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實施綱要(2011—2020年)_中國發展門戶甜心一包養網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九、強化政策保障

47. 包養網重點區域扶持政策。統籌扶貧開發與湘西地區開發,完善不同區域扶持政策。武陵山區和羅霄山區有關縣市按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的政策執行,未進入國家連片包養網特困地區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繼續享受中央確定的有關扶持政策,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享受省定扶持政策,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依照國家有關政策予以扶持。進一步完善與加強湘西地區扶持政策,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扶持政策繼續傾斜,每年財政扶貧資金扶貧辦專項及全省以工代賑資金的安排比例不低于全省相應資金總量的35包養網%。加強政策協調,防止無序開發和重復建設。

48. 財稅支持政策。加大財政對扶貧開發的投入,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要比照財政收入增長幅度逐年增加,力爭到2015年省級預算安排額度提高到中央下達我省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40%。加大省級財政對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貧困地區各市縣要增加農村扶貧項目財政投入。落實國家有關扶貧開發項目的稅費免征政策。企業用于扶貧事業的捐贈,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可按規定在所得稅稅前扣除。

49. 投資傾斜政策。提高對貧困地區固定資產中央和省級財政性投資比重,投資增長幅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點加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民生工程建設等投入力度,增加村級公路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小流域與水土流失治理、農村水電建設等項目投資。在貧困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以下(含縣)以及國家連包養網片特困地區配套資金。貧困地區各市縣要加大對貧困鄉村的投資支持力度。

50. 農村金融政策。落實國家扶貧貼息貸款政策,對造冊登記的扶貧對象,省優先給予貸款貼息。積極推動貧困地區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鼓勵開展小額信用貸款,降低貸款門檻,通過采取資產抵押、林權抵押、地方擔保機構和農戶聯保等方式,解決農戶小額信貸問題,努力滿足扶貧對象發展生產的資金需求。繼續實施殘疾人康復扶貧貸款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在貧困地區縣鄉增設機構和網點,盡快實現貧困地區金融機構空白鄉鎮的金融服務全覆蓋。擴大包養故事扶貧款開發項目的貸款規模,鼓勵和支持貧困地區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將新增可貸資金70%以上留在當地使用。積極發展農村保險業,鼓勵保險機構在貧困地區建立基層服務網點。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和區域覆蓋范圍,對水稻、棉花、能繁母豬、奶牛、油菜、森林等政策性保險要覆蓋到所有貧困縣。針對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從2012年起省里啟動特色農業項目保險包養,支持發展針對貧困農戶的小額保險和住房保險等產品。

51. 產業扶持政策。落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各項產業政策。國家安排我省的大型產業項目和新興產業項目要優先向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安排。對于貧困縣發展產業,除國家嚴格控制的高污染高能包養網VIP耗項目外,要放寬審批,簡化程序,降低準入門檻。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貧困地區轉移,支持企業向產業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52. 土地使用政策。按照土地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貧困地區小城鎮和產業聚集建設用地,優先滿足易地扶貧搬遷建房需求。加大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力度,項目安排上要向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傾斜。鼓勵貧困地區農戶按照“自愿、依法、有償”原則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包養女人,支持貧困地區合理有序開發礦產資源。

53. 生態補償政策。在貧困地區繼續落實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等補貼政策,提高補貼標準。增加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水土保持包養感情、防護林建設、荒漠化治理等專項補貼。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力度。

54. 人才支持政策。完善落實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服務包養貧困地區,為貧困地區提供人包養感情才智力支持及培養人才的鼓勵政策。引導支持高校畢業生到貧困地區就業創業,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生活補貼等政策。加大對貧困地區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在項目申報、高層次人才培養和評優評獎等方面適當傾斜。制定完善專業技術人員激勵政策,對長期在貧困地區工作的基層工作人員,甜心寶貝包養網在生活補貼、子女上學等方面實行傾斜,提高待遇。對定點扶貧和駐村扶貧的干部要關心、愛護,妥善安排他們的工作生活。發揮創業創新人才在扶貧開發中的重要作用。省每年拿出一定比例職位,面向“三支一扶”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等人員定向招錄包養網公務員。制定全省貧困地區干部包養培訓規劃,為扶貧開發提供人才支持。

55. 重點群體幫扶政策。把對少數民族、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的扶貧開發納入規劃,統一組織,同步實施,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推動貧困地區家庭婦女積極參加“雙學雙比”活動。關注貧困地區留守婦女和兒童,從扶貧資金中安排專項,用于解決貧困留守兒童、孤兒的生存和上學問題。制定實施湖南省殘疾人扶貧開發規劃,提高農村殘疾人生存和發展能力。

