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江西南昌東湖區光明社區,有16支志愿服務隊、近千名志愿者,24小時為居民提供免費服務;組建“救助銀行”和“道德銀行”,為弱勢群體提供助老助殘服務;包養網組成居民理事會,大家事大家議,共同解決公共事務。
在江西南昌東湖區光明社區服務中心,有一間李恒敏工作室,墨香撲鼻,墻上掛滿了書法作品,書桌上累放著成堆的作業本,幾名小女孩圍在正中間包養意思大寫字臺邊,練習毛筆字,一頭花白頭發的李恒敏在一旁耐心指導。
李老爺子今年84歲,如今是光明社區書畫協會黨支部書記。2011年起,李老爺子每年寒暑假都為社區孩子開包養女人設書法班,免費教授書法。對于家庭困難的孩子,他還免費提供學習用品。
在光明社區,李老爺子只是志愿服務的一個代表。這個1000多戶居民包養一個月價錢的社區,擁有志愿者近千名,老百姓的生活冷暖,他們記掛在心。
近千名志愿者,提供法律援助、扶貧助學等服務
“張師傅,我家又沒電了,麻煩您來看一下。”“張師傅,我家門鎖壞了,幫我弄下吧!”……退休后的張則林,又成了社區包養網里的大忙人,不僅包養網是社區“水電工”,還是家電“維修工”。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張則林家電維修隊”,每天穿梭在社區,免費為居民提供服務。
在光明社區,類似的志愿者服務隊有16支,涵蓋法律援助、義務巡邏、政策宣傳、扶貧助學、醫療衛生等包養站長方面包養網,志愿者將近1000名,都屬于社區志愿者聯合會。
志愿服務,是光明社區做好群眾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已成為社區的一個品牌。
光明社區有居民1685戶、5816人,社區工作人員只有10人,主要負責社區事務性工作。包養網社區以轄區內各類服務網點為支撐,借助東湖區社區服務中心網絡平臺和南昌12343市民服務熱線,開設家庭日常保潔、房屋維護維修、婚喪愛心服務等30余個惠民服務項目,通過社區24小時服務熱線包養,隨時為居民提供服務。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社區還積極組織200多名義工在社區輪流巡邏,增加居民群眾的安全感。
組建兩家“銀行”,救助弱勢群體
每天一大早,從菜市場買菜回家,碰到熟識的居民,雷紅蕓都會熱情地打招呼:“最近家里要買米買油嗎?到時候叫上我,用電動車給你送回家。”有著4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雷紅蕓,是光明社區臺灣包養網志愿者聯合會中的一員。由于長期在此工作生活,她對社區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被居民稱為“社區百事通”。看到社區孤寡老人無人照料、行動不便,她當起了“代購”,義務為老人們買米買油并送到家里。
別小看社區,有兩個“銀行”包養留言板:為弱勢包養網群體和困難群眾提供助老、助殘等實際服務包養網的“救助銀行”和激勵更多的黨員志愿者參與和諧社區建設的“道德銀行”。通過發動居民2元、5元、7元自愿捐款,為居民提供助老、助殘、幫困、助學、救災等實際幫助。
“有困難不出社區就能解決,不管走到哪,只要來到這個社區,就會覺得很幸福。”胡靜阿姨雖包養價格然已經搬離社區,卻依然眷戀著這個社區,每星期都要回社區兩包養一個月價錢三次,“只要社區有活動,我都會積極參加,和大伙一起唱歌,打乒乓球,我就很開心。”
大家事,大家議,大家辦
光明社區老房子多,建筑比較密,有些住戶家里曬包養不到太陽,冬包養網比較天曬衣曬被就成了大問題。以前,居民都要一大早到社區空地爭位置,不但經常引發鄰里矛盾,還影響社區環境。
為解決這個問題,居委會把大伙拉到一起,讓大家面對面坐到一起商量。最后決定包養行情由街道辦和居委會出資,在社區里修建3個大晾衣架,既解決了鄰里之間的矛盾,又整潔了社區環境。
“和其他城市社區不同,光明社區情況更復雜,既是老廠家委會改制社區,又處于城鄉結合部,既有城市居民,又有農村農民。”雷紅包養蕓說包養網比較,社區問題靠社區群眾共同解決,大家有商有量,共同獻計獻策,才能更好地解決難題。
近年來,光明社區成立了由17人組成的居民理事會,制定《議事規劃》和《鄰里公約》,按照黨組織主導、居民協商、民事民議、先商后決的原則,切實解決與老百姓有關的涉及公共利包養網益的事務。
大家的事,包養合約由大家議,大家定,大家共同執行,使社區包養行情居民通過基層協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包養留言板以及民主決策,提升居民對社區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社區黨委與鄰近的七里村黨支部共同成立了城鄉互幫互助聯席分會,積極探索建立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和黨員包養網城鄉包養一體化管理機制;聯合組建了有包養app178人參加的文化教育、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環境衛生等5支隊伍,經常開展互補性互動性活動;發放《光明城鄉互惠服務卡》,充分盤活社區、農村各種資源,包養網村民憑卡可享受與居民同等的醫療、計生、便民等服務,居民也可憑卡在包養網dcard附近村里的活動中心進行活包養軟體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