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于S包養行情達沃斯論壇期間發布《社會責任報告》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6月29日,宜信在2017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發布了《2015-2016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以“十載立信,投資美好未來”為主題,披露了宜信發展普惠金融服務、推動金融科技進步等方面的領先實踐,以及通過金融創新為相對弱勢群體提供平等的金融機會帶來的可喜成果,并良好地呼應了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的主題。

在當今社會,企業的發展與其對社會的貢獻越來越緊密。一個企業能做多大,走多遠,創造多少價值,其實取決于它解決了一個多大的社會問題。宜信認為,投資CSR完全可以實現企業、員工、客戶、合作伙伴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多贏,并得到長久回報;而形成這種良性循環后,對公司和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都有助益。

堅持服務高包養成長人群

自2006年成立以來,宜信的普惠金融就一直服務于高成長人群,從實踐中摸索出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三個階段:小額信貸、微金融和能力建設,借此打造人人平等享有的普惠金融體系,幫助幾百萬高成長人群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來自四川大涼山的普通村小教師陳老師,就是宜信服務的高成長人群代表。他發現村里的彝族學生很少有人會唱彝族古歌,這曾經是古代彝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精包養網神財富和重要文化遺產,是世世代代彝族人智慧的傳唱。他希望把它傳承下去,于是他用自創的字符將村里老人們經常唱的曲子譜寫了下來,教給學生們唱。此時,包養他決心讓更多人知道彝族古歌,組建一支演出隊伍。然而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他也缺少置辦服裝和其他物資的資金。他花光了自包養網己的積蓄,并通過包養網信用借款,向宜包養信普惠借了一筆錢,把演出的隊伍組建了起來,并四處開展巡演,用自己的力量傳遞傳承民族文化。

堅持提供科學專包養業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服務

針對高凈值人士在投資、傳承、生活、學習、公益方面的五大需求,宜信的財富管理秉承長期價值投資和嚴格風險管理的原則,致力于為高凈值人士打造可以托付百年、個性化的、可包養以傳承家族榮包養耀和信仰的財富管理服務。

來自山東青島的秦先生,是一位典型的家族企業二代的“內部創業者”。包養他在宜信財富組織的以色列游學過程中,對參訪的Silentium公司的最新降噪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游學之后將這一技術引入到國內,用于高鐵商務車廂座椅靜音,為乘客帶來了不被打擾的極致靜音享受。不僅重新定義了高鐵領域舒適度的新標準,還大大提升了國人的出行質量,成為高鐵史上的一大重要突破。

    同時,宜信通過包養網科技手段解決了數十萬大眾富裕階層的“十萬美元理財困境”,讓更多的人便捷地享受專業的金融服務。

曹先生家住新疆烏魯木齊,和身邊的朋友一樣,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存入銀行。后來,曹先生偶然結識包養了宜信旗下的“指旺財富”,在深入了解后嘗試了第一筆投資,他驚喜地包養網發現指旺財富不但收益可觀、回款速度很快,而且操作靈活省時省力,用手機就可實現所有操作。此后,曹先生不僅將自己的閑余收入都放到“指旺理財”中進行投資,還把指旺推薦給了身邊的親戚朋友。就這樣,曹先生由最初的“理財小白”逐漸變成親戚朋友眼中的“理財達人”。他覺得“指旺財富縮小了理財的城鄉差距,讓身在少民邊區的普通人也享受到了金融業發展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實惠”。

堅持與德才兼備有擔當的人為伴

盡管經歷了幾次戰略轉型,盡管員工數量由最初的十余人發展到現在的四余萬人,盡管他們的背景與構成越來越多元,由本土化走向了國際化,宜信始包養網終以人為本,遵循“德才兼備有擔當”的標準,將員工視為長久合作伙伴,包養在選人、用人、培養人和關心人過程中不斷延展這一人才觀的內涵,并與志同道合的員工伙伴一起,實現包養了公司業務的穩步發展和事業版圖的迅速壯大,也成為中國金融創新和金融變革的重要力量。

