業生,選拔、培養一批熟習市場運營等方面的產業領軍人才,為產業加速發展供給堅強的人才支撐和保證。樹立健全科技人才和經營治理人才激勵機制,完美人才評價和服務保證體系,營造有利于人才引進培養、成長發展的社會環境。
(四)強化規劃實施保證。加強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跟蹤剖析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保證規劃順利實施。圍繞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和嚴重任務,加強統計監測剖析和環境影響評價,及時對重要預期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完美規劃實施評估軌制,及時精準調整相關發展目標和戰略,引導產業安康發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