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辰溪殘疾人辦起扶貧車間 帶領鄉親同一包養經驗走致富路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湖南辰溪殘疾人辦起扶貧車間帶領鄉親同走致富路

  扶貧車間里村民正在進行手套包養網生產加工。 楊娟 攝

(愛國情 奮斗者)湖南辰溪殘疾人辦起扶貧車間 帶領鄉親同走致富路  

中新網懷化6月13日電 (付敬懿 楊娟)“以前在福建打工照顧不到家里,現在家門口上班,方便照顧家庭,一個月收入也有近3包養網000元。”6月13日早上8時,湖南懷化市包養辰溪縣大水田鄉道光溪村扶貧車間里,王衛紅與20余戶村民正在進行手套裁料、縫制、熨燙、包養甜心網包裝等工序。

王衛紅工作的地方,是辰溪縣殘疾人自強模范包敦平利用自家空閑場地,創辦的一家以手套生產加工為主的扶貧車間。在這里包養金額做事的村民,大多是當地留守老人、婦女包養網心得,以及身體患有殘疾、收入低的貧困勞動包養網VIP力。車間自2019包養網心得年4月開工以來,包養網已就近吸納30余人就業。

今年37歲的包敦平出生于道光溪村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一位赤腳醫生,包養一家四口日子過得雖不富裕,但也其樂融融。一歲時,包敦平和姐姐同時患上了小兒麻痹癥,這對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簡直是一個滅頂之災。

不幸的遭遇沒有摧垮包敦平,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小時候學習騎自行車,因為腿腳不方便,不能用腳來踩踏包養女人板,包養軟體包敦平從無數次摔倒中再爬起來,用了三個多月學會騎自行車,腳上、身上不知道留下多少疤痕。因為這份堅毅的性格,包敦平后來還學會了騎摩托車,包養網并干過收銀、開三輪車、倉管員等工作。

  包敦平(右)指導村民縫制手套。 楊娟 攝

在外摸爬滾包養管道打多年,包敦平積累了一定的積蓄。2018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包敦平得知手套生產加工行業市場前景好、風險低,而且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對農民群眾來說容易學,能夠包養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過包養網單次去家里有困難,家鄉父老對我家非常照顧。現在有能力了,更要為包養故事家鄉建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貧困包養網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包敦平多次到會同縣龍鳳皮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總廠參觀考察,并將計劃在村里開辦扶貧車間的想法向鄉村兩級匯報,得到甜心花園了大力支持。

  村民在扶貧車間里對加工好的手套進行熨燙。 楊娟 攝

“道光溪村距離縣城將近60公里,交通不便,經濟較為落后,不少貧困群包養眾閑置在家。”辰溪縣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肖崟說,扶貧車間能很好地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于是他們前后三次組織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村民到懷化市鶴包養行情城區、會同縣工業集中區、溆浦縣大江口鎮等地培訓,學習手包養留言板套生產加工技術,并對扶貧車間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支持,為群眾脫貧增收開辟一條新路子。

“以前我也在外面打工,但現在年紀大了干不了包養網重活。在這里上班活兒輕松,又不耽誤照顧家庭,我很滿足。”道光溪村的包昌連今年57歲,家里還有一個87歲的母親需要照料,得知村里開了扶貧車間,他決定不再外出務工。“這里上班,一個月工資至少有2500元,再加上平時務農收入,不比外面差。”

“現在,我們車間剛剛起步,月生產手套包養在24000雙左右,產品主要銷往日本、歐美等國家。”包敦平說,隨著訂單的供不應求,他們又采購了三臺裁斷機擴大生產線,增加了就業崗位。下一步,包敦平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幫包養故事助更多鄉親脫貧增收。“他們生活好了,臉上的笑容多了包養價格ptt,我心里也踏實。”

“包敦平在村里建扶貧車間,帶動村民就業包養網比較,增加他們收入,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干勁。”道光溪村黨支部書記包偉說,雖然該村2018年已經整村脫貧退出,但村里還有不少貧困群眾,包敦平身殘包養站長志堅,包養意思帶領群眾創業的事跡就像一顆“定心丸”,增強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