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環境”到“美麗經濟一包養經驗”——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堅持高質量融合發展紀實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地處長江下游南岸的蕪湖市灣沚區位于安徽省東南部,近年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以工補農、城鄉一體,立足都市型生態農業定位,全包養網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速生產、生活、生態包養“三生融合”,爭創“安徽高質量發展第一縣”,向“鄉村振興樣板區”奮力邁進,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聚焦融合做產業

在2020年國慶假日期間,充滿體驗包養網樂趣的“野樹林”吸引了眾多城里的游客來到鄉村賞蘑菇、采蘑菇、吃蘑菇宴。“公司集菌種繁育、無土栽培、休閑采摘、綠色保鮮等于一體,給游客提供零距離體驗平臺,推動鄉村觀光旅游發展。”蕪湖野樹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忠介紹,他們以“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推動食用菌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著力培養“野樹林”品牌產品。在灣沚區,像許忠這樣圍繞都市生態農業做文章的農業經營主體近幾年不斷涌現。

灣沚區緊扣都市型生態農業這一定位,發展綠色產業,打造“美麗經濟”,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包養網的產業基礎。做好產業布局,圍繞城區至各鎮干道和環開發區周邊,構建都市型生態農業“四帶一圈”,一體布局、錯位競爭、聯動發展。灣沚中櫻花園、六郎濕地花海、陶辛荷花包養網站大世界、紅楊和平森林公園、花橋天源時光等已成為網紅打卡點。

灣沚區做強農業園區,堅持區鎮共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各具特色的農業園區,成功創建六郎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示范園。做深產業融合,堅持“接二連三”,發展“現代農業+”新業態,夯實農產品深加工,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全區各類休閑農業主體有124家,2019年鄉村旅游游客量包養行情達249.3萬人次,拉動消費15.5億元。做強特色小鎮,堅持“一鎮一品”,因地制宜、梯次建設六郎殷港藝創小鎮、蕪湖航空小鎮包養軟體、陶辛荷花小鎮、紅楊汽車休閑運動小鎮、花橋智能托盤小鎮等特色小鎮,其中4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獲批省級特色小鎮,1個入列省級特色小鎮試驗名錄,在全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中名列前茅。

聚焦環包養管道境抓提升

“吳枝民、吳紅兵等捐款1.5萬元……”記者在紅楊鎮七甲吳村布告欄中張貼的捐款記錄上看到,該村78戶共計捐款36.72萬元,僅水泥路捐資一項就收到群包養網眾捐款27.4萬元。在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借助鄉土情感包養軟體、宗族文化軟力量,灣沚區充分調動發揮農民的自覺意識,讓農民積極參與扮靚家園的攻堅戰。

一手抓產業融合,一手抓環境美麗。灣沚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功入選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擬命名名單。灣沚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許小兵介紹,在農村人居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環境整治第一場硬仗中,全區上下主動拉高標桿,包養網突出全域整治,努力建設全域美麗“大花園”。堅持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行無職黨員設包養崗定責,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2019年,全縣群眾自發籌資達1500余萬元。堅持全域治理、全面覆蓋。全區67個村(包養情婦社區)1442個自然村一體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累計完成農村改廁3.3萬座,實現農村廁所應改盡改,利用省級試點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深入推進“三水共治”,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著力推廣上水村“肥水繞田、活水循環、自然凈化”生態治水模式,推進“保潔清掃+N”網格化管護模式和新媒體監管平臺。開展農村改廁、垃圾治理、污水處理設施等問題專項排查整改,以改代訓。2019年,灣沚區3個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重點示包養情婦范村、21個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示范村包養網單次占總村數比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域整治中,群眾幸福感、滿意度空前提升,從“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家家戶包養意思戶齊行動蔚然成風。2020年,灣沚區根據群眾意愿、鎮村推薦、現場踩點,按鎮村和村組1∶1資金配套,確定110個較大自然村以“凈化”“綠化”“硬化”“美化”“亮化”“文化”為內容,開展村莊示范提升行動。

聚焦基礎厚底板

“路好景好人更好”,城里人來到灣沚農村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開車穿梭在綠蔭長廊下的瀝青馬路上,聞著充滿花草香氣的清新空氣,吃著包養妹綠色安全的新鮮食材,住在水清路凈的美麗鄉村里,發自內心地想留在農村。

“城鄉融合首在‘三農’底板,加大高標準農田和‘最后一公里’建設,推進農村水電路、信息網城鄉一體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灣沚區委書記韋秀芳表示,2019年包養網ppt,灣沚區累計完成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40公里、“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60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50公里,實現所有包養行政村和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物流配送網點全覆蓋。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面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2包養價格7個農村私營自來水廠均與所在地鎮包養一個月價錢政府簽訂了回購協議,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包養網評價率達100%。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包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建立健全統一的城鄉居包養網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大病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包養網dcard助制度,開展鄉鎮衛生院等級醫院創建,全縣5個衛生院達到一級綜合醫院水平,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16%。

開展農村“三包養網治融合”創新包養網試點示范,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新鄉賢帶包養網動作用和村民理事會自主管理作用,組織開展最美庭院、星級文明戶評選,灣沚鎮桃園村入選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持續深化“小微權力”監督制約新機制,有關內容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學校、法治宣傳欄建設,形成包養網了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為主體、各法包養意思律援助工作站為分支、以法律援助聯系點為依托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網絡。新增“雪亮工程”750個農村監控點位,實現了全區視聯網平臺全覆蓋。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