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S包養行情揚脫貧攻堅精神 站在新起點 跑好接力賽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編者按

4月13日,我省召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對1097名先進個人和599個先進集體進行表彰。省委主要負責人的講話在全省引起強烈反響。

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是鄉親們“一個汗珠摔八瓣”干出來的,是奮斗者“不服輸、不認命”拼出來的。他們在脫貧攻堅中踐行初心使命,在真抓實干中磨礪意志品質包養網,在攻堅克難中提升能力素質,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

對標先進,汲取力量。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接續奮斗,譜寫新篇。

今日,本報刊登部分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的心聲包養,希望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弘揚脫貧攻堅精包養網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為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再創佳績、勇立新功。

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領隊,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長吳槐慶——

走深走實,譜寫“杭恩新答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能夠代表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獲得表彰,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吳槐慶說,這份榮譽體現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對恩施杭州兩地扶貧協作成效的肯定,更是對杭州援派干部的關懷和鼓勵。

恩施州脫貧軍功章里,有杭州對口扶貧干包養網部的一包養半。

包養三年來,吳槐慶和628名杭州援恩黨員包養干部與恩施各族干部群眾并肩奮戰,跑出“戰貧”加速度,做好“戰疫”“戰洪”加試題。用足用好12億財政幫扶資金,精準投建950個幫扶項目,動員社會各界向恩施捐贈3億元,累計帶動36.4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助力恩施州歷史性告別全域絕對貧困。

包養網追夢、筑夢、圓夢,杭州扶貧干部的理想情懷在恩施開花結果,交出靚麗的“杭恩答卷”。“三年援恩扶貧協作,留下了一批夯實脫貧基礎的民生項目、一批持續產生效益的優質產業、一批‘帶不走’的人才隊伍、一批兩地交流協作的暢通渠道、一批攜手共繪的發展規劃和思路。”吳槐慶說。

“兩地區域合作基礎已經打下包養網、渠道已經打通、空間已經打開。”吳槐慶說,今后,工作隊將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推動杭恩協作走深走實,促成兩地締結“友好城市”,建立區域合作長效機制,進一步深化恩施作為杭州“四個地(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市民旅游和職工療休養目的地、人力資源協作地、浙江產業梯度轉移首選地)”的內涵,譜寫區域合作新篇章。

竹溪縣縣長柯尊勇——讓農村更加強富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養祝華包養 通訊員 付延峰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屬于全縣每一位干部群眾。”柯尊勇當選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后,由衷地說。

竹溪縣地處鄂西北邊陲、秦巴山腹地,是全省9個國家深度貧困縣之一。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堅持包養網以脫貧攻堅統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整縣推進“十個到村到戶”,狠抓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文化扶貧等工作,全力攻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特色脫貧之路,連包養網續多年在全省扶包養貧成效考核中排名靠包養前。

經過不懈努力,全縣73個貧困村、11.1萬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

“全縣將以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為新的起點,擼包養起袖子加油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柯尊勇表示,受客觀條件制約,竹溪縣的底子還比較薄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竹溪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快補齊弱項短板,確保脫貧不返貧。

在此基礎上,全縣將統籌協調,完善政策機制,確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包養網興無縫銜接。以鄉村振興統攬“三農”工作全局,挖掘發展潛能,壯大茶葉、中藥材、魔芋、貢米、高山土豆、文旅康養等特色產業,乘勢而上、再接再厲,讓竹溪農村更加強富美。

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走出產業扶貧的湖北路徑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這是對我們‘三農’干部巨大的鞭策,我們將繼承發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接續投身鄉村振興新的偉大實踐包養中去!”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捧回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此前,該處一級主任科員何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產業扶貧如何分類施策、精準推進?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緊緊圍繞“立特色、興產業、強主體、固聯結、扶科技、保包養增收”做文章,制定出臺《關于開展產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施意見》《湖北省“十三五”產業精準扶貧規劃》等政策文件,推動出臺貧困地區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規范合作社建設、扶持貧困地區龍頭企業等重大文件10余個,整合投入到貧困包養網地區的中央、省級支農專項資金300余億元,助推四大片區特色產業發展。

2020年,疫情、災情疊加,影響農業生產。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調研,梳理實際困難,提出具體建議。通過對接商務、經信等部門,策劃相關領導站臺、網紅帶貨等活動,推動“搭把手,拉包養一把”包養網走深走實。結果,貧困地包養包養區農產品不但沒有積壓,銷售反而好于往年。

發展規劃工作,離不開創新。該處建立省級產業扶貧聯席會議、“聯縣包片”聯系點、產業扶貧情況調度等工作制度,包養組建農技專家團隊179個,指導推動貧包養網困地區形成“三大藥谷”“四座茶山”“五條水果帶”的“345”特色產業布局,引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10萬家,培育54個主導產業,總結推廣“五位一體”“三鄉工程”“121+X”等產業扶貧模式,走出產業扶貧的湖北路徑。

長江委——接力攻堅脫貧不是終點

湖北日包養網報全媒記者 黃中朝

“沉甸甸的獎牌,代表了長江委三屆駐村工作隊的艱辛努力,更是黨委包養網政府和包養網人民的激勵。”4月13日,全包養網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水利部長江委駐秭歸縣沙鎮溪鎮范家坪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小峰興奮異常。

2015年,長江委派出3名隊員進駐范家坪村,工作隊以問題為導向,累計提出63項幫扶任務,并逐一實施消號。

柑橘是范家坪村主導產業,但品相和味道較差。工作隊請來專家,測土配方施肥,連續3年補貼資金,推進柑橘品種更新,同時舉辦柑橘培訓;興辦生豬養殖、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半高山發展黃桃產業,壯大富民產業。針對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困難,工作隊協助落實安全人飲項目、硬化入戶交通便道、實施照明亮化工程、完善文體設施;將大樂溝建設成了一條“安瀾、生態、致富的故鄉河”,成為遠近網紅的打卡點。面對貧困群眾資金困難,長江委積極補貼農戶危房改造、開展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勤工儉學、推動柑橘、茶葉幫銷活動。

經過接力攻堅,2019年,范家坪村如期脫貧摘帽。全村人均純收入2015年不到3000元,到2019年人均純收入近萬元,翻了兩番。長江委連續4年被評為“省扶貧工作突出支持單位”,連續3年被評為“省直單位扶貧工作優秀等次”。

“脫貧不是終點,要讓鄉親們過上更好的日子。長江委將按照‘四不摘’要求,繼續深化幫扶,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接續開展鄉村振興。”張小峰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