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樂清:樂山樂水樂了村里人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一包養app門戶

作者:

分類:

村莊的綠色發展和轉型與農民增收致富關系密切,也直接影響到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近年來,包養價格ptt浙江樂清在推動發展壯大薄弱村包養網ppt集體經濟、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方面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

在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78畝“廊橋風荷”里的十幾種荷蓮已經盛裝開放。無論是沿著荷塘漫步,還是在荷塘中間的廊橋上休憩,在夏日涼風中欣賞那短期包養一片姹紫嫣紅,都讓人感覺心情分外舒暢。

“荷產業鏈”推動經濟綠色發展

樂清人多地少,梅溪村的人均耕地只有3分。為增加收入長期包養,以前村民多在土地上養豬養雞,畜禽糞便污染嚴重,不包養網但臭味大,而且畜禽市場價格波動大,村民收入并不高。

從2013年開始,梅溪村著手“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選擇了村里最低洼的地塊,拆除地間違章建筑,把豬圈雞舍搬離;邀請長興荷花基地的專業人士根據梅溪的溫度、濕度和土壤情況進行規劃、布設。

“荷塘的一期工程占用了村集體土地共50畝,基本上是臟亂差的廢棄地,但是這樣的規模還遠遠不夠。”梅溪村村委會主任王強說,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成員,特別是共產黨員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率先把自家的土地投入到“廊橋風荷”中,隨后村民紛紛響應,僅僅4個月,包養網評價荷塘建設就初見成效。

如今,梅長期包養溪村的“廊橋風荷”里游人如織,到了周末更是摩肩接踵。觀景的人多了,由荷花帶來的“荷產業鏈”也成為帶動村集體發展的重要渠道。例如,用荷葉制作中藥,清泡香茶;用荷藕蓮子制作農副產品,擴大營銷;試驗培植蓮花盆栽,宣傳廉政文化等。

土地流轉后,“廊橋風荷”村民的土地租金從每畝800元不斷上漲,間接帶動了35%的村民提高了經濟收益,村集體經濟從4.7萬元快速增長到3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本村特色,深化‘黨建+旅游’的融合發展,推動村經濟的綠色發展。”包養故事據梅溪村村支書王信良介紹,在“廊橋風荷”基礎包養網上,他們將大力發展水果采摘等現代農業觀光園區;計劃在線上以村集體為網店總公司、農民分戶銷售農產品的方式,開展以村集體為主導的“農副產品+人人店”電子商務創業模式,實現整村農副產品的“觸網”銷售。包養網車馬費

特色草莓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在樂清市北塘村上千畝的果園里,西瓜、火龍果等都已成熟,附近很多市民開著車來買水果,絡繹不絕。

誰能想到,這片現代化的果園曾經露天糞坑密布,生活污水、農田尾水、五金和電器加工等工業污水都直排園內的河中……一時間,好山好水被污染,村容包養網村貌落后、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效能低下包養站長

2008年,在外經商的老共產黨員蘇德生看到了樂清市關于加強引導和鼓勵外出經商的能人志士返鄉擔任村官的政策,于是選擇了回鄉發展,并在村班子換屆時順利當選為北包養塘村村支書和村主任。

新任村支書沒有急于包養網“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首先想到的是科學、合理地定位村莊發展目標、建設規劃。調查研究,走訪黨員、農業專業戶……針對北塘人多地少、水土肥沃等特點,村黨支部決定從草莓農業產業化入手,努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2011年,根據綠色發展等新要求,村黨支部制定了村莊三年規劃,將目標定位為以桂花和草莓為品牌,努力打造集休閑、娛樂、綠色農業觀光于一身的特色村。

為此,蘇德生牽頭成立了樂清市北塘果蔬專業合作社,出資近9000萬元,引導全村土地向村集體委托流轉,對300多個露天坑進行了拆包養網站除,治理河道5000多米;由村建設基金會墊資搭建溫室大棚,以“無公害”質量標準化要求,由專業戶種植,實踐成功后,逐年支付租金。

目前,北塘村已有98%以上的土地委托村集體流轉,村集體把農戶委托的包養網土地承包給北塘村果蔬專業合作社經營,實行統一管理、收購、包裝、銷售,并得到上海等地市場的認可,先后獲得了“第三屆中國草莓節金獎”“樂清市農業龍頭企業”“樂清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榮譽稱號。與合作社成立前相比,村集體經濟收入從3.4萬元增加到5甜心花園00萬元,村民年臺灣包養網收入從1萬元增加到5萬元,實現了特色產業帶動全民致富的目標。

隨著合作社的經營日漸紅火,北塘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可謂“條條大路通包養情婦農戶,輕輕松松進家門,綠意盎然精神爽”。全村共修建道路31條,道路硬化覆蓋率達到95%以上;種植金桂、銀桂、四季桂共1萬多株等,綠化面積達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美麗包養金額鄉村圖景。

“在我的心目中,家鄉應該干凈而漂亮”

“真沒包養價格想到,九龍山公園竟然成了我們村的后花園。每天飯后休閑都可以爬爬山、看看大海。”蒲新村村民盧德昆感嘆道。

清江鎮浦新村曾經是個典型的窮村。原本交通落后,村民大多在家務農,小部分村民外出經商,村集體經濟薄弱,靠出租一點山場,年收入僅有3000元。

不過,浦新村背靠九龍包養網山,北連奇秀雁蕩,南臨浩瀚東海,既有風光秀麗的龍山古道,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名勝古跡。如何利用這包養里的生態稟賦,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成為包養合約擺在蒲新村村兩委面前的重大課題。

經過一番商討,蒲新村村兩委認為,發展鄉村綠色經濟、休閑旅游,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包養網推薦最現實路徑。但包養女人是限于村集體經濟有限,必須招商引資,共同發展。

致富不忘桑梓,蒲新村村民、老黨員盧明利多年在外經商,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找到他尋求援助時,他沒有絲毫猶豫,當場表態第一期捐款2000萬元無償支援村里發展生態經濟。“我們村最大的優勢就是綠色資源,一定要用好這個先天優勢,絕對不包養網能走邊污染邊賺錢的路子,在我的心目中,家鄉應該是干凈而漂亮的。”盧明利由衷地表示。

通過兩年努力,投資1500萬元的龍山古道修建完成,原本不足1米寬的山路被拓寬到2.8米。“未來這里還要建設廣場、牌樓、涼亭、塔、網球場、廿四孝長廊,還要發展民宿、農家樂,相信一定會成為市區居民周末休閑的好地方。”蒲新村聯片領導、清江鎮黨委組織委員林瑋信心滿滿。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據悉,浦新村依托山上景點的旅游收入已達30包養妹萬元,村集體經濟翻了100倍。接下來,他們還要依托“大雁蕩、大發展、大旅游”平臺,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甜心寶貝包養網賞旅游,預計每年至少再增加50萬元收入,村民的貧困狀況將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年初的浙江省包養農業工作會議振奮人包養金額心:浙江計劃用一年時間消除發達地區全部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內消除全省所有集體經濟薄弱村……在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浙江樂清正在全力加速前行。

(作者:李禾 李金見)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