十、加強組織領導包養留言板

56. 強化扶貧開發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和“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要包養網求,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要強化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綜合協調職能,加強領導,統一部署,加大省縣統籌資源整合力度,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扶貧開發包養網工作重點地區要包養網堅持以扶貧開發為中心,把穩定解決溫飽、加快脫貧致富作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包養網的主要目標,切實加大工作力度。面上分散貧困村貧困戶的扶持由當地政府負責,省給予適當支持。各地要根據本實施綱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57.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統籌推進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選好配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領導班子,以強村富民為目標,以強基固本為保證,積極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級集體積累的有效途徑,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鼓甜心寶貝包養網勵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愿意為群眾服務的優秀年輕干部、退伍軍人、高校包養網畢業生到貧困村工作,幫助建班子、帶隊伍、抓發展。對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有突出成績的村干部,可按有關規定和條件優先考錄為公務員。

58. 加強扶貧機構隊伍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調整完善各級扶貧開發領導體制,充分發揮其綜合、指導、協調、服務等職能。各縣市區包養網要相應加強扶貧開發機構和隊伍建設。貧困地區縣級領導干部和縣以上扶貧工作部門干部的培訓要納入黨政干部培訓規劃,進行定期輪訓。各級扶貧部門要加強思想、作風、廉政和效能建設,努力建設一支黨性強、紀律嚴、作風實、素質高、形象好的扶貧工作隊伍。

59. 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連片特困地區縣市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民政府要把專項扶貧與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結合起來,整合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少數民數發展資金、老區建設資金、財政扶貧貼息貸款等扶貧資金以及國家、省、地方的各項交通運輸、農業、水利、國土資源、教育、衛生、林業、電力、社會發展、城鎮建設等專項資金,包養網車馬費用足用活國家各項扶持政策,構建大扶貧格局,促進貧困地區又好又快發展。

60. 加強扶貧資金監督管理。財政扶貧資金主要投向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貧困村,集中用于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提高扶貧對象發展能力和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逐步增加直接扶持到戶資金規模。財政扶貧包養網評價資金分配分別由省扶貧辦、省發改委、省民委商省財政廳提出方案,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批準后下達。進一步完善扶貧資金管理,堅持公開資金來源、資金投向、工作程序、分配結果;堅持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實行省級管理,省以下不層層切塊分配;堅持財政扶貧資金實甜心花園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和縣級財政報賬制,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創新扶貧資金到戶扶持機制,采取多種方式確保扶貧對象得到有效扶持。嚴格財政扶貧包養網資金項目申報,縣扶貧項目主管部門根據扶貧開發規劃建立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庫,從項目庫中包養網單次確定當年支持項目,商財政部門同意,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批準后向省申報,由省扶貧項目主管部門商省財政廳共同批復項目計劃。嚴禁隨意調整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對確需調整的包養app項目,要報省扶貧項目主管部門批準。各級財政、審計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扶貧資金的管理監督,堅決查處擠占、挪用、截留和貪污扶貧資金行為。強化扶貧資金陽光操作,主動接受新聞媒體、社會各界的監督。

61. 推進扶貧法制化建設。認真貫徹法治湖南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扶貧立法,研究制定湖南省扶貧開發工作條例,嚴格依法行政,切實維護貧困地區群眾的合法權益,使扶貧工作盡快走上法制化軌道。

62. 建立健全扶貧開發統計監測機制。統計部門要與扶貧部門密切配合,建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統包養甜心網計與貧困監測制度,不斷規范相關信息的采集、整理和發布工作,全面、系統、動態、準確地反映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變化趨勢和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63. 完善落實扶貧開發考核制度。進一步完善落實《湖南省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包養網車馬費考核辦法》、湖南省扶貧資金和項目管理相關考核辦法,加強對連片特困地區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的年度考核,全面開展績效考評,考核結果作為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領導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并與資金分配、項目安排直接掛鉤。

64. 加強扶貧開發研究和宣傳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扶貧開發工作經驗,研究扶貧開發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貧開發決策水平和實施能力。把扶貧納入基本國情、省情教包養網育范疇,作為各級領導和公務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學校教材的參考材料。繼續加大扶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扶貧開發政策、成就、經驗和典型事跡,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

65. 本實施綱要由省扶貧開發工作機構負責協調并組織實施。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