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福建省寧德地區所轄9個縣中有6個是國家級貧困縣,120個鄉鎮中有52個是省級貧困鄉鎮。面對閩東落后的實際,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遍訪閩東9縣,強調要有“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韌性,提出了扶貧先扶志的理念。今天,寧德這只曾經的“弱鳥”,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而且羽翼漸豐,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圖為下黨新貌,這是從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調研時走過的山路上拍攝的。從昔日不通包養網公路的“窮困之地”,到現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3包養網0多年來,下黨的鄉親們不忘總書記囑托,埋頭苦干、久久為功,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寧德市委宣傳部供包養網VIP圖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勵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生動力,對人民群眾創造自包養網己的美好生活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短期包養記指出:“用好外力、激發內力是必須把包養軟體握好的一對重要關包養網評價系。”對貧困地區來說,外力幫扶非常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為,即使外力包養幫扶再大,也難以發揮作用。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甜心寶貝包養網在自勝。”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針對一些地方出現的“干部包養甜心網干,包養妹群眾看”現象和一些貧困群眾“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包養故事調:“脫貧攻堅,群眾動力是基礎。必須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引導貧困群眾增強主體意識包養,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鼓足“只包養故事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的干勁,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激發改變貧困面貌的決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2018年10月19包養網ppt日,搬遷入住延安安塞區城北社區的貧困戶李成紅、申愛珍在社區民間藝術培訓班學習。新華社記者 劉瀟/攝
有了“先飛”的志向,還得有“能飛”的翅膀。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常講,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智和志就是內力、內包養合約因。”擺脫貧困首要的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要引導貧困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包養網意志擺脫貧困、改變包養網推薦命運;既要加大投入進行“輸血”,又要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造血包養網ppt”能力,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俗話說得好,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要加強老區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培訓,授之以漁,使他們都能掌握一項就業本領。”總書記的教誨言近旨遠。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包養網川大涼山腹地考察時,一位彝族村民說以前她生病了,以包養網為是有鬼附身。總書記說,過去的確是有“鬼”的,愚昧、落后、甜心花園貧窮就是“鬼”。這些問包養題解決了,有文化、講衛生,過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驅走了。一定要驅走愚昧落后貧窮這些“鬼”!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圖為2018年3月12日,甘肅省渭源縣田包養妹家河鄉元古堆村小學的老師利用網絡開展教學。甘肅日報供圖
“窮”和“愚”是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如何破解?包養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要堅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指導扶貧開發,提升貧困群眾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振奮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精包養留言板神風貌。他強包養金額調,要緊緊扭包養網比較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斗轉星移,春華秋實。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包養網段包養女人輟學學生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降至0人。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之一,擦亮了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底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