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茶樹變身”搖錢樹” 一包養經驗扶貧村成了產業村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原題:茶樹變身“搖錢樹”扶貧村成產業村——駱象村發展茶產業致富小記

 臺灣包養網 西湖龍井資訊平臺11月24日訊:走進位于梵凈山腳下的江口縣駱象村。剛入村口,包養網單次在一個約三百米長左右的小街上竟然有10余戶農戶正在建造古色古香的小樓房,高高低低,錯落的輪廓被鍍上了一層金色,與遠山近景,開闊的茶園,青翠的山體融為一體。腳下是一條平平整整的水泥路包養網ppt通向身后的遠方,當地人叫包養網它小康路。小康路上展現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盡顯得其曠遠、迷人而寧靜。

  茶產業拓包養寬小康路

  2007年,駱象村在該縣還只是一個一類重點貧困包養妹村,縣扶貧辦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把駱象村納入了重點扶持村對象。每年投入上百萬元資金用于茶產業發展,同時規劃、修建和硬化了地樓至駱象、岑忙、路太多個茶園公路。要想富,必修路。修路強勢推進了當地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再加上駱象村村支兩委干部和黨員率先示范,帶頭調整產業,改種烤煙為茶葉生產,不到兩年,便實現了帶動1100余農戶走上專業種茶的路,帶動面積達到9000多畝。駱象村一躍成為了全縣種茶面積最大的專業村。

  2012包養女人年至2013年,該縣重點扶持三大產業,即茶葉包養網車馬費、蘿卜豬、鄉村旅游。駱象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包養網車馬費了茶產業“十二五規劃”,把面積穩定包養網在9000畝左右,重點突出兩個轉變:一是從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包養站長益型轉變;二是全力打造向無公害生態茶產業上轉變。到2013年,駱象茶葉生產達到了鼎盛時期,年產量可達到500噸,實現產值4685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517元,遠遠高于全縣4661元的平均水平。

  招商引來廠家云集

  在駱象村,如今3個龍頭企業有規模以上茶園基地15處,廠房、加工車間、辦公大樓林林總總均深深扎根在江口梵凈山下駱象村的土地上。它們分別是,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貴州江口凈包養俱樂部園春茶業有限公司和貴州江口梵凈山茶業有限公司。市級龍頭企業江口縣駱象村茶葉有限公司。

  在談到如何做好招商引資?有啥妙絕包養網時?村支書吳南峰說:“秘訣談不上,就一點必須真真誠誠地包養待人家,心誠則靈就是秘訣包養”。吳南峰還說了個實例,如老板抓基地建設時,老板人生地不熟,難度很大。村支兩委為了積極配合,以村支兩委為班底專門成立了茶產業項目協調小組,重點就是突出抓土地流轉和協調,以誠感人,金石為開,土地流轉包養網抓成功了,穩定了基地建設和一定的生產面積,老板自然愿意留下來。

  駱象村人口不多,僅954戶,3982人,到2014年包養網上半年茶包養金額園生產面積發展到1.2萬畝,人均占有2.91畝茶園。除了3個省市二級扶貧龍頭企業落戶駱象外,另包養條件引進和培育了茶葉加工企業8家,共有茶葉加工機械設備186臺,其中名優茶生產線4臺,大宗茶生產線2條,年產量可達到700噸。

  金融支持壯大發展

  為了支持駱象村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從2012年包養app底連續3年,江口縣梵凈山金融擔保公司長期包養負責擔保,同國開行貴州銅仁分行先后對該包養妹村投入了扶貧貸包養留言板款資金總額達到2415萬元。其中,貧困農戶74戶獲得貸款支持674萬元,3家企業獲得貸款1741萬元。包養

  幾年中,有4家駱象茶產業企業參加全國性各種交易會、博覽會、展銷會等包養網,均有大獎在握。它們中“梵凈翠芽”品牌曾3次榮獲全國特別獎、金獎和一次獲北京中榮杯一等獎。“包養網凈園春綠茶”榮獲全國銀獎。累計共斬獲各種金獎、一等獎、特別獎8次。

包養  目前,駱象村因為種茶,已經告別了從偏僻落后到實現富足小康的生活。作包養條件為省級現代高效農業(扶貧)茶產業示范園區,以它的成功的招商引資經驗及效果,采取“公司+農戶”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采用企業支撐和龍頭牽引帶動生產發展理會等,正在成為一地或多地成功的示范效應,被廣泛傳播或者向更大的區域輻射和延伸包養,計劃到201包養行情6年茶葉生產將達包養網單次到20萬畝。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