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電(記者邵琨)“要想做好電商,產品照片拍包養攝、簡介填寫、直播帶貨這些都要注意技巧。”春節前,在山東省惠民縣胡集鎮電商驛站,胡濤作為創業成功典范,正在為家鄉創業者開展電商培訓,分包養享創新創業和電商發展運營的經驗。
27歲的胡濤是胡集鎮胡集村人,大學期間熱愛電商的他就在網上經營起了“小生意”包養網。大學畢業后,他在胡集鎮“人才超市”服務平臺的幫助下,回到家鄉創業。
“起初,我在自己家屋后的閣樓上包養經營網店,跟包養現在相比,條件不是太好,管理起來也不方便。后來,我通過‘人才超市’的幫助,入駐了電商驛站,這里的環包養網境更好,也便包養網于包養網管理。”胡包養濤說。
胡集鎮通過搭建“人才超市”平臺,整合人社、經委、包養網電商等部門,建立后備人才數據庫,按照就業創業、農業服務、企業務工等3方面對接人才需求,整合人才數據庫資源積極推送到當地企業,實現人才與企業的雙向選擇、雙向服務。
目前,胡濤的網包養店以經營電腦貼膜、筆記本箱包、鍵盤膜等為包養網主,在淘寶、天貓均有店鋪,日包養銷量500余件,日銷售額達1萬元,商品賣遍了全國各地,有的商品還銷售到了國外。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經在家鄉的不同崗位上嶄露頭包養網角。“人才超市”不僅吸引了更多青年人返鄉創業就業,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包養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景新是北京理工大學的一名在校生,畢包養業后有回鄉發展的打算。利用假期,他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政府進行崗位鍛煉。
包養每天下班后,李景新都要到鎮上開設包養的“鄉村振興人才超市”去包養網逛逛,服務專員相啟龍結合李景新所學專業幫助匹配推介適合工作崗位,并講解支持政策。李景新通過“鄉村振興人才超包養市”,提前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淄博市博山區通過打造“鄉村振興人才超市”,統籌全包養區180余家重點企業的崗位需求及“人才金政50條”等配套支持政策,集中納入超市“貨柜”,由超市服務專包養網員進行崗位推介和政策講解,方便有包養就業需求的大學生選擇心儀工作。
2022年,博山區8家“鄉村振興人才超市”已幫助930名大學生回鄉就業創包養網業,鄉村振興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勝建是返鄉大學生,他帶領中包養網郝峪村村民以“公司主導+村民入股”方式發展鄉村旅游。“村里旅游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通過‘鄉村振興人才超市’等渠道,公司引入了包養平均年齡26歲包養網的63人團隊負責管理運包養網營。”趙勝建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