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包養感情 徐黎明
一頭連著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一頭連著廣闊市場,消費扶貧最包養大特點是運用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過程。今年是個不平凡的年頭,面包養網對突發疫情對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貧困群眾增收帶來的不利影響,省扶貧辦等10家單位聯合下發《關于印發〈江西省消費扶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過線上帶貨、線包養網下展銷等模式,持續釋放消費扶貧政策紅利,增強廣包養俱樂部大群眾特別是貧困戶戰勝困難包養網ppt的信心,全面包養合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扶貧部包養門幫助高安扶貧產業基地蔬菜進入市場。本報記者 徐黎明攝
線下 辦起展銷會 對接大商超
3月14日,玉山縣下塘鄉在呂畈村舉辦農特產品大購銷活動,現場累計銷售大米、芋頭、蘿卜、紅薯粉、土雞鴨、牛肉等30余種產品,價值12萬元。農特產品來源于當地46戶貧困戶和3個扶貧產業合作社。
“多虧了干部幫我聯系銷路,解決了芋頭難賣的問題,不然今年的春耕生產資金就沒有著落。”包養網推薦攥著一大把鈔票,貧困戶劉羅根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春節期間,高安包養市不少扶貧產業基地的蔬菜存在大量滯銷現象。“眼看著一大把訂單在手上,就是發不出去貨。”該鎮盧圩村貧長期包養困戶胡漢潤告訴包養記者,鎮政府在城區的大型超市設包養網立扶貧蔬菜銷售專區,這些蔬菜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變現。
疫情期間,貧困群眾農產品的滯銷牽動著各級干部的心。日前,德興市舉辦包養軟體了一場扶貧包養價格展銷會,展臺里陳列了山茶油、土蜂蜜、干木耳、茶葉、手工編制籃等土特產。這些都是當地扶貧干部逐一了解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情況后收集而來包養網VIP的,在展銷會上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
3月中下旬,我省各包養地舉辦線下展銷會,以促進貧困戶增收為出發點,通過幫扶單位引領帶動、展銷平臺推薦等模式,拓展了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也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增收。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一批批“扶貧雞”“扶貧蔬菜”銷進了城里的機關食堂、上了市民的餐桌。在春節的消費大潮中,餐桌上出現很多來自貧困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消費扶貧儼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線上 干部變微商 土產成爆款
3月15日上午,江西“百縣千品”消費扶貧活動在各縣(市、長期包養區)共同啟動,各地縣級領導、第一書記、青年干部紛紛代言扶貧產品包養,在直播平臺、朋友圈幫助銷售。
“各位寶寶粉絲們,非常開心能夠如約相聚在我們樂平市扶貧淘寶直播間。”當天,在樂平市洪巖鎮項家莊公園內,樂平市委常委徐志軍變身“推銷員”,包養網ppt線上帶貨,包養行情向全國網友推薦茅蔗紅糖膏、手工排粉等15種特色農產品,并現場試吃。
“這邊金黃的是油菜花田,另一邊閃銀光的是稻蝦田,我們的農包養網比較產品出自這樣的綠色環境。”鄱陽縣把直播間設在了樂豐鎮稻蝦養殖產業扶貧基地,縣領導在直播現場帶網友下田抓蝦、賞油菜花。
在余干縣,為了解決貧困戶農產品滯銷,各村第一書記發動親朋好友,利用網絡平臺,將貧困戶的雞蛋、紅薯等掛在微信朋友包養妹圈銷售,下班后包養網用私家車送貨,開啟了人生第一次“微商之旅”。
廣昌縣頭陂鎮駐錫坊村第一書記李偉明,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包養金額就是打開手機,看看有沒有人訂貨。一個多月,他將全村貧困戶滯銷的800公斤白蓮,通過私家車帶貨一售而空,為貧困戶增收5萬多元。
特殊的消費扶貧模式,讓滯銷農產品包養網成爆款,貧困戶脫貧的腳步也走得更堅實。
據了解,全省“百縣千品消費扶包養女人貧活動”啟動當天,訪問量2690萬人次,展銷扶貧產品567個,銷售額750萬元,帶動貧困人口4.3萬人。
“消費扶貧使貧困地區不因疫情致貧返貧。”業內人士稱,從長遠來看,比起“輸血”式扶貧甜心寶貝包養網,消費扶貧更能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既可為農戶打開銷路,也可提升平臺營收,實現雙贏。
省扶貧辦副主任路文革表示,今后,我省將把這種直播形式常態化,不斷完善將其建設成扶貧產品展示的窗口和銷售的渠道,充分發揮消費扶貧帶貧益貧的功能,包養網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和脫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