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很久,修改了數次,但最終包養決定,大會期間先包養不提交了。”
全國政協會議包養雖然已閉幕,記者還是再次追蹤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準備的一份提案,得到的答復是:“我想,還得調研再深入些、范圍更大些,不應急于一時。”
這是在思考一份怎樣的提案,為何會讓羅衛東委員如此耗費心力?
“去年1包養2月的云南考察之行,讓我充分意識到,在包養網我國西部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大力支持當地職業高中辦學,有助于他們精包養網準脫貧。而且,這種‘教育扶貧’的精準扶貧模式,會對當地家庭、區域、產業包養網發展,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羅衛東委員說。
多年來,羅衛東包養委員所在的浙江大學,一直活躍在我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包養支援的前線。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就是其定點扶貧的地區之一。在那里,兩名來自包養網浙大的教師,分別掛職副縣長、村支書;5名高年級本科生,在當地一所職業學校包養網支教英語、物理、數學等基礎課程;還有3名農科類的教授,正為當地培育新品種的烏骨雞、茶葉,帶領當地農民種植靈芝包養……
羅衛東委員了解到,擁有3000余名學生、100余名教師的景東縣職業中學,在當地廣受百姓歡迎,需求巨大,“比起讀高中,家長更愿意把孩子送到這里。孩子掌握烹飪、縫紉、汽包養網修、電工等任何技能,從這里走出去,就能在東部沿海地區或縣內,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幫助家庭脫貧。”
“這些年,教育扶貧作為精準扶包養網貧的重包養要模式,大多聚焦在基礎教育領域,但對深度貧困地區而言,培養大批技術工人,到東部就業再回鄉創業,是一包養網條很現實的出路。”羅衛東委員認為,這也有利于中國產業梯度轉移的人才體系建設。
然而,通過座談和交流,羅衛東委員也得知,盡管職業高中在當地深受青睞,但因地方財政薄弱,學校經費有限,至今教師嚴重缺編,更不用說擴大辦學規模和提升教育水平了。
“從云南回來后,我就下決心要寫份提案,建議包養國家從職業高中教育入手,強化深度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但他又告訴記者,“目前,我所了解到的,只是景東的情況。為確保提案的精準和質量,我還想多做調查和研究。等到材料補充詳實后,再把提案交上去。”
如何讓扶貧更精包養網準、更給力?更好地發揮電商在產業精準扶貧中的積極作用,這是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政協包養主席潘家瑋的期待。
看向省內,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方興未艾。在一根網線包養網的聯結下,在遍布農村的物流網絡中,農民沖破大山的阻隔,把綠色優質的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大山之外。遂昌縣金竹鎮,境內重巒疊嶂,是典型的山區和農業鄉鎮。2017年初包養網,當地借“互聯網+”東風,創新“電商扶貧”方式,建立創客中心,專門服務低收入農戶的茶葉、山茶油等土特產銷售,當年為60多戶低收入農戶增收10多萬元。
看向省外包養網,在我省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包養網和對口支援工作中,包養作為產業扶貧重要途徑的“電商扶貧”,對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包養貧,已顯現出十分積極的作用。潘家瑋委包養員說,近年來,杭州市先后與新疆阿克蘇、貴包養網州黔東南州、湖北恩施包養網等地開展對口扶貧,在產業扶貧方面突出杭州電商優勢,通過扎實有效的舉措,幫助當地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和邊塞,助推群眾增收脫貧、青年返鄉創業、發展生態經濟,“更重要的是,轉變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
“杭州乃至浙江的實踐充分證明,‘電商扶貧’能有效推動貧困地區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增收,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包養念的新舉措,是產業精準扶貧的有效形式,有助于我國盡早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可在國家層面加以推廣和推進。”潘家瑋委員告訴記者,他為此還撰寫了一份關于發揮電商產業優勢、推進精準扶貧的提案。他認為,應建立高效的“電商扶貧”組織體系,提高組織化程度,形成脫包養貧長效機制;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盡快突破物流瓶頸,解決“最后一公里”障礙;加強貧困地區電商人才隊伍建設,激發“電商扶貧”的內生動力。(鄧國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