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明——辦好民生事S包養行情 產業促發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包養網

車行黃河畔,沿著硬化路,駛入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長興集鄉王高包養寨社區,記者來到一棟小樓前,推門而入,庭院寬敞明亮,室內瓷磚鋪地、暖氣片掛墻,陽包養網光從窗外包養照射進來,把房間曬得暖洋洋的,“這是客廳、廚房,樓上是臥室……”郭欠欠是個勤包養網快人,把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條,“6口人,五間房,帶小院,住得舒坦著哩!”

包養網年前,郭欠欠還沒有一個安穩的家。東明縣地處黃河灘區,房子建了塌、包養塌了建,日子過得緊巴巴。

“那時候,四處找親戚包養網借錢,欠下不少債。一家人擠在小屋里,一漲水,家包養又泡毀了,鍋碗瓢盆、雞鴨都得被沖跑。”她說。東明縣灘區居住群眾12萬人,過去近1/3是貧困人口,她家也被確認為建包養網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山東省啟動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包養網工程。東明縣是灘區遷建的主戰場,全省28個村臺安置社區中,東明縣包養網占24個,安置人口近12萬人。2020年,東明縣23591戶、6743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前兩年,鄉親們陸續分到新房。郭欠欠一家也搬上了二層小樓,有了安穩的家。

去年,鄉里建起扶貧車間,生產出口寵物玩具,郭欠欠到廠里上班,有了正式工作。“塞進棉,再縫合,添上胡子和眼睛……”幾下的工夫,就縫出來一只“小老鼠”,“培訓后上崗,家門口賺錢,每月包養收入3000多元。”

脫貧不包養脫政策。菏澤持續開展穩定就業提升行動,延續支持扶貧車間的優惠政策。東明縣乘勢發力,抓好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就近包養就地就業,并加大對脫貧勞動力的職業培訓力度。目前,全縣共建起扶貧車間131個,累計培訓脫貧勞動力3800包養余人次。

這兩年,東明發力灘區產業,一批現代農業和三產融合項目迅速崛起,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越來越廣。

包養

郭欠欠的包養網丈夫閆金領,收入比她高不少。“如今村里變化大,包養修了水泥路,我丈夫出去開貨車,每月能賺1萬元。”她算起一筆賬:“我倆工資加起來,一年有十來萬元,之前欠的錢,也都還上啦!”

十來萬元,按說不算少,可郭欠欠有3個孩子,兩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都得花銷;夫妻包養倆還得照顧老人。還完賬,錢包養網夠用嗎包養網?“放心,孩子們上學有補助金。”原來,脫貧后教育資助不斷,東明縣正繼續實施包養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建臺賬、發補助,支持孩子們包養念書,包養確保上學路上一個不少。

如今,郭欠欠不欠錢了,小包養網日子越過越甜。“在東明,像她這樣的脫貧群眾還有很多。包養網我們要持續推進脫貧群眾生活改善,推動鞏固拓展脫包養網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成效更可持續、灘區發展更有奔頭、群眾生活更有奔頭。包養”東明縣農業農包養村局局長、鄉村振興局局長崔建標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