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養網站小項目撬動大民生——西藏自治區嘉黎縣林堤鄉創業扶貧致富小記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一個項目,讓占全鄉總人數63%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致富了。

近日包養,記者來到那曲市嘉黎縣北部的林堤鄉,這里雖然具有靠近305省道的交通優勢,但產業結構單一,農牧民群眾收入處于全縣最低水平,脫貧難度非常大。究竟是什么項目發揮了如此大的效應?

了解得知,原來是“合作社+大學生創業+貧困戶”模式的項目——同發貴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解決了全鄉24名貧困群眾就業,年人均增收2.5萬元;為240戶113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創收5000元以上。

林堤包養網鄉屬于嘉黎縣深度貧困包養網推薦鄉,下轄7個行政村,全鄉365戶1799人,“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戶240戶1139人。

2017年初,嘉黎縣人社局舉辦了為期7天的大學生創業培訓班,貢布等5名大專畢業生積極參加培訓。

“一直以來都有創業想法,但是我們不懂政策,不知從何做起。”出生包養甜心網于林堤鄉的貢布,看著家鄉的貧困,一心想做一番事業,“參加完創業培訓班以后,我聯合幾名同學開始了創業之路”。

經過調研,貢布決定在林堤鄉創建第一個商砼站——同發貴包養網推薦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5人得到縣財政20萬元資金支持,加上另籌的100萬元,購買相關設備,外聘了技術人員,將商砼站建了起來。

“拋開本鄉5名貧困戶員工的工資,第一年我們純利潤達到50萬元。”但貢布也有苦惱,看著周邊眾多項目開工建設,目前規模較小的商砼站無法接到較大的訂單,“包養我們很想擴大規模,但苦于沒有資金,眼看著錯失一個又一個機會。”貢布說。

正在此時,為切實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林堤鄉黨委、政府也在包養管道努力尋找扶貧創業項目。經考包養網車馬費察后,鄉黨委、政府提出參與貢布等人創辦的商砼站項目。

“通過資源共享,合理開發自然資源,采取政府扶包養網持、行政推動、龍頭引領甜心花園、市場引導等手段創新合作模式。”林堤鄉鄉長高波告訴記者,今年初開始,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鄉黨委、政府以及各村(居)“兩委”班子和貧困包養網戶代表研究決定,通過“合作社+大學生創業+貧困戶”模式,與懂管理、會經營、懂技術的大包養學生合作,以入股的形式帶動大學生創業就業,抓住當地工程多、投資大的機遇,吸納貧困戶就業,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于今包養網年3月與貢布等人創辦的公司簽訂了合作協包養網議。

“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們鄉黨委、政府向銀行貸款300萬元扶貧資金投入到這個商砼站中。”高波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商砼站預計到年底凈收入可達1500萬元,林堤鄉牧合聯農牧民合作臺灣包養網社可分紅906萬元左右,其中300萬元作為“一鄉一社”流動資金和產業發展資金,剩包養網站余606萬元作為全鄉2包養網40戶1139名貧困群眾分紅資金,人均預計增收5320元左右;解決了當地2名大學生就業,分別為出納和會計,挖蟲草期間月工資為8000元,日常月工資4500元,為2名大學生實現年增收2.85萬元。同時,該項目還解決了24名貧困群包養眾就業,年人均增收2.5萬元。

項目建成后,不僅進一步拓寬了農牧民群眾增包養俱樂部收渠道,幫助貧困群眾有條件發展多種經營,也改善了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達到不僅脫貧而且持續增收的效果。

在商砼站,記者了解到,年僅28歲的貧困戶才旦,家中的老母親身體欠佳,生活不能自理。2015包養年,他通過那曲市人社局組織的免包養費技能培包養金額訓,學會了駕駛各類工程用車,并且操作熟練。在商砼站,才旦包養行情不僅拿著每月8000元的工資,還帶動了其他貧困戶學習技術。“可以留在自己的家鄉方便照顧老母親,還能夠有一份這么穩包養網比較定的收入,對于從來沒有上過學的我來說,沒有黨和政府的優惠政策和關心,也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謝包養網黨和政府。”

小項目撬動大民生。林堤鄉不僅抓模式創新、精準施策,探索出產業扶貧新路,還圍繞把包養價格貧困人口融入產業發展,創新產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業扶貧模式,強力精準“拔窮根”,包養為深度貧困的鄉村探索出一條持續脫貧的道路。采訪中,許多貧困戶紛紛給鄉黨委、政府以及創包養站長業大學生點贊。(記包養網心得者 王曉莉)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