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包養網名干部一面旗——浙江鄉村振興路徑觀察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包養網

新華社杭州12月21日電 題:一名干部一面旗——浙江鄉村振興路徑觀察

新華社記者許舜達、方問禹、魏一駿

選好一個人,改變一個村。近日記者在浙江走訪數十個美麗鄉村發現,每包養網推薦一個“鄉村蝶變”故事的背后,幾乎都離不包養開村黨支部書包養女人記這面“旗幟”的引領。作為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他們凝聚士氣,帶領村民發展產業,在驅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建引領”為集體經濟薄弱村摘帽

包養

包養軟體進金華市武義縣桐琴鎮水韓上村,波光粼粼的水閣塘、郁郁蔥蔥的林木、寬闊平坦的道路、新建的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漂亮寬包養網VIP敞……然而,水韓上村黨支部書記韓忠元還清楚地記得, 2007年自己上任之初,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結余資金不足1000元。

當時村里糧食加工廠面臨倒塌,是直接賣掉還是重新修繕?韓忠元為此第一次召開會議征求意見,但村里23位黨員,當天只來了9人。黨支部渙散、村里重大決議無人表決,包養眼前的這一幕讓他震驚。

韓忠元一家家上門走訪,向未到的14名黨員詢問意見。“村里這么窮,黨員思想渙散,誰來當村書記都沒用”。黨員們的反映讓韓忠元陷入深思,“要想當好村黨短期包養支部書包養甜心花園包養網就必須樹立黨的形象和威望,把黨員擰成一股繩。”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提起韓忠元經常召開的“諸葛亮”會議,老黨員韓福燕連聲稱好。

韓福燕說,為了讓黨員主動參與村莊建設,在韓忠元的組織下,村里黨員們不定期集聚在一起,發揮各自才智,為破解發展難題出謀劃策。韓忠元則根據好的建議想法,帶領黨員及時執行,同時還明確規矩,加強黨包養價格員的思想教育和紀律整頓。包養網站

村黨員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不斷提升,水韓上村的發展也隨之包養日益紅火。短短10年時間里,水韓上包養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包養甜心網07年的2000多元躍升到2017年的25萬元,一舉摘掉了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愚公移山”為民跑腿25萬公里

今年5月,衢州市龍游縣石佛鄉大力山村黨支部書記卓彥慶突發腦溢血離世,年僅54歲,引發包養app當地干群深切悲痛,自發組織悼念活動,他的離去為何如此牽動人心?

作為龍游縣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大力山村共有村民1000余名,在浙江西部山區是典型的經濟薄弱村。20世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紀該村沒有公路,只有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許多上了年紀的村民,甚至一輩子也沒到過40公里外的縣城。

1994年,30歲的卓彥慶臺灣包養網出任村黨支部書記。面包養網心得對一無經費、二無包養設備的困境,卓彥慶向村兩委提出:“沒錢,我們就自己動手;沒設備,我們包養app就用鋼釬鐵錘,每個自然村必須都要通路!”

當地村民反映,他常年在修路施工一線,在一次修路中,他的右手兩根手指不慎被涵管壓斷進行重植手術,但他仍綁著繃帶帶領村干部們,趁雨季到來之前抓緊搶修道路……長期下來,村里逐漸形成了好風氣,每到修路時,黨員定準時到現場。

在他的帶領下,大力山村爭取政策、現包養包養網測量、投工投勞,前后18年時間在崇山峻嶺間開鑿出一條共計29公里的機耕路,不但打通了連接大力山村22個自然村的路網,還改變了這里與包養網比較世隔絕的狀態。從此,村民外出打工、求學方便了,村里的農產品也有了銷路。如今,這條山間公路還成為亞太汽車拉力賽段,每年都吸引世界頂級賽車手來此比賽。

包養網委會主任黃金土說,卓彥慶一年至少300天都是在路上為村民“跑腿”。他騎摩托車為村民們代辦各類服務,包括辦理戶口、殘疾證、買柴米油鹽、代繳電費、代修手機,只要他能“代”的事都統統代辦。當地政府做過測算,24年來,卓彥慶為村民辦事先后騎壞4輛摩托車、跑了近25萬公里,能繞包養網ppt赤道5圈。

“戰斗堡壘”驅動鄉村蝶變

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顧益康認為,浙江臺灣包養網鄉村振興腳步目前走在全國前列、正在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省包養網ppt,這離不開其對農村建設帶頭人隊伍的長期培育。

2003年以來,浙江省全面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先包養行情鋒工程”建設,一批批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不斷涌現,成為驅動鄉村蝶變的“戰斗堡壘”和推動鄉村振興的“引領旗幟”。

杭州市臨安區板橋鎮上田村2005年還是個“問題村”,村容落后、村務擱淺,村民貧困且尚武好斗。如今這個村變成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村民富裕自信,書法和武術文化興盛。村民們說,“老支書”的兒子潘曙龍應邀返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是上田村振興的拐點。

十多年來,從剎住黨員、村民代表“拿工資開會”的風氣,到治理村容環境“臟亂差”,再到鄉村重新規劃,引導村民種茶葉、重拾書法和武術文化……如今,上田村面貌煥然一新,人均年收入達29包養884元。

目前,浙江鄉村正經歷從傳統農耕生活到農業三產融合的功能轉變,有闖勁、有組織力的村黨支部書記,已日益成為驅動城鄉要素融合、現代與傳統交織的關鍵樞紐。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