小葛2011年6月大學畢業就加入了宜信,宜信是她第一份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份工作。從最開始的客服崗到人事行政,再到負責南京宜學貸業務,以及現在負責區域培訓與文化工作,小葛成長迅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小葛的父親在為女兒的快速成長而倍感高興的同時,也對宜信的企業愿景和文化以及人才觀給予了高度認可,從小葛加入宜信的第一年起,他每年堅持給唐寧寫信,如今已堅持了6年。2016年,在宜信成立十周年之際,葛爸爸以“十年宜信,拾豐宜人,忠孝感恩,誠信責任”為題,寄出了對唐寧和宜信的包養祝福。他提到“宜信是個工作環境良好包養網的優秀組織,作為組織成員,要不包養網忘初心,用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客戶提供超值的服務,讓每一天都成為自己的代表作”,讓他自豪的是“ 小葛做到了”。

堅持金包養網融科技的迭代與分享,推動更美好的行業

宜信綜合運用新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衡量信用以及控制風險,不斷拓寬金融服務的邊界,并更廣泛地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在技術的驅動下,宜信不斷夯實信息安全基礎和信用風險控制,積極提升產品服務績效,創新產品和服務并擴大服務范圍,科技正在讓金融變得更美好。

宜信致誠阿福風控云平臺開放了宜信10年積累的1200萬線上、線下的真實、全量借貸數據,以及40包養萬個風險名單;宜包養人貸科技能力共享平臺(Yirendai Enabling Platform,簡稱YEP共享平臺)與行業分享金融數據能力、反欺詐智能和線上客戶獲取服務能力。

堅持經濟回報與社會影響并重,創新更美好的金融

公益金融注重在產生經濟回報的同包養時也為社會帶來福祉,幫助弱勢群體的同時也滿足投資人對精神富足的需求。通過金融工具可以讓社會更加美好,讓投資行為更富有社會責任。基于這一認知,宜信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深入了解國內本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財富管理豐富經驗,推出各領域、不同投資門檻、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的公益金融產品。

截至2016年底,宜農貸公益助農平臺已有168,733位愛心出借人累計幫助21,598位貧困農戶,出借金額超過2.3億元,覆蓋了全國13個省的24個貧困地區;小善大愛結構化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累計捐贈善款近150萬元,為120名塵肺病患者帶去了生存的希望;2015包養年,宜信啟動“公益+”投資基金,進一步拓展公益金融的多個細分領域,首期規模3億元,預計募集資金包養網不少于10億元。

堅持以專長回饋社會,共創更美好的世界

金融啟蒙將金融知識從少數專業人員手里解放出來,傳播到社會大眾、創業者和消費者,讓他們理解好的金融體系讓人更安全、更獨立、更快包養網樂。宜信積極響應國務院對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部署,針對青少年、大學生和投資者等群體,開展了一系列金融教育行動,助力信用社會建設。

宜信員工擔任“小貝殼”財商教育項目志愿講師,為19,600余名6-18歲青少年提供金融啟蒙教育;為全國大學生提供信用教育,創包養網建全國首個信用專項、公益性的大學生組織 — “全國大學生信用大使聯盟”;聯合中國金融博物館、中國金融啟蒙中心主辦金融啟蒙系列講座、中國財富管理系列論壇等投資者教育活動,幫助消費者充分了解金融,用好金融,正視與承擔風險,并懂得維護自身合法權利。2016年,宜信員工志愿者協會參與人次達13,947人,累計貢獻51,718個志愿時。

此次是宜信第四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包養網,恰逢宜信成立11周年包養網。回望走過包養網的歷程,宜信將社會責任擔當和主營業務緊密關聯,通過金融創新釋放社會價值,深度影響著千萬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宜信人有能力,有毅力成就每一個中國夢;宜信人也相信,通過好的金融,我們將一起走向更美的未來。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