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發力精準脫貧 提升發展后勁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S包養網站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這幾天,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包養縣阿熱勒鄉托萬也臺包養網巴什村,村民吾哈力汗·阿布都卡地正忙著將最近收獲的大蕓切片擺放并晾曬。

托萬也臺巴什村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村有448戶179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4戶1219人。

今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隊駐村后,開展扶貧調研,提出依靠當地特包養網有的大蕓種植優勢,發展產業帶動脫貧。

“大蕓主要生長在沙漠地帶,寄生在紅柳、梭梭樹根部,是臨床常用的中藥材。質量好的鮮品每公斤20元至30元;切段曬干,干品每公斤可達160元至200元。大蕓產包養網業是符合當地脫貧實際的綠色生態產業。”自治區國資委駐托萬也臺巴什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王瑞宏說。

自治區國資委駐村工作隊采用“企業+合作包養網社+村民”模式,協調民營企業和村包養網民成立合作社,多方包養包養網集資金擴大合包養作社經營規模,建成加工車間1.5萬平方米,曬場30余畝包養,擁有現代化烘干設備10臺,包養網標準化防塵車間、倉庫和全自動一體化加工設備。合作包養網社每年能夠加工紅柳大蕓1.2萬噸、梭梭大蕓3000噸。

“以前,村子因為靠著沙漠受窮。現在,我們能從沙漠里淘金脫貧了。”吾哈力包養汗在從銀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業,一天能切割200公斤大蕓,收入有100多元包養包養網目前,合作社已經幫助120位貧包養困戶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產業脫貧,已成為于田縣從源頭上拔包養網掉“窮根”的主抓手。近年來,自治區國資委牽包養網頭各定點幫扶單位先后投入4700萬元在于田縣實施產業發展項目,為產業升級增效打下堅實基礎。今年,于田縣10家定點幫扶單位計劃投資4111萬元,涉及特色農業發展、庭包養院經濟、特色養包養包養網等多個方面。

于田縣的做法包養網是新疆扶貧開發實現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施策、精準扶貧轉變的縮影。

包養

今年,新疆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功夫。在資包養網金上,新疆堅持資金支持與脫貧攻堅形勢包養任務相匹配,預算內財政資金向南疆四包養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同時,新疆立足脫貧長期效應,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實行南疆包養四地州15年免費教育,推動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新疆還大力包養推行健康扶貧,建立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補充醫療保險,落實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引領下,新疆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效不斷提升。記者從自治區扶貧辦公室獲悉,2014年至2017年新疆通過累計184.83萬貧困人口脫貧、1617個貧困村退出、10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2017年的包養11.57包養網%。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