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定點扶貧“S包養經驗組合拳”助農奔小康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輸血與造血相結合

今年7月包養份,四川省委省政府通報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情況,攀鋼和旗下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省直部門(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成效考核評價中,綜合評價為“好”。“好”的背后是攀鋼扛包養起身上的擔子和責任,出真包養網力、真出力,扶真貧、真扶貧。

2018年以來,攀鋼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和人才優勢,選派5名駐村干部,投入幫扶資金700余萬元,在四川彝族聚居區實施民生幫扶、產業幫扶、教育幫扶和醫療幫扶,著力改善當地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積極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力助推彝區群眾過上現代文明新生活。

生物質爐改善彝族同胞生活環境。彝族聚居區很多人居住在山區、半山區和高寒山區,早晚溫差大。火塘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吃在火塘邊,睡在包養火塘邊。這種生活包養網方式導致家中煙熏火燎、柴草成堆,衛生條件和安全保障很不理想。

對此,攀鋼在充分調研基礎上,依托旗下四川鴻艦公司研發、制造優勢,為彝族同胞量身定制了一款兼具做飯、取暖、燒水、烘烤等多種功能的生物質爐,干凈環保又安全,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四川省鹽源縣黃草鎮格郎河村村民楊友打包養網說,生物質爐很實用,正在慢慢改變他包養網們千百年來的做包養網飯模式。

格郎河村雨季很長,爛泥路擋了村民出行,也包養網擋了村民增收包養網致富。包養網以前每年只有等到1月至3月份氣候好的時候,村民才能把豬、牛、羊及農產品運到公路邊,等商販來收購。2018年11月,攀鋼拿出近300萬元,將通往格郎河村的爛泥路改造升級,從此村民出門腳不沾泥,農資進出暢通無阻,地里的土豆和蕎麥再也不會眼睜睜地爛在地里。

今年二季度,四川涼山州喜德縣樂武鄉達洛村、里柯惹村的村民又“分紅”了,數包養網著一張張嶄新的百元大鈔,村民臉上樂開了花。村民的“分紅”來自一份《扶貧幫扶車輛租賃協議》。這份包養協議由攀鋼旗下西昌鋼釩公司與涼山州喜德縣闊山汽車租包養賃有限公司簽訂,期限為6年。

按照協議,攀包養鋼西昌鋼釩公司捐贈200萬元,樂武鄉7個貧困村籌資近200萬元,共包養網計約400萬元,由樂武鄉組織成立喜德縣闊山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購買包養13臺皮卡車、3臺挖掘機、1臺吊車與攀鋼西昌包養鋼釩公司開展汽車租賃業務,汽車租賃所得收益全部分配給貧困戶及當地村民。包養到今年二季度,每戶已分紅近1600元。

今年4月3日,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17屆智能控制6包養班學生閻旺包養網盛一次性領到了1800元助學金,資金來源于“攀鋼·圓夢助學金”。包養2018年至2020年期間,攀鋼每年將拿出100萬元包養網,資助在該校就讀的貧困家庭學生,鼓勵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同時,攀鋼還派出專業技能大師教學團隊,包養在涼山州鹽源縣、喜德縣、木里縣開展電工、焊工技能培訓,包養網上百名包養網適齡青年獲得了電焊工技術證包養書。

一點一滴見初心,一枝一葉總關情。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攀鋼對四川鹽邊縣就投入上億元資包養金,建設基礎設施、開展產業扶持,形成了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幫扶效果。為銘包養記攀鋼的恩情,當地有村民給新生的孩子取名“攀鋼”:女孩叫攀鋼嫫,男孩叫攀鋼惹包養網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