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繡花功夫 一包養網站比較扶貧精準發力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編者按 廣西包養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最大的發展機遇,突出問題導向,下足繡花功夫,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持扶貧包養網推薦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統籌,著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獲得感,脫貧包養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秀美山川,是廣西的代名詞之一。但大山也曾經擋住了廣西人民的腳步,也緊扼各族群眾的生計。改革開放之初,廣西有農村貧困人口2100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70%。

為擺脫貧困,廣西一直在探索。早在1984年,廣西就成立了領導扶貧工作的專門機構。早期主要以解決溫飽為主,此后著力重心放在補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短板。

2015年,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包養價格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脫貧攻堅按下“快進鍵”,貧困地區面貌發生巨大變化。2012年至2017年,全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09萬人。2018年,全區實現1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1452個貧困村出列,全區農村貧困發生率已由改革開放之初的70%下降到3.7%。包養

產業造血增活力

“村村聞到果香,屯屯聽到豬叫,戶包養網戶看到蟲爬”。這是經濟日報記者在靖西市看到產業發展的新景象。靖西市與越南接壤,屬于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該市把產業培育作為興邊富民的核心,近3年累計投入資金4.6億元扶持“三種一養”特色產業發展。目前,全市發展水果種植18.6萬畝,桑園18萬畝,縣級“5+2”包養特色產業貧困戶覆蓋率為93.4%。

“2019年,靖西要實現摘掉國定貧困縣帽子,實現66個貧困村3萬多人口脫貧出列的攻堅目標。”靖西市委書記鐘恒欽的話擲地有聲。

目光從邊境轉移到“東融”前沿之一的梧州市,脫貧攻堅戰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在這里,村集體經濟成為支撐貧困包養網群眾脫貧的動力之一。

“水上漂”曾經是梧州市萬秀區城東鎮河口村漁業組村民的包養情婦代名詞。今年50歲的林漢清過去一直以艇為家。去年,他告別“水上漂”,住上安居房。

包養妹口村從以前桂江邊的一個小村落成為梧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核心開發區。近年來,該村全面升級改造,通過自主招商積極引進外來客商以承租、合作開發等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8年,河口甜心花園村通過發展商貿業獲得村級集體收入近50萬元,預計2019年將超過70萬元。

產業扶貧不只是點上開花。廣西出臺《關于實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意見》,累計投入支持資金13.5億元。2018短期包養年底,村集體經濟包養年收入達3萬元的貧困村47包養網心得31個。同時,廣西編制縣級“5+2”、村級“3+1”產業精準扶貧規劃,產業扶貧覆蓋貧困戶113萬多戶,覆蓋率達80%。2018年底,全區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比全區平均增幅高包養女人0.7個百分點。

扶志扶智鼓干勁

走進田林縣潞城瑤族鄉豐防村脫貧戶石勝權的養雞棚,一群群瑤土雞來回踱步,在林間或雞棚覓食。石勝權一家看著雞群,滿臉都是幸福的笑容。石勝權在2015年被評為貧困戶,經常對村里人說:“人窮不要緊不可怕,就怕沒志氣沒骨氣。”他學習了養殖技術,2016年就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田林縣圍繞“拔窮包養站長根”目標,組建由講習骨干、縣鄉村干部、貧困村第一書記、農民致富能手、包養網心得農技專家、業余劇團成員等組成的宣講團,充分依托傳包養網比較承數百年的北路壯劇,廣泛臺灣包養網運用壯、漢、瑤等民族語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各級講習所開展鄉村振興戰略暨扶貧“扶心扶志扶智”百人百包養一個月價錢場“板凳圈”講習和宣講活動,引導全縣貧困群眾轉變舊觀包養網推薦念,樹立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目前,田林縣有45個貧困村9122戶36679名貧困人口,全縣共選包養網派6892名區、市、縣、鄉干部分別結對幫扶1至5戶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參與“扶心扶志扶智”精神扶貧的群眾達3萬多人次。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廣西多措并舉,著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讓群眾主動干起來。“靠人吃飯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滿倉”。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心被焐熱、勁被鼓起,通過自身努力與外界助力告別了貧困狀況。

粵桂攜手斬窮根

同飲珠江水,兩廣一家親。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粵桂攜手前行,堪稱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

“在村里養殖場上班,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平時干些兼職,一年有4萬元收入。”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加爾村貧困戶甜心花園韋仁榮笑著對記者說。

韋仁榮生活的改善,得益于東西部金融扶長期包養貧項目。2017年,深圳和大鵬新包養網區投入240萬元,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在巴馬西山鄉發展香豬養殖場,發展村集體經濟同時優先解決貧困戶就業。目前,西山鄉包養網比較有14個養殖場,給每個村集體年帶來3萬至4萬元收入,受益群眾300多戶1000余人。

包養網

西山鄉的受益只是東西部金融扶貧的一個縮影。2017年,廣東省新增江門、肇慶、包養網湛江、茂名4市所轄縣(區)幫扶廣西1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片區縣),實現對廣西3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片區縣)結對幫扶全覆蓋。兩省區聯合簽訂《“十三五包養行情”時期粵桂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印發《粵桂扶貧協作規劃(2016—2020年)》,全力推動產業協作、勞務協作、人包養網才交流支援等十大重點領域協作。

2016年以來,廣東向廣西提供財政援助資金18.71億元,幫助建立深圳靖西越南高平跨境產業園、深巴大健康特別試驗區等產業園區,每年廣東有組織地包養網從廣西33個國定貧困縣和21個區定貧困縣吸納勞動力15萬多人次。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