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時節,華北迎來豐收時刻。在河北省衡水市饒包養網陽縣五公鎮鄒村,家庭農場主高向寧承包了100畝土地,從事葡萄種植和蛋雞養殖,在他的帶動下,周邊十幾位貧困農民收入不斷看漲。
細雨蒙蒙,貴州省黃平縣寨碧村200畝百香果園碩果累累。距離不遠的岑花村,百香果也掛滿枝頭。百香果種植產業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周邊貧困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到種植基地務工等方式,順利脫貧。
這些貧困地區扶貧產業發展、貧困農戶脫貧,有著中國農業銀行(以包養下簡稱農行)的一份力量。
2016年以來,農行全力幫助河北饒陽、武強,重慶秀山、貴州黃平4個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兩年多時間,累計在4縣投放各項貸款83.4億元,精準扶貧貸款36.1億元;累計投入定點幫扶資金(無償性質)3409.8萬元。2016至2017年,4個定點縣共有13.7萬名貧困人口脫貧。
聚焦定點扶貧
金融服務更精準更有力
在饒陽,越來越多像高向寧一樣的種植大戶、貧困戶獲得農行的貸款支包養網持。數據顯示,農行4個定點扶貧縣農戶貸款可獲得性、貸款覆蓋面、貸款金額都較大幅度提升。
說起金融扶貧,農行董事長周慕冰表示:“這是農業銀行的政治責任。農業銀行將聚焦精準扶貧、聚焦包養深度貧困地區扶貧、聚焦定點扶貧,確保貸款投放更加有力包養、金融服務更加精準、減貧成效更加顯著。”
——全額保障信貸規模。定點扶貧縣支行信貸規模全額保障,支行新增貸款經濟資本全部由總行承擔,確保對定點扶貧縣經濟社會發展及扶貧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截至2018年6月末,定點扶貧縣各項貸款余額82.2億元,比2016年初增加49.2億元,增幅149.3%,6月末貸存比為80.5%,比2016年初提升了35.5個百分點。
——加大幫扶資金投入。自2017年起,農行增加對4個定點扶貧縣的幫扶資金投入,將幫扶項目資金由每年640萬元增至1000萬元,并一次性拿出1100萬元黨費幫助定點扶貧縣“抓黨建促脫貧”。實施各類精準幫包養網扶項目34個、“抓黨建促脫貧”項目20個,舉辦培訓班34期,讓20851名貧困人口受益。
——開辟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包養網對定包養網點扶貧縣支行上報的信貸業務,總、分行開辟綠色通道,限時辦結。對定點扶貧縣實施的重大扶貧項目和重點扶貧工程,實行信貸業務前后臺平行作業。2016年以來,總行共受理分行上報的定點扶貧縣重大扶貧項目8個,全部審批同意,審批金額達22.8億元。
——推動產品政策創新。在定點扶貧縣支行設立“三農”產品創新基地,服務“三農”新產品先行先試。鼓勵根據定點縣資源稟賦、產業特點等,按照“一縣一策”研究制定差異化信貸政策。2016年以來,推出了武強、饒陽“棚權貸”“奶源貸”,包養網黃平“惠農脫貧貸”、秀山“精準脫貧致富貸”等多個精準扶包養網貧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農行還主動幫扶了河北阜平,江西石城,貴州雷山、臺江,甘肅渭源、舟曲等6個重點貧困縣。2018年上半年,農行在主動幫扶的6個貧困縣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1.8億元,6月末貸款余額5.8億元,帶動服務建包養檔立卡貧困人口7萬余人。今年下半年,農行計劃向6個縣劃撥共計845萬元無償幫扶資金,專項支持當地產業幫扶項目。
聚焦產業扶貧
創新金融服務有效模式
在實踐中,定點扶貧縣農行機構深切體會到,單戶的金融幫扶不如產業帶動效果好,“單打獨斗”抗風險能力弱,“抱團合作”市場競爭力強,尤其是針對貧困戶的金融服務,不能照搬照抄以前的經驗,應結合當地實際探索新模式,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作用。
瞄準“支持一個產包養網業、繁榮一片區域、帶富一方百姓”,農行不斷包養創新特色產業帶動模式。
在武強縣,圍繞特色奶牛養殖業打造“富源模式包養網”:縣政府拿出2000萬元扶貧資金扶持4000名貧困戶成立專業合作社,并與蒙牛集團下屬企業富源牧業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農行向富源牧業發放貸款5000萬元,支持企業發展奶牛養殖業;4000名貧困戶獲得穩定的資產收益分紅,同時富源牧業通過安置就業、原材料收購等方式帶動466戶貧困戶增收。
