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為何一包養網月入7000? 晝夜干活全年僅春節休息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月入7000瓦工風吹日曬晝夜干活 全年僅春節休息

自從2003年來到北京,瓦工宋強已記不清自己裝修過多少套房子,只知道“怎么也有上包養網百套”。

聽說搬磚工月薪7000元的消息,宋強只是笑了笑,“這兩年工資確實漲了不少,能掙這包養網么多,肯定還是出了力氣的,要不老板不會給他那么多。”

這兩年,宋強覺得工作很順心,因為薪水翻著番兒地漲,每個月平均都有個七八千,“五百多一天的活都干過”。宋強預計,這工錢明年還得漲,因為包養網“我們這活兒沒人愿意干。”

工資

“三年漲幅超100%,瓦工現在缺人得很”

北清路邊,杏林灣小區內一戶兩居室,推開房門,屋內堆滿了水泥、沙子。客廳、臥室的地上管線交錯,陽臺墻面已貼好了瓷磚,還沒勾線——瓷磚的縫隙,整齊地構成了一個個十字。

穿著一雙破舊的旅游鞋,宋強正站在衛生間內掃水,褲腿上反復被泥水浸濕,已開始結出硬實的泥印。剛剛做完閉水試驗,地面上出現了一處破漏,業主要求使用的濕性防水讓宋強很頭疼:“一碰就破,待會還得再涂一遍。”

宋強今年46歲,河南商丘的口音至今沒變,從高中畢業,他就開始干瓦工活。200包養甜心網3年,隨著家鄉一位包工頭,宋強來到了北京。頭一站,就在天通苑落了腳。

這一落腳,就是5年時間,天通苑的房子多得仿佛裝不包養完,到2008年,宋強在天通苑裝修的房子就超過一百套。

活雖然不少,但是宋強的工資并不高,平均一包養管道天也就是一百元的工錢,管吃管住,比在鄉下種地還是強多了。

工錢開始明顯上漲,是2009年之后的事,平均每年漲幅超過30%,沒三年光景,宋強工作一天,最少也要二百七八十的工錢。

“工錢要看工作量,五百一天的活我也干過,但是一般干不出來那么多,干快了質量就沒法保證了。”分析工資上漲,宋強口中的話有點經濟學家的味道:“都是供需關系的問題,瓦工現在缺人包養得很。按包養網說腦子快包養點的人,這點兒活一年全都學會了,可年輕一代就是不愛干,現在一個村頂多兩三個年輕包養妹人學瓦工。他們都愛去電子廠,干凈、輕松,只掙兩三千元他們也樂意。”

強度

“吃住在工地,工作一年沒有休息日”

不等衛生間的地面干透,宋強搬著瓷磚蹲進了陽臺,這里的地磚剛剛鋪了一半,冬季里天短,能搶出一點活都是好的。

剛剛裝修的房間里沒有暖氣,宋強哈氣都帶著一股白氣,他最擔心的還是陽臺瓷磚難以干透,同一個小包養甜心網區,有另一個工地等著宋強:“這邊的活得干十天,干完之后再過去,可是另外一個業主已經在催了。”

能掙到每個月八千塊,宋強靠的是辛苦。每到一個新工地,宋強都會背著自己的工具和鋪蓋,吃住在工地,是瓦工的慣例。他還會就近買上幾棵白菜,幾斤饅頭和面條,中午吃饃,晚上下面,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幾年。雖然宋強所在的裝修隊為工人安排了宿舍,但2012一整年,宋強一天都沒回去過:“今年活兒多,到現在干了二十多個工地。一天都沒閑著,上一次休息就是年初春節回家過年。”

電鋸蜂鳴,宋強包養app手中的瓷磚一分為二,鋸片揚起的塵土,染白了宋強的頭發,尖厲的聲音響徹整間短期包養房間。宋強鏟起水泥,在裁好的磚片背面抹了又抹,然后放到沙土基層之上,用橡膠錘敲正四角,對齊邊緣。同樣的動作,宋強不錯神地做了一遍又一遍,十分鐘的工夫,陽臺上的地磚又多了平整的一排。

按照小區的規定,敲敲打打的工作,每天只能從早八點干到晚六點,宋強會抓緊這段時間加緊干,除了中午吃頓飯,宋強幾乎不休息。不過他也給自己找些舒緩壓力的方法:“早上鋪會磚,下午就先包養價格ptt把防水刷了一遍,和好水泥,然后再去鋪磚,把工作錯開就沒那么枯包養燥。”

晚六點過了,鋸磚的活沒法干了,宋強就開始擦磚、整理,“白天包養甜心網干有響兒的活,晚上干沒響兒的活,一天怎么也得干十二個小時。晚上九點,我就做飯一吃,吃完就該睡覺了。也不出去逛,你看看這出門二里地連個賣飯的地方都沒有,自己帶饃還能省點時間多干點活。”

