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會澤縣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6年約1/4的人口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28萬多貧困人口,超過了云南好幾個州市之包養和……
會澤縣委書記梁志強卻自信地告訴記者:“我們對如期‘摘帽’包養網出列、與全國同步小康有信心。”
見記者眼神懷疑,他一條一條分析起來。包養
一是包養網用脫貧攻堅來包養網統領全縣各項工作,“用干部‘脫皮’換取群眾脫包養貧”。全縣干部工作上“五加二”“白加黑”,只爭朝夕,產業幫扶、勞動力轉移、社會托底等包養措施推進扎扎實實,16包養網個貧困鄉正按計劃摘帽。
二是近幾年對包養精準脫貧認識包養越來越清,“把貧困戶脫包養網貧和小康區別開”,不求不切實際的高標準。經過正在公示期的動態調整后,建檔立卡貧包養網困人數到今年底預計只剩下11萬多。
三是中央、省、市支持力度也史無前例,去年省級幫扶單位就從5家增加到10家。
“脫貧包養攻堅,也是會澤發展最大最包養網好的歷史機遇。”梁志強說,自己七成以上精力用在脫貧上。
區域開發和脫貧攻堅緊密相連,五星鄉就包養很包養網有代表性。從2007年啟動整鄉包養網推進扶貧,10年來貧困發包養網包養生率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包養。鄉黨委書記楊艷頻說:“前期扶貧大大緩解了路、水等發展制約,如今精準脫貧‘滴灌’到戶到人,五星定會更閃耀!”
在駕車鄉,貧困戶把頭上的無息產業貸款自愿入股到合作社,吸引靠譜的龍頭企業加入,村集體也以資產、管包養理折資入股,實現扶貧多贏。會澤峰源種植合作社2015年成立,養牦牛種土豆,帶動貧困戶近200戶。小圍子包養網村68歲的貧困戶徐興美,來合作社打包養網工,一天收入上百元。有了產業貸款,峰源合作社得以再投入七八百萬元開發鄉村旅游。
會包養澤的脫貧既緊抓眼前,包養網又立足長遠。全縣海拔最高、條件包養最差的大海鄉,每年擠出10萬元辦公經費支持教育,表彰優秀鄉村教師。在鄉包養里干了30多年教育的朱龍照老師感慨:如今山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城鎮最美的建筑在校園包養。鄉長唐開虎說:“人貧志不貧,能讀書的孩子都會供到底!”
會澤縣用了10多年時間包養網,教育水平從曲靖市倒數第一走到了全省縣級前茅。今年,全縣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有27人,占云南省的1/6。縣教育局局長張宏保證:“包養網扶貧先扶智,教育可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我們絕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