饒陽縣北歧河村,探索了“肉/奶牛集中托養”精準扶貧模式:縣政府拿出扶貧資包養金包養補包養貼貧困農戶每戶1.2萬元用于購牛,農行向養牛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159萬元,支持其發展肉牛養殖;貧困戶與合作社簽署肉牛托養協議,每年每戶可獲得1200元收益。2016年以來,該模式有效帶動了北歧河村和周邊9個村的375戶貧困戶脫貧。
發展扶貧產業,離不開龍頭企業帶動。農行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扶貧:龍頭企業通過信用擔保、訂單合作、雇傭勞動、土地入股等方式,帶動貧困農戶增收脫貧;農行對龍頭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并根據其帶動貧困人口情況,在利率定價、貸款準入等方面給予優惠,進一步增強貧困戶與龍頭企業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在秀山,農行為當地龍頭企業重慶萬物春生制藥公司發放貸款979包養0萬元,用于發展中藥材加工。
為了幫助定點扶貧縣實現產銷對接,農行充分發揮互聯網提效率、降成本的優勢,探索線上扶貧新模式。在定包養網點扶貧的4縣農行均推出“惠農e貸”業務,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貸款利率優惠;打造“包養益農融商”公益扶貧品牌,直接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在秀山和黃平縣,探索建立“電商扶貧+農銀e商”金融服務模式,幫助貧困戶銷售特色農產品、傳統手工制品;在黃平,與政府聯合打造“且蘭生活館·中國農業銀行惠農通O2O金融服務站”,提供電商、金融、大數據采集包養網、物流等全方位服務。
聚焦脫貧成果
為脫貧攻堅提供持續動力
兩年前,武強縣李封莊村是有名的貧困村,貧困戶占比接近27%,集體收入為零。現在,李封莊村不僅貧困戶占比較兩年前下降了24%,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農行派駐李封莊村的第一書記付志強感嘆,駐村25個月,從建設光伏發電、飲包養水深井改造、安裝24小時監控設施、規劃溫室大棚,到抓黨建、組織實用技術培訓,揮灑的汗水包養終于有了收獲。
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急需人才。農行積極向定點扶貧縣派駐人才。兩年多來,農行向定點扶貧縣派副縣長、派副行長和派貧困村第一書包養網記,形成縣政府、支行、鄉村三個層次協同服務包養網模式。利用農行定點幫扶資金為村里發展產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供支持;利用農行信貸資源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幫助其增收脫貧;利用農行客戶資源進行產業嫁接,讓特色產業落地生根。
幫助定點扶貧縣培養人才。今年,農行組織了“金穗圓夢”深度貧困地區大學生助學活動,通過單位和員工捐贈,資助深度貧困地區及定點扶貧縣、重點幫扶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大一新生,每人5000元,幫助他們圓大學夢。4個定點扶貧縣和6個重點幫扶縣的上千包養名貧困大一新生獲得資助。此外,農行資助60名貴州黃平縣谷隴鎮中小學骨干教師赴京培訓深造,提升貧困地區教育水平。
農行致力提升基礎金融服務,在定點扶貧縣增設自助銀行、金融便利店,加快“金穗惠農通”工程實施速度,大力布放電子包養機具、轉賬電話等設備,滿足農戶和貧困人口日常的小額存取、轉賬、包養網代收代繳等基礎金融服務需求。目前,農行在定點扶貧縣實現電子機具行政村全覆蓋,覆蓋率高出全行平均水平10余個百分點,實現廣大農戶和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基礎金融服務。
截至今年6月末,饒陽等4個農行定點扶貧縣剩余貧困人口68772人,4縣貧困發生率比年初平均下降14.4%。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