即便這樣,宋強還是覺得很滿足:“干瓦工就是頭上有個屋頂,不怕風吹日曬,這就很好了。我家里農村四畝地,種地一年也掙不了這里兩個月的工資。”

保障

“別說我,連我們頭兒都沒有養老保險”

收入高了,宋強在老家蓋起了新房,4米挑高的大瓦房,花了十幾萬:“住起來絕不比北京500萬的房子差。”

可宋強從來沒想過在北京買房:“不敢想,前兩年我們工長想過在北包養網京買房,一猶豫機會錯過了。現在一沒有資格,二也沒有錢。我們這些干活的民包養行情工,更不敢想了。”

雖然掙的比許多白領還多,但宋強始終認為自己只是臨時工,這種與城市格格不入的疏離感,揮之不去。而這種疏離感不僅僅源于能否擁有一套住房,更來源于宋強與城市人待遇的巨大差距,即便同樣月薪七千,瓦工與白領的差距顯而易見——社會保障、戶籍制度甚至人們談及高薪民工的態包養意思度。

2011年,宋強住在商丘鄉下的母親得了一場大病,雖然有“新農合”保險,還是花了他4萬元錢。

母親病后離不開人照顧,原來在北京做家政的妻子也回了老家,再加上兩個尚未工作的孩子,宋強是一個人掙錢,一家人花。

這也讓宋強開始考慮自己的保障問題,給裝修隊打工,宋強一沒勞動包養妹合同,二沒養老保險,雖然裝修隊工長對工人很好,但宋強仍為自己的未來擔心:“別說我,連我們頭兒都沒有養老保險,全北京這么多民工,有幾個能指望退休金的?甭管掙多少,我們本質還是臨時工。”

“其實我們要求不高,就希望能有個政策,讓我們每個月交幾百保險費,最后到退休能有個一千多退休金。”等不及制度,宋強也開始琢磨商業保險的事,“我看上一個,每年交一千多,管意外、大病,不過養老金也沒幾百。”

巨大的保障壓力也更堅定了宋強每天工作包養網的動力:“為啥不閑下來歇歇?因為閑不起,閑一天就是三百塊,夠一家人生活好幾天的,我怎么能閑呢?”

放眼那些“高薪”的……

快遞員:

一個網絡段子如此描述快遞員的高薪:一日,忽聞公司前臺爭吵,一快遞員舉著包裹鄙夷地對某人說包養:“我一個月掙一萬多塊,會貪你一個十幾塊錢的快遞?”

2012年,快遞員月薪過萬包養條件的消息屢次見諸報端、網絡,引得無數人艷羨不已,然而經媒包養網ppt體調查發現,月薪過萬的快遞員屬包養留言板鳳毛麟角,更多快遞員月薪仍在兩三千的水平上。再加上披星戴月、風吹日曬的工作狀態,快遞員的高薪同樣不值得羨慕。

月嫂:

“月嫂掙得比雇月嫂的人還多”,這早已不是什么笑話,近年來月嫂收入逐漸飆升,據媒體報道,目前京城月嫂底薪均在四千以上,金牌月嫂則收入過萬。水漲船高,月嫂收入上升的同時,雇主對月嫂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有大學碩士生畢業后當起了專職月嫂。

送水工:

無底薪,每桶水提成2元,月薪6000元。2012年,《沈陽晚報》曾報道了這樣包養故事一個高薪送水工。近日,有青島媒體曝出,5000元薪水難招送水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工,送水工儼然有成為高薪的趨勢。不過以每桶水提成2元計算,月薪6000元意味著送水工每月要送出3000桶水,就算一天不休,也包養網需要每天送出10包養管道0桶。

算賬

多乎哉不多也

都是7000元,民工與白領的月薪含金量有多大差距?

首先,白領拿到手的7000元,已扣除了12%的公積金約800元,按照公積金相關規定,企業還要支付同樣的數額進入員工的個人賬戶。

同時,白領7000元的“稅后收入”,還是刨除了各類社保后的數值,以7000甜心花園元稅后收入為例,員工已扣除養老保險約400元,醫療保險100元,而企業仍要按照相應比例補足保險的其他部分。

如此算來,白領的7000元收入,其實際價值約為9000元,同時涵蓋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內容。這還沒有算上白領每年擁有的帶薪休假、各類福利。

反觀民工的7000元,則“悲催”了許多,如果想要獲得與白領相同的保包養網障和公積金,民工手中的7000元還要縮水兩成以上,換言之,民工手中的7000元,其實際價值僅有5000元左右。民包養工收入中的“含金量”,則僅有未繳的數百元個人所得稅。

經過如此計算后,還會有人羨慕嫉妒搬磚工的7000